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行2·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下)》
分类: txts3
穿过宽阔的莫桑比克海峡,穿过古老的马达加斯加,穿过美轮美奂的印度洋,穿过孤独巴瑶人的高脚楼……穿过坚强的台湾甲仙乡,穿过金门炮火中的历史……
绕地球一圈,回到起点,这就是我和梁红的蜜月之旅。浪漫从来都不是走马观花,甜蜜就是我们始终在一起携手浪迹天涯。在有生之年,和最心爱的人在一起,过着我们想过的生活。去所有想去的地方,看一切未曾见过的风景,感受所有陌生的人、物、事。梦想并不虚幻,敢想,能出发,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去往南极结婚的路上,我们相扶相携;疯狂的蜜月里,我们看尽远方。想起婚礼上德国总理默克尔送我们的那句祝福:“爱情不是终日彼此对视,爱情是共同瞭望远方,携手旅行。”我们做到了。
在金门,从泥土里拾起一枚半个世纪前从厦门轰过来的炮弹,我亲手将其锻造成一艘“北京号”的模型。无论走多远,“北京号”从未曾远离。
捧着炮弹“北京号”,经过三十七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近了,近了,“北京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港口,静静地等着我们。
和风煦煦,桅杆林立的港口里,曾经见识过了无数大风大浪的“北京号”,此刻安静地停在一角,船头那面五星红旗,依然迎风飘扬着。我和梁红相视一笑:“我们的阵地还在。”
“北京号”并不孤单,有海鸟在桅杆上伫立休憩、在甲板上悠闲踱步。
踏上帆船,“北京号”微微晃动了几下,仿佛是在点头致意,欢迎我们归来。我和梁红相拥在一起,曾经一起和“北京号”厮守的二百三十多个日夜的点滴,一下子又涌上了心头。它早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梁红还将去更远的地方,“北京号”或许不能再与我们朝夕相伴、不能再给我们遮风挡雨,但是它曾护送我们穿越了两万海里,去南极完成了我们的婚礼,见证了我们俩这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北京号”会像我和梁红无名指上的婚戒一样,永不褪色。
七年前,我和梁红定下了“十年之约”:五年准备,五年远行。在追寻梦想和远征的道路上,我们才将将走了一半。更远的地方,还在等着我们;更漫长的路,在等着我们踏足;更多的陌生人,在等着我们结识;更多的故事,在等着我们经历。
今天,我们正走在西行穿越阿拉伯世界的路上。茫茫黄沙里寻找着熟悉又陌生的文明,漫漫丝路上感受着历史的刻度。
一路远行,一路侣行。送给自己,感受曾经追梦的历程;赠给你们,希望你们能一路同行。愿我们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相遇。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JG55C.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JG5559.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JGBU.jpg"/>
第一章 飞越彩虹之国
直击华人劫杀案
无垠的白色冰川被留在了身后,我和梁红的“蜜月之旅”,从非洲这片“黑色”的大陆开始。南非,是第一站。
人种、种族、肤色多元,再加上风景秀丽,让南非有了“彩虹之国”的称号,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登陆非洲的首选之地。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诞生了纳尔逊·曼德拉。他是我和梁红共同的偶像,他的一句话,一直被我们当作人生箴言:在事情还未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非洲是一块贫瘠的大陆,到处充斥着饥饿、瘟疫、战争和贫穷。但南非是个例外,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南非跻身“金砖国家”,名声在外,城市里高楼大厦处处可见,目光所及,也是一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约翰内斯堡,出了机场,眼前尽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彩虹之国,果然是名不虚传。但我很清楚,这只是“双面南非”的其中一面——抬头五彩斑斓;而它的另外一面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低头血迹斑斑。
在旅非华人圈里,流传着一个很经典的说法: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南非生活一年以上而没有遭遇抢劫,那么他不算真正在南非生活过。
我们小时候,听过太多广大非洲兄弟和我们血脉相连的故事;2013年在索马里,大叔大妈载歌载舞唱着“中索人民友谊万岁”的画面,也仿佛就在眼前。但是在南非,情况却复杂得多,中国人来到南非,大多数是为了谋生,但这同时也是一场前途未知的探险之旅。
来到南非的第一天,我们的计划行程是先去唐人街。刚上路,我们的华人向导电话响了,接完电话他面色凝重地对我说:“老张,又发生一起华人劫杀案,一个脑袋被砸缺了,一个被剪掉了两根手指头,要不要去看看?”
我头皮一阵发麻。掉头,直奔案发地。
这是一家华人老板开办的毛毯厂,位于一片仓库区,周围都是各类厂房。乍一看外围防护措施还挺全,高墙大院,上头架有电网,门口设有保安厅,还有好几只看家护院的大狗。
我们到时警察还在里面调查了解案情,工厂里的一个负责人接待了我们,是个中国人。这样一来我们的交流方便了很多。惊魂未定的保安在旁边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嘟哝着。经过翻译,原来他在诉说案发的经过。
<img 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