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起源篇》
分类: txts3
第一次为书写序,缺乏经验,加上太过突然意识头脑空空,久久无法动笔,未曾写过多半是因为一来我非什么领域专家,二来更非什么名人大腕,谁会邀请我为书写序呢?
更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出现在小说中竟然是以序文的形式。所幸,这是一本关于仙剑的小说,至少在情感上,还是有无法割舍的部分。
对仙剑的感情难以用笔墨言语形容,每次谈到仙剑总觉得自己词穷,好像刚学中文的老外一样笨拙,总觉得不论自己说多少写多少都无法表达自己真正意图的十分之一。仙剑就像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朋友,与她相遇是需要各种机缘巧合的结合才会发生的奇迹,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候我还帮了她,而她也在我最迷惘的时候引导我明白这一生该走的道路方向,随着时间流逝,不论对仙剑还是那些年的一切人与事,愈发感恩。
从游戏业菜鸟一路走到今天,转眼已过十七年,与不少才华洋溢之人和作过努力过,但十多年来游戏业界的无情变迁,人生路上难以避免的各种挫折与意外,加上岁月这把无情刀,至今日有能不改初心继续创作者已寥寥可数,所以,当我听到世颖至今依然写作,甚至作品即将出版的时候内心非常喜悦,同时从心底敬佩这份名为坚持的毅力。
希望这位多年好友,这位才华洋溢的创作人能让这份坚定的毅力长久不消,让这个业界环境能有更多清澈纯粹的存在。
如此一来,像我这样的人才不会显得痴愚且孤独。
祝福小说销售长虹,祝福仙剑悠远永恒。
是为序。
第一章 东方未明,我心忡忡
那声音也是中正平和,深长悠远,穿透了暮色与曙色,直抵达千门万户中安睡人的枕畔耳边,报着平安。
夜凉如水,天暗无星。
夜色如同泼染的墨色,浑浑莽莽地罩着杨国的都城“怀都”。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嗒、嗒、嗒……脚步声由远及近。如同撕开了一层黑幕,长街的尽头,走来了值更的人。
蓑衣、斗笠,脚下是敝旧的羊皮靴子,手上戴着麻布手套,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手里提着一盏灯,在黑夜中,画出一圈暖黄的光。
虽然已经开春了,但天依然没有一丁点转暖的迹象,那人的口中依然哈出阵阵白气,蓑衣和斗笠的边缘,已然薄薄地结了一层白霜。怀都是规矩的井字形结构,四面城墙各有两门,四条长街连通八门,把都城分割成大小一致的九宫格,中间那一格便是杨王居住的内城,也是国家机枢重地所在。
每夜值更,从城南东侧的安平门始,沿长街走到内城东南角楼,折向东,走到城东南侧的雍禧门,沿城墙北行,来到城东北侧的盎辉门,再回头走向内城的东北角楼,这样依次循环走遍八门,刚好勾勒出一个空心的十字。缓步走一圈两个时辰,走两圈,夜便尽了。
这是最后一圈,最后一个内城角楼的转折,只要再走回城西南的庆丰门再折向安平门,就算交卸了差事,可以回家睡觉了。从这个路口望向北,沿着内城的外墙,就是天下闻名的“杨国鬼市”。所谓鬼市,就是天黑开市,天明即散。
鬼市中交易的东西,都是见不得光的。有别国机密,有钟鼎重器,有珠宝秘药,有盐铁舟车,甚至可以在这里买凶杀人。据说天下的游侠、刺客,都曾在这里交易,无论王公显贵,还是高官名流,项上的那一颗头颅,都是有价钱的,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鬼市交易的方式很是独特:平平整整的夯土地上,用白沙子撒出字来,说明要交易的货物,旁边点起一盏灯,卖家便可隐入一旁的黑暗。若有买家看上此货,只需将灯拿起来,卖家自会现身。
而后两人双手互握,以袖遮掩,在袖中以手语议价,若双方一拍即合,便可另觅地交易。临走把那些沙子写的字用脚涂抹掉,再吹熄灯,便不留一丝痕迹。值更人望向鬼市方向,影影绰绰还有三五盏灯,想必是天快亮了,有些人已经散去,有些人还在患得患失地等待买主。
那些灯也是争奇斗巧,颇费心思的。光是燃灯的油脂就有讲究,菜油、麻油并不新鲜,熊脂、狗脂也很常见,更可见到用鲛人脂和烛龙脂的。灯本身也各有工巧,有的镶嵌了萤石、珍珠、夜明珠等宝石,借着灯光,能散发出隐隐的荧光,更显身价不凡。又或是灯罩设计巧妙,镂空刻花,让灯光在地下映出花纹,愈显华丽。鬼市出售的东西大都是价值连城的,若没有不凡的灯,怎能取信于人?
来这里交易的人,无论买家卖家,都不是等闲之辈。交易的钱货数额巨大,总不免有冲突,血溅五步的事情每年总有几起。照理说值更人也有维护夜间治安之责,但这里却是例外,无论是惨叫呼救,还是杀人流血,都不必管。待到天明,自有内城的黑衣侍出来收拾,尸体拉到城外随意葬了,几盆净水冲去血污,不留一丝痕迹。杀生的人,被杀的人,一概不予追究。
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一入夜,这里是来不得的。即便是白天,也不常有人来。
值更人望向内城角楼上叮当作响的风铃,微微一叹:真不知道大王怎么想的,别国都没有这样的鬼市,独独杨国有,于是各路牛鬼蛇神,便齐聚杨国。况且鬼市和内城只有一墙之隔,墙内的黑衣侍想必是一夜提心吊胆到天明,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