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
分类: qsxs
来试试,要不是有你帮忙,估计还得一会儿才能修好呢!你今天可是帮了家里的大忙了。”李云帆知道,这种孩子最缺的就是鼓励表扬。
果然,听到这话郑光明高兴坏了,郑娟又过来要帮他倒水,李云帆赶紧把搪瓷缸拿开,“不了不了,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
“光明,我有空再来找你啊!”说罢李云帆揉了揉郑光明的脑袋,就往屋外走去。
“秉坤哥,那我等你!”一直到李云帆的身影消失,郑光明还在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他实在是太缺朋友了。
“哎,是个好孩子。”明明是夸奖的话,不知道郑母为什么要叹息。
春节很快到了,年三十的时候,李素华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周志刚弄了瓶酒,桌上先摆了两个酒杯,后来又添了一个。
“秉坤年纪也不小了,又马上要去农场,也该试着喝点了!农场冬天可比城里冷,不喝两口熬不过去啊!”
三十晚上,谁也没说不开心的事儿,周志刚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虽然浅薄,但那种父亲对子女的关切却无比浓郁。
到了初一,吃完饺子,周志刚和李素华出去了,李云帆则和周蓉一起把放书的箱子藏好,既然李云帆要去农场,那这些书就得周蓉收藏了。
“秉坤,你拿几本去农场看吧,还是那句话,多读点书肯定没坏处!”周蓉取了一本《牛虻》交给李云帆。
“嗯,哦,对了姐,你和哥当年的课本还在么?还在的话找出来我一起带过去吧!”高考再过几年就恢复了,自己总不能临时抱佛脚吧?
李云帆参加高考都是七八年前的事儿了,现如今英语水平自然没得说,历史、政治的话,花点时间适应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也没问题,数学可就抓瞎了,必须得提前准备准备。
“对,现在高中虽然停课了,学习也不能耽误,我这就给你找,把我当初做的笔记一起给你!”弟弟爱学习,周蓉肯定支持。
一晃又是两天过去,转眼就到周志刚和周秉义要离开的日子了,全家一起将他们送到车站,依依不舍地送他们登上不同列车。
汽笛声响起,周秉义和周志刚先后离开,剩下三个一直在站台上看着列车远去,直到火车彻底消失许久方才离开。
“哎,你爸你哥走了,接下来就该秉坤了。”
第9章 凤凰烟
“光明,我过几天就要去插队了,以后怕是不能经常过来看你了。”离家前,李云帆又去了郑家。
“啊?你也要去插队?”郑母听到有些慌。
“是啊,婶儿,我们家三个,我哥当兵去了,我姐一个姑娘家,总不好让她去,那可不只有我去了吗?”李云帆应道。
“哎,我们家也是两个,可娟儿也是大姑娘,光明还小,谁去都不合适啊!”郑母这几天也是一直在担心这个。
“你们家情况特殊,光明也需要人照看,按照政策或许不用插队,待会儿我帮你们找街道说说吧!”李云帆去报名的时候已经打听过了,由于郑光明是残疾人,所以郑娟完全可以留在城里。
只是很多事情,你自己不去了解,不去争取,其它人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类似的情况李云帆见得多了。
“真的?秉坤,那可就太谢谢你了!”郑母连忙道谢。
李云帆先前就有帮他们的打算,只是人家还没开口,自己也不好主动帮忙,现在有了这句话,就能去找人了。
出去后,先回家一趟,拿了一包烟,这才前往负责郑家胡同知青插队的办公室,进去后懒洋洋的问道,“这儿谁管事儿啊?”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打量了下,觉得他穿的虽然一般,可说话的口气,还有脸上的神情,都不像普通人。
他这个年纪的人早就过了和人置气的时候,于是小心翼翼站起来,尽可能露出和蔼的表情,“同志,你有什么事儿?”
“这一片儿知青插队的事儿归你安排吧?”见他点头,李云帆走到椅子边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归你管就行,咱们坐下说吧?”
这是我的办公室吧?怎么感觉你倒成了这儿的主人?眼镜中年有些不爽,正想说话呢,就看见李云帆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来。
呦,凤凰烟!眼镜中年马上露出笑容,乖乖地坐到了李云帆旁边,亲切地问道,“您要去插队?您是咱们这片儿的?以前好像没见过啊?”
