《人类的故事》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后代记录下口头语言的。
当然,你们都明白什么是表意文字。每一个在我们西部平原流传的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会有绘制成小图画形式的奇特信息。这些小图画向我们讲述了有多少头野牛被捕猎,以及某一支打猎队伍中有多少个猎人等等。一般来说,理解这些小图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过,古埃及文字可不是简单的表意文字。聪明的尼罗河人很早就跨越了这一原始的阶段。因为他们的图画所蕴藏的含义远远超过图画中所画物体的本身。现在,我将试着给你们解释一下。
假设你就是商博良,正在翻阅着一叠写满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纸莎草纸。这时,你遇上一个图案,画的是一个男人拿着一把锯子。你会说:“很好,它的意思当然是指一个农夫拿着锯子出去伐木。”然后,你又看另一张纸。它讲的是一位皇后在82岁高龄时去世的故事。在其中的一句中,你再次看见了这个男人拿着一把锯子的图像。82岁的皇后当然不会去做伐木之类的事情。这个图像肯定代表着别的意思。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法国人商博良最终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他发现,古埃及人是第一个使用“语音文字”的人。这种文字再现了口语单词的声音,凭着一些点、划、撇、捺,它让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口头语言都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男人拿着—把锯子的图案上。“锯”(saw)这个单词,它可以表示你在木匠店看到的那种工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动词“看”(to see)的过去式。
这就是几百年来词的演变。刚开始,它只代表着图案中特定的工具“锯子”。后来,这个意义逐渐消失了,它变成了动词的过去时。经过了几百年,古埃及人把这两种意义都扔掉了,图案<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1621.jpg" />只代表一个简单的字母,即“S”。我举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说明我的意思。这里有一个现代的英文句子,用古埃及文字表达如下:<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c9.jpg" />。这个<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138.jpg" />表示你头上的两个圆圆的用来看东西的器官,<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621.jpg" />或者代表“I(我)”。或者表示一种采蜜的昆虫,即“bee(蜜蜂)”,或者代表动词“to be(是)”,表示存在。另外,它也可以是“become(成为)”或“behave(表现)”等动词的前缀。在这个句子中,紧随其后的图案为<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158.jpg" />,它的意思是“leaf(树叶)”、“leave(离开)”或“lieve(存在)”,这三个词的发音相同。接下来的图案又是“眼睛”,前面已经讲过它的意思。最后,你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画图<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604.jpg" />。它是一只长颈鹿。这个词属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一部分,也是象形文字的起源。
现在,你就可以很容易地读出这个句子。
“我相信我看见了一只长颈鹿。”(I believe I saw a giraffe.)
发明这种象形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又用了数千年的时间不断地改进它,直到他们能够写出任何他们想表达的东西。他们用这种文字传递消息,记录商业事件,描述自己国家的历史,以便后人能从过去的失误中汲取教训。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吃。哪里食物丰足,人们就迁徙到哪里去安家,所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生物寻觅食物的历史。
尼罗河流域肯定在很早的时期就已名声在外。人们从非洲内陆、从阿拉伯沙漠、从西亚来到埃及,宣称那里肥沃的土地是他们属有。这些外来者组成了一个新的种族,称自己为“雷米”或“人们”,就像我们有时称美国为“上帝自己的家园”一样。他们有理由感谢命运之神把他们带到了这块狭长的土地上来。每年夏天,尼罗河都会发一次洪水,把尼罗河变成一个浅湖。当洪水退去之后,留下几英寸厚的肥沃黏土,覆盖着所有的农田和牧场。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112316.jpg" />
埃及的河谷
在埃及,这条体恤生灵的河流仅仅一个夏天就完成了需要100万人才能做的工作,也养活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城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位于河谷地带。人们通过一个由许多小运河及长杆吊桶构成的复杂提水系统,将河水从河面引至堤岸的最高处,再由一个更精密的灌溉沟渠网,将水分配到各处的农田。
由于生产力落后,史前人类每天不得不抽出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