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春日初斜
分类: qsxs
料的是她穿着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滑稽,反而穿出了风流谪仙的飘逸感。
仔细一看才发现关键是腰部的变化:腰间本该束着按苏南城的尺寸来缝制的革带,如今却被换成了绦带。
若苏北顾束了那条革带,哪怕能调整到与她的腰身相符的尺度,也会将衣服收束得很多褶皱。而绦带不需要将腰间系紧,它就虚系着,只微微收拢衣物,两端的流苏贴着衣服的下摆垂落,随着她的走动而飘摇荡漾。
不过她的脸上并无喜色,倒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身旁的小伙子忍不住对她说道:“妹子,你这不像是去告诉祖宗,家里有喜事的,倒像是去做法事的。”
苏北顾:“……”
从今往后,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可怜的女人,而她正是帮凶,有什么好高兴的?
她嘴上说:“我是道士,一听说要祭祀,就习惯了。”
“哦,懂!”
苏氏一族的家庙没多远,不过这家庙并不大,大门进去后就能看见苏氏先祖的牌位,从上到下,摆放了十三个牌位。
牌位前面是供桌,而家庙的左右两侧各摆着几张椅子,平日族里商量大事,每家的代表基本就是坐那儿谈的。
苏北顾按长辈所说的流程祭拜完先祖后,一群人又呼啦啦地回了苏家。
此时距离她出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没错,仅仅是祭祀这一环节,就因为过于繁杂和琐屑的流程,花了她整整一个时辰。
祭拜完祖先不代表她就能回去睡觉了,毕竟左邻右舍这么早就来帮苏家的忙,为了报答,是一定要准备酒席招待他们的。
摸黑吃了一顿饭,一群人或是去小憩会儿,或是去催媒婆、迎亲队。一直忙到天亮,各家睡醒的妇人才纷纷赶来帮忙,孩童也在苏家院前嬉笑玩耍,热闹得乡里都知道了这桩喜事。
……
若论成亲的两位当事人谁更辛苦,苏北顾后半夜好歹还有补觉的机会,覃如意那才真的是通宵没睡。
很多人认为男方娶妻才需要祭祖,实际上女方出嫁之时也要祭祖,祭拜完祖先后,就得开始梳妆打扮,听媒婆念完一长串的吉利话。
钟氏准备了一些早点让覃如意吃,她必须要吃饱,否则一直空腹到傍晚,只怕她支撑不住。
覃如意小口、小口地吃着蒸饼,钟氏则在边上叮嘱她婚礼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她嫁过去后,又要如何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婆婆、照顾小姑子。
钟氏见她没什么反应,还以为她犯困没听清楚,又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最后问:“你听清楚了吗?”
覃如意这才给予回应:“嗯,听清楚了,照顾小姑子。”
钟氏觉得她这个回答怪怪的,可一般别人也都是重复最后一句话表示听完了整段话,所以钟氏也说不出哪儿不对劲。
钟氏没有别的事项要叮嘱,就出去忙自己的了。
旭日初升时,金光铺满了覃如意房间的窗棂。她已经梳妆打扮好了许久,因婚俗原因不能出门,只好坐在床上等新郎来迎亲。
她望着金光灿灿的窗棂,抬手去接那透过窗纱照进来的晨光……她抓不住光,只能顺着光影投射开始弄手影。
玩着玩着,她忽然打量起自己的手来。
方才媒婆替她梳妆打扮,让她的手抹了些很香的膏药,说这些都是大家闺秀平日抹来护手的手药,她若是常抹,或许手也不会这么粗糙。
“粗糙啊……”覃如意喃喃自语,忽而想到苏北顾说她的手“有力量”,她的嘴角便微微翘了起来。
或许该苦中作乐地想,这苏家,也不全是令人讨厌之辈……就是不清楚这小姑子好不好相处。
外面又逐渐热闹了起来。料想是覃家的亲戚到了,一大帮子人不想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跑到作坊那边去沾晦气,因而都只能挤在宅子这边。
钟氏、覃如意的两个姑姑在后厨忙着,男人们则把覃见生搀扶出来,跟覃倌坐在一起聊天。
到了晌午,酒菜准备好了,所有人有序地上桌吃喝,――只有吃饱了,待会儿拦门时才有力气。
覃倌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后,便摸去作坊刨棺材板。
最后是覃大姑有事找他,找了半圈才在这儿找到他:“如意的大喜之日你不在前边应酬,怎么跑来摸棺材板了?多晦气啊!”
覃倌皱了皱眉,却没有反驳。他问:“迎亲的队伍来了吗?”
“还没。”
“哦。”
“你是不是舍不得如意?”
覃倌沉默了片刻,道:“舍不舍得,她都到了嫁人的年纪……要不是苏家前些年要守孝,这婚事也能办得早些,不至于拖到现在。”
“现在也不晚啊!”覃大姑道。
覃倌欲言又止。要是能在苏南城翅膀硬了之前成亲,就不会发生他逃婚让妹妹代替他迎亲这么荒唐的事情了!
为了避免等会儿覃大姑发现来迎亲的不是苏南城本人,而闹出事来,覃倌只能把苏北顾“替娶”的事情告诉她。
覃大姑瞪大了眼睛,仿佛也很难相信苏南城竟然会这么做!
