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急速向前几步,抢在杨四宝前面抓住了绳索,刘宣将绳索向手腕上绕了几圈,拉紧绳索,奋力助跑了十几步,蹬蹬两步踏在城墙脚上。

董家堡堡墙六尺多厚,墙高一丈,大约三米多一点,刘宣本来就身高一米八五,两步过后,忍着脚底摩擦的剧痛,双手攀上了城墙,刘宣双手用力一撑,双脚猛地发力,抢先越上了城头。

董家家丁听见响动,守夜的四五十人,纷纷整理武器,想要爬上城头,城墙上三四人也纷纷拔出刀剑,向刘宣斩来。

其中一人距离刘宣最近,抡起雁翎刀,就要向绳索上斩去,如果绳索被斩断,后面的杨四宝,刘武就不能快速跃上城头,更不能对刘宣形成支援,到时候董家家丁纷纷上来,刘宣哪里能有命在。

刘宣侧身一步,猛的向前,肩膀用力撞在家丁身上,刘宣人高马大,身材魁梧,这用力一撞居然将董家家丁撞得摔倒在地,刘宣反手用腰刀一斩,直接斩在家丁胸口之上。

大明规矩森严,监视地方的御史言官,也非常难缠厉害,寻常乡绅土豪,家中基本上都不敢私藏铠甲。

董家堡的家丁自然也是如此,刘宣这一斩,马上斩下了一道一尺多长,两寸多深的伤口,就连心肺等脏器也流落出来,眼见是不能活了。

其他两位家丁大呼小叫,也拿起刀枪,纷纷向刘宣身上扎来,刘宣奋力提起死去的董家家丁,当做肉盾,迎向了这一刀一枪,刘宣用尽全身力气,将肉盾抛出,直接砸在使刀的家丁身上。

刘宣上前几步,趁着使刀家丁身形不稳之际,闪电般的斩出一刀,直接劈到这个家丁脖颈之上,差一点就将这位家丁头颅斩断。

剩下一位家丁大呼一声为自己壮胆,向前一步,使用长矛向刘宣身上扎来,刘宣眼疾手快,闪电般的抓住了矛柄,鼓起余力一拉,直接夺下了长矛,刘宣调转长矛,奋力一桶,直接将这位家丁扎死在城墙上。

其他的董府家丁刚刚上城,就见刘宣连杀三人,心中都惊惧不已,动作稍微有些缓慢,就在这时,又有两支利箭射来,直接射伤了两人,而杨四宝也跃上城头。

杨四宝此人武艺高强,远胜于刘宣,刘宣只靠一股亡命之徒的作风与人搏命,而杨四宝却是少有的勇士,精通各种杀人手段。

杨四宝一上城头,刘宣压力大减,杨四宝上城之后,仿若疯魔,直接杀入家丁阵中,居然毫发无伤的连杀四人,直杀的董府家丁连连后退。

刘宣也抓住机会再杀一人,就在这时,刘武与两位同伴也纷纷杀上城头,城下的下山虎,张五斗连施冷箭,短短的时间之内,下山虎一方没伤一人,而董府家丁却死伤十多人。

轮值守卫城墙的董府家丁本就不足五十人,如今死伤十多人,早已经到了溃散的边缘,只是惧怕贼人祸害家人,为了守卫乡土,才能勉强作战,如今见贼人源源不断登上城墙,早已经心胆俱碎,纷纷落荒而逃。

杨四宝的十几位同伴先后登上城墙,众人合力打开城门,下山虎与张五斗领着七八位饥民发疯的跑入城内。

下山虎登上城头一看,只见堡中最大的一户人家灯火通明,人影不住的晃动,这户人家院墙高大,居然不下于堡墙,应该是董乡绅之家。

而其余人家却破破烂烂,大部分都是茅屋破房,就连砖木包墙的土房,也没有几间,这些人家中,更看不见一丝光亮,只能听见一片鸡鸣狗叫之声。

下山虎定了定神,开口说道:“董家墙垣高深,人数众多,听说还有少见的鸟铳守御,一旦被他们稳住阵脚,我们就功亏一篑了。”

鸟铳就是火绳枪,这种枪射程在百米之外,虽然超过三十米,就没有多少准确性,但是威力却奇大,哪怕是身披重甲,在有效射程之内被鸟铳的铅弹打中,几乎很难活命。⑵

这种鸟铳,在边军中也有不少装备,北方匠户不善于打造鸟铳,只能靠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匠户,在一般北方士绅人家,这种兵器也较为少见。

董家族人董文生高中二甲进士,现在已经成为四品京官,这些少见的火器,也是董文生走兵部武库司主事的门路才弄到的。

在元末明初,中国的战争已经从冷兵器慢慢向火器过度,明朝三百年,各种新型火器不断被发明出来。可惜到了明末时期,吏治腐败,工匠备受歧视,官员贪污腐败,克扣打造火器的材料。这就导致铸造的火铳质量不过关,经常炸膛,常常炸伤军士,士兵惧怕使用火铳,只能掉头转身,随意放铳,不敢瞄准,再加上明末军制败坏,军将常常克扣军饷,士兵仿佛军官的奴隶,不仅上阵打仗,还需要为军官种田,待遇只怕比不上地主家的长工奴隶。

这就导致士兵畏敌如虎,一遇战事,就纷纷逃散,铳兵大将万不得已,只好纷纷恩养家丁,用来保护自己打仗,这些家丁,军饷待遇远胜于普通军士,在明末这个变态的时代,家丁才是明军中的真正精锐。

眼见董府内家丁纷纷起床,等他们稳住了阵脚,董府就更难攻克,再加上有火铳守御,硬攻之下肯定死伤惨重。

因为没有余粮,下山虎也没有多招饥民,现在就没有更多的炮灰消耗,情况也变得愈加危急。

下山虎咽下一口唾沫,开口说道:“大家先不要高兴,我见这董家堡内,富户唯有董家,其余人家都没有多少油水,大伙儿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