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苍生道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问题:“若仅以心化一人境,我所见过的世间,能否成为我选择的苍生?”
  姜纵月忽然怔了神,世间所见,何以定苍生。
  姜纵月那时没有回答,只是目光不似平时散漫。
  她突然意识到,姜矣剑道近极,可未见苍生之人,如何触及苍生,如何行苍生剑道。
  她自顾自的让她练剑,太久了,久到她心中灵识剑都不愿再如同麻木的鱼般,再练下去。
  姜纵月忘记了,她是先被那些仇怨冲刷,才摸到的苍生剑谱,又因仇怨难消,无法步入下一境内。
  可姜矣尚未有仇怨,她心中苍茫一片,如何理解,消除周天内的一切呢?
  兴许那句话,她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会脱口而出。
  ……
  姜纵月定了定神,对她说:“那些仙门世家,马上将举行天林会试。”
  姜矣看向她,不解问道:“天林会试,我去不了。”
  自十三年前,各大宗门纷纷入世,六派在常周山举行天林会试,并向世人开放大选,因而博得了满贯赞誉。
  天林会试,由云城林氏、金平薛氏、上领沈氏和常州白氏四宗主试,而六派非掌门直系的尊者一并负责会试。
  入试有“无功之人不授,无名之人不予”准令,八年一试,基本都是在常周山举行,属于非管辖地带,不向世人开放,君主不得干涉。
  姜矣无功无名,或许去不了。
  姜纵月却笑着抛给了她一块玉石,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放心去。”
  于是,姜矣没有问到她想要的,关于那句话的答案,却被姜纵月连忙哄下山,要去常周山。
  临行那日,因近春而别,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姜纵月撑着伞送她时叹了口气。
  姜矣听到后,转过头对姜纵月说:“师傅不必忧愁,临行起雨,如笋新生,是好的开始。”
  姜纵月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拍了拍她的头。
  姜矣在想,向来都是姜纵月出山历行,这一次轮到自己,她心里肯定不舍。
  姜纵月在想,第一次送小朋友离开自己的身边,原来自己已经这般大了。
  ……
  姜矣往山下走,即至山前,她回头望去,便看不到姜纵月的影子了。
  偌大的山,原来片刻便走完了,姜纵月向来小气,连最后几步也懒得送。
  可就算空无一人,姜矣仍转身,朝青山一拜,算作是暂别。
  她眉间风骨,更似神明。
  少年人的忧愁淡淡,不久便随春风斜雨一并消散,至此,姜矣十六,拜别苍山,只身前往常周山的必经之路,芜安。


第2章 芜安
  姜矣自苍山北下,一路行至芜安,此地周围所及之地只能用混乱形容,有些类似“三不管”地带的袭州,帝王因此地于修仙山界、江湖袭州相接壤,难以管制而放弃管制,修仙众门被山界所隔,芜安地蕴灵气又十分稀薄,亦看不上此地,唯独江湖之人,行走南北,常驻留此地,亦或者流浪逃亡人士徘徊此地,混乱不堪。
  不知为何,芜安分明处于云州,洛城两大名地之间,按照《仙灵地域志》和《中州风水谈》等书作所述,此地本应该蕴含大量灵气,甚至帝王之气,断不该如此惨淡,可数位游侠学者,甚至诗人经过这里后,却道不出原因,连连叹气。
  可每至上领筹办盛会,云州天林城开放天林会试,或者京都四朝参拜之际,此地作为枢纽地带,亦有时日络绎不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前朝之时,受一位皇子的关顾,这里亦曾有一时繁华。
  姜矣来到这里后,打算找一家客栈歇下,过几日再继续前行。
  当她迈进客栈时,里面的堂客纷纷抬起头,模样装扮多是颠沛流离之人,姜矣望向他们时,那些人也在观察她,见她一身素衣,无珠宝之饰,手无佩剑,又都低下了头,想必是发觉姜矣既不名贵,也无斗志,对她没有兴趣。
  姜矣不在意这些,径直走到柜台前,翻开储物袋,在灵石和铜钱之间,选择了几挂铜钱,放到案上。
  扫堂的人看见铜钱后,也没说什么,只问了句:“客人想必是闯荡江湖之辈?”
  姜矣淡淡嗯了一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她不愿多言。
  扫堂的人大概见她是孤身一人,年岁又不大,便善意提醒到:“少侠可至江川百里,那里刚好开武林大会。”
  姜矣猜想他可能是把她当做闯荡江湖的名门之子了。
  姜矣道了声多谢,等着他递给自己房间木牌后,扫堂的人突然想起什么,开口又问道:“少侠可有带剑?”
  姜矣摇了摇头,寻常剑十分易碎,她不愿再用。
  见他还打算开口介绍那些被仙门称作“假剑试”的论剑之地,又放了几枚铜钱,出声打断他:“我去云州。”
  扫堂之人露出纠结的神色,江湖之人并不被仙门所重视,十几年前入仙门的武林世家公子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看见铜钱之后,他十分敬业的换了个地方继续洒扫。
  姜矣拿上木牌,刚准备侧身上楼,却突然听见楼梯之上传来一道声音:“少侠行于江湖,安能无利剑乎?”
  姜矣看向那人,好巧不巧,那人也正看着她。
  出声之人一身红衣,两鬓墨发垂下,正立于楼阁之中。
  扫堂之人尊敬的唤了他一声掌柜,他却目不转睛看着姜矣,随后露出和善的笑容,从楼梯缓缓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