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没有了啊,谁都会害怕的,除非猝不及防之下的死,那样就没有害怕的时候。

杨国忠家人这样被乱军斩杀于军中的惨剧,更是让杨拒绝接受!这样死,太惨不忍睹,太窝囊,太没有英雄气概了,让他不能忍受,如何让他选择死亡方式,他绝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的。

任何一个人,在知道自己将面对死亡时候,总是会非常非常恐惧的,他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个知道自己将面临死亡时候,总会做出抗争的举动的,杨也是如此!

要是那本书上记载不差的话,叛军很快就要打到长安来了,或者已经在攻打长安的路上。府中安静,不像是长安已经被攻占的样子,也不可能是叛军开始攻城的时候,历史记载中杨国忠伴着李隆基在叛军还未开始攻打长安时候就逃走了。也就是说更不可能是长安城失陷以后!

灾难没发生,很可能有挽回的余地,这种念头一起来,杨心里就涌起一阵难言的冲动,马上转头问询站在身后的人,“你们告诉我,安禄山叛军攻至何处了?潼关有没有失陷?”

这个问题是足不出户的平儿回答不出来,这时站在平儿身后一名叫杨正的贴身随从上前回答:“回四公子,安贼的叛军正在潼关城下与官军对峙,潼关还没有陷落!”

杨正是杨最忠心的跟班,表现的忠心耿耿,杨残存的记忆中对这个比他年龄稍长的人很信任,一点也没怀疑杨正这话的真实性,这让他大大地松了口气。

潼关还未失守,官军正与叛军在潼关城对峙,看来李隆基那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还没有下,没有令哥舒翰率军出击。要是哥舒翰率军出击,遭遇大败了,那潼关肯定不保。潼关天险一失,长安的门户将大开,即使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很可能回天乏术,无法挽回大局了!

他一直是个热爱生命的人,甚至比一般人都热爱。刚刚穿越了一次,他不想再死,他要好好地活着,活个明白再说,他一定要竭尽所能,去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这具身体的老爹是大唐权相杨国忠,而杨国忠是替李隆基出馊主意的人,要是能说服杨国忠改变主意,严令哥舒翰据潼关险而守,不仓促出击,那大唐的命运可能因此而改变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他清楚,长安被安禄山的大军攻占,喻示着盛唐的最终终结,大唐从此彻底由盛转衰,这也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他现在不是历史的旁观者,是参与者,既然穿越来到了安史之乱暴发的初期,他就要为这个时代,也为自己做点什么,甚至力挽狂澜,不然他自己的命运会很惨。

不从大局着想,至少为了自己的小命,他也要做一些大胆的事。

刹那间就打定了主意,杨问杨正道:“杨国……我父亲在府上吗?我有非常要紧的事找他说?”

杨正很老实地回答道:“回四公子,老爷进宫去了,早上时候,陛下急派人来传老爷进宫,说有紧急军情商量,老爷就马上进宫去了,直到现在也没回来!他进宫前来看过你的!”

杨是杨国忠最钟爱的儿子,这两天杨昏迷时候,日理万机的杨国忠也是时常过来陪伴,抹一把老泪,今日一早杨苏醒前也过来看望过,在接到宫内来人的急传旨意后才离去。

“哦,是这样……”杨应了声,还来不及再问什么,一阵喧闹声及杂乱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看似有一群人往这边来了。

“四公子,老爷来看你了!”不知哪个下人禀报的声音随即传来!

第三章将死无葬身之地

第三章将死无葬身之地

杨国忠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走进了杨的房间。

“孩儿见过父亲!”因为残留着前身的许多记忆,在看到杨国忠进来后,杨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很自然地上前作礼问候。杨国忠能在这个时候回来,并过来看他,他当然非常高兴。

许多事可以直接和杨国忠说了,他在琢磨着怎么说不会让杨国忠觉得有太多的异样。

长于南方的他后世时候习惯叫“爸爸”,感觉爸爸是个最亲密的称呼,相比较父亲就觉得生份了多了,没那种特别的亲情感觉,对杨国忠叫一声父亲也不觉得非常不自然。

当然他这是“认贼作父”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他穿越到杨国忠儿子的身上呢!

“儿,你终于醒过来了,为父不知道有多高兴!”急步进屋的杨国忠,看到杨已经苏醒过来,并起身站着向他行礼,不知道有多高兴。

最钟爱的小儿子,因为意外受伤后昏迷了两天,虽然宫中太医说不会有性命之忧,但忙着朝事的杨国忠依然很担心。今日晨起后,看到杨有苏醒的迹象,很想一直陪着,等杨醒过来,但宫来传召,皇帝让他火速进宫,他也不敢耽搁,马上进宫去了。朝事议完了,事儿布置停当后,他也就回府了,在得下人禀报说杨已经苏醒过,立即就过来看望了。

四天前,应他一力所陈,朝廷已经下令让哥舒翰倾潼关所有兵力出击,今日一早有消息传来,哥舒翰与贼军接触后,贼兵不支败走,哥舒翰率军追击中。自觉这举措可以达到自己一箭双雕效果的杨国忠,心里有点乐颠颠,再听杨又苏醒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因此言语上流露出格外的关爱!

“多谢父亲的关爱,孩儿已经没事了,前些日子昏睡不醒只不过因为头受了重击的原因,并未曾受到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