他眼力价不错,一眼就认出了李云帆手里的烟是啥牌子的,凤凰烟可不是谁都能买到的,这是上海出的高档香烟,一包就要五毛钱,吉春市普通人抽的烟才一毛多,甚至几分钱。
价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种烟一般商店根本没得卖,只有某些特供商店才有出售,所以能抽凤凰烟的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大人物,要么是大人物家里人、身边人。
他估摸着,这位或许是某位大人物家孩子,再想想李云帆刚才说话那种懒洋洋又满是不屑的语气,眼镜中年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实际上这烟是
果然,听到这话郑光明高兴坏了,郑娟又过来要帮他倒水,李云帆赶紧把搪瓷缸拿开,“不了不了,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
“光明,我有空再来找你啊!”说罢李云帆揉了揉郑光明的脑袋,就往屋外走去。
“秉坤哥,那我等你!”一直到李云帆的身影消失,郑光明还在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他实在是太缺朋友了。
“哎,是个好孩子。”明明是夸奖的话,不知道郑母为什么要叹息。
春节很快到了,年三十的时候,李素华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周志刚弄了瓶酒,桌上先摆了两个酒杯,后来又添了一个。
“秉坤年纪也不小了,又马上要去农场,也该试着喝点了!农场冬天可比城里冷,不喝两口熬不过去啊!”
三十晚上,谁也没说不开心的事儿,周志刚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虽然浅薄,但那种父亲对子女的关切却无比浓郁。
到了初一,吃完饺子,周志刚和李素华出去了,李云帆则和周蓉一起把放书的箱子藏好,既然李云帆要去农场,那这些书就得周蓉收藏了。
“秉坤,你拿几本去农场看吧,还是那句话,多读点书肯定没坏处!”周蓉取了一本《牛虻》交给李云帆。
“嗯,哦,对了姐,你和哥当年的课本还在么?还在的话找出来我一起带过去吧!”高考再过几年就恢复了,自己总不能临时抱佛脚吧?
李云帆参加高考都是七八年前的事儿了,现如今英语水平自然没得说,历史、政治的话,花点时间适应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也没问题,数学可就抓瞎了,必须得提前准备准备。
“对,现在高中虽然停课了,学习也不能耽误,我这就给你找,把我当初做的笔记一起给你!”弟弟爱学习,周蓉肯定支持。
一晃又是两天过去,转眼就到周志刚和周秉义要离开的日子了,全家一起将他们送到车站,依依不舍地送他们登上不同列车。
汽笛声响起,周秉义和周志刚先后离开,剩下三个一直在站台上看着列车远去,直到火车彻底消失许久方才离开。
“哎,你爸你哥走了,接下来就该秉坤了。”
第9章 凤凰烟
“光明,我过几天就要去插队了,以后怕是不能经常过来看你了。”离家前,李云帆又去了郑家。
“啊?你也要去插队?”郑母听到有些慌。
“是啊,婶儿,我们家三个,我哥当兵去了,我姐一个姑娘家,总不好让她去,那可不只有我去了吗?”李云帆应道。
“哎,我们家也是两个,可娟儿也是大姑娘,光明还小,谁去都不合适啊!”郑母这几天也是一直在担心这个。
“你们家情况特殊,光明也需要人照看,按照政策或许不用插队,待会儿我帮你们找街道说说吧!”李云帆去报名的时候已经打听过了,由于郑光明是残疾人,所以郑娟完全可以留在城里。
只是很多事情,你自己不去了解,不去争取,其它人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类似的情况李云帆见得多了。
“真的?秉坤,那可就太谢谢你了!”郑母连忙道谢。
李云帆先前就有帮他们的打算,只是人家还没开口,自己也不好主动帮忙,现在有了这句话,就能去找人了。
出去后,先回家一趟,拿了一包烟,这才前往负责郑家胡同知青插队的办公室,进去后懒洋洋的问道,“这儿谁管事儿啊?”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打量了下,觉得他穿的虽然一般,可说话的口气,还有脸上的神情,都不像普通人。
他这个年纪的人早就过了和人置气的时候,于是小心翼翼站起来,尽可能露出和蔼的表情,“同志,你有什么事儿?”
“这一片儿知青插队的事儿归你安排吧?”见他点头,李云帆走到椅子边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归你管就行,咱们坐下说吧?”
这是我的办公室吧?怎么感觉你倒成了这儿的主人?眼镜中年有些不爽,正想说话呢,就看见李云帆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来。
呦,凤凰烟!眼镜中年马上露出笑容,乖乖地坐到了李云帆旁边,亲切地问道,“您要去插队?您是咱们这片儿的?以前好像没见过啊?”
他眼力价不错,一眼就认出了李云帆手里的烟是啥牌子的,凤凰烟可不是谁都能买到的,这是上海出的高档香烟,一包就要五毛钱,吉春市普通人抽的烟才一毛多,甚至几分钱。
价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种烟一般商店根本没得卖,只有某些特供商店才有出售,所以能抽凤凰烟的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大人物,要么是大人物家里人、身边人。
他估摸着,这位或许是某位大人物家孩子,再想想李云帆刚才说话那种懒洋洋又满是不屑的语气,眼镜中年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实际上这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