她气得挽起袖子就要去找苏家算账,被覃倌好说歹说才给安抚了下来。
“所以待会儿来迎亲的是苏南城那个出家的妹妹?”她气呼呼地问。
覃倌点了点头:“她长得跟苏南城有几分相似……”
“我管她长得有几分相似!不是说她
仔细一看才发现关键是腰部的变化:腰间本该束着按苏南城的尺寸来缝制的革带,如今却被换成了绦带。
若苏北顾束了那条革带,哪怕能调整到与她的腰身相符的尺度,也会将衣服收束得很多褶皱。而绦带不需要将腰间系紧,它就虚系着,只微微收拢衣物,两端的流苏贴着衣服的下摆垂落,随着她的走动而飘摇荡漾。
不过她的脸上并无喜色,倒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身旁的小伙子忍不住对她说道:“妹子,你这不像是去告诉祖宗,家里有喜事的,倒像是去做法事的。”
苏北顾:“……”
从今往后,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可怜的女人,而她正是帮凶,有什么好高兴的?
她嘴上说:“我是道士,一听说要祭祀,就习惯了。”
“哦,懂!”
苏氏一族的家庙没多远,不过这家庙并不大,大门进去后就能看见苏氏先祖的牌位,从上到下,摆放了十三个牌位。
牌位前面是供桌,而家庙的左右两侧各摆着几张椅子,平日族里商量大事,每家的代表基本就是坐那儿谈的。
苏北顾按长辈所说的流程祭拜完先祖后,一群人又呼啦啦地回了苏家。
此时距离她出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没错,仅仅是祭祀这一环节,就因为过于繁杂和琐屑的流程,花了她整整一个时辰。
祭拜完祖先不代表她就能回去睡觉了,毕竟左邻右舍这么早就来帮苏家的忙,为了报答,是一定要准备酒席招待他们的。
摸黑吃了一顿饭,一群人或是去小憩会儿,或是去催媒婆、迎亲队。一直忙到天亮,各家睡醒的妇人才纷纷赶来帮忙,孩童也在苏家院前嬉笑玩耍,热闹得乡里都知道了这桩喜事。
……
若论成亲的两位当事人谁更辛苦,苏北顾后半夜好歹还有补觉的机会,覃如意那才真的是通宵没睡。
很多人认为男方娶妻才需要祭祖,实际上女方出嫁之时也要祭祖,祭拜完祖先后,就得开始梳妆打扮,听媒婆念完一长串的吉利话。
钟氏准备了一些早点让覃如意吃,她必须要吃饱,否则一直空腹到傍晚,只怕她支撑不住。
覃如意小口、小口地吃着蒸饼,钟氏则在边上叮嘱她婚礼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她嫁过去后,又要如何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婆婆、照顾小姑子。
钟氏见她没什么反应,还以为她犯困没听清楚,又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最后问:“你听清楚了吗?”
覃如意这才给予回应:“嗯,听清楚了,照顾小姑子。”
钟氏觉得她这个回答怪怪的,可一般别人也都是重复最后一句话表示听完了整段话,所以钟氏也说不出哪儿不对劲。
钟氏没有别的事项要叮嘱,就出去忙自己的了。
旭日初升时,金光铺满了覃如意房间的窗棂。她已经梳妆打扮好了许久,因婚俗原因不能出门,只好坐在床上等新郎来迎亲。
她望着金光灿灿的窗棂,抬手去接那透过窗纱照进来的晨光……她抓不住光,只能顺着光影投射开始弄手影。
玩着玩着,她忽然打量起自己的手来。
方才媒婆替她梳妆打扮,让她的手抹了些很香的膏药,说这些都是大家闺秀平日抹来护手的手药,她若是常抹,或许手也不会这么粗糙。
“粗糙啊……”覃如意喃喃自语,忽而想到苏北顾说她的手“有力量”,她的嘴角便微微翘了起来。
或许该苦中作乐地想,这苏家,也不全是令人讨厌之辈……就是不清楚这小姑子好不好相处。
外面又逐渐热闹了起来。料想是覃家的亲戚到了,一大帮子人不想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跑到作坊那边去沾晦气,因而都只能挤在宅子这边。
钟氏、覃如意的两个姑姑在后厨忙着,男人们则把覃见生搀扶出来,跟覃倌坐在一起聊天。
到了晌午,酒菜准备好了,所有人有序地上桌吃喝,――只有吃饱了,待会儿拦门时才有力气。
覃倌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后,便摸去作坊刨棺材板。
最后是覃大姑有事找他,找了半圈才在这儿找到他:“如意的大喜之日你不在前边应酬,怎么跑来摸棺材板了?多晦气啊!”
覃倌皱了皱眉,却没有反驳。他问:“迎亲的队伍来了吗?”
“还没。”
“哦。”
“你是不是舍不得如意?”
覃倌沉默了片刻,道:“舍不舍得,她都到了嫁人的年纪……要不是苏家前些年要守孝,这婚事也能办得早些,不至于拖到现在。”
“现在也不晚啊!”覃大姑道。
覃倌欲言又止。要是能在苏南城翅膀硬了之前成亲,就不会发生他逃婚让妹妹代替他迎亲这么荒唐的事情了!
为了避免等会儿覃大姑发现来迎亲的不是苏南城本人,而闹出事来,覃倌只能把苏北顾“替娶”的事情告诉她。
覃大姑瞪大了眼睛,仿佛也很难相信苏南城竟然会这么做!
她气得挽起袖子就要去找苏家算账,被覃倌好说歹说才给安抚了下来。
“所以待会儿来迎亲的是苏南城那个出家的妹妹?”她气呼呼地问。
覃倌点了点头:“她长得跟苏南城有几分相似……”
“我管她长得有几分相似!不是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