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苍穹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风暴雨也被《易经》之力裹挟,化作万千风刀雨剑,反而卷杀向纣王军队。

牧野之上,血流漂杵。

最后,十七位妖王被斩杀、十一位蛮王也只逃出了两位,妲己不知所踪,纣王于鹿台自|焚而死,周朝得以建立,姬发自称武王,追尊姬昌为文王。

周朝建立后,分为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阶段,无数杰出之士苦研《易经》,并结合诸多古圣先圣事迹加以体悟,创造出许多圣道流派与宗门。

儒家儒士、兵家兵士、法家刑士、名家辩士、墨家游士、道家术士、医家医士、农家农士、杂家杂士、纵横家策士、阴阳家易士……士子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此过程中,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兵家孙子、墨家墨子、纵横家鬼谷子等等一大批圣人、亚圣、半圣不断涌现,他们不仅著书立说,游历四方,广收门徒,传道授业,还创办了曲阜书院、墨家离宫等一批圣学之地,圣道学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直到战国末年,兵圣秦无道联手兵家与法家,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霸秦帝国,自认功盖古今,称“千古第一始皇帝”。地球上古中国的嬴政没有出现,历史开始有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变化。

始皇帝秦无道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先灭号称汇聚天下士子及圣者的“稷下学宫”,后又搜尽世间兵器铸十二座金人镇于都城,以彰显功绩威慑各方,之后更是焚《诗经》《尚书》,坑杀术士,天下震动。

有与人族交好的东海龙族大圣痛惜《诗经》《尚书》被毁,圣道遭受重创,以万里雷音责问始皇帝。

始皇帝开始时不发一言,继而被喋喋不休的龙族大圣所激怒,提起御笔御纸亲书《黄帝阴符经》中兵家圣言一道:“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并将圣言扔向东海。

============

【注】:“焚书坑儒”在《史记》中的记载是“焚《诗》《书》,坑术士”,而非焚毁天下之书、坑杀天下儒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否真有其事在史学界也存有较大争议。书中据此作了发挥。

第9章 圣纪(下)

圣言御旨闪电而至东海,高悬于天,金光大放如烈阳,东海之水翻起惊天巨浪,随后沸腾七日七夜不止,琉璃龙宫震塌,无数水族妖民被烫伤。

龙族大圣震怒,亲点三千水族大妖,扯起漫天乌云,脚踏滔滔洪水,欲水淹秦皇宫以问罪。

始皇帝无动于衷,抛出随身携带的传国玉玺,汇聚无尽天地源力,化为通天大印,一下便将龙族大圣镇死。随后烹食龙肉,抽龙骨建万里长城,并将三千大妖镇压于三千座烽火台之下,永世守卫霸秦国土。

一时间,四海各族皆惊惧,各大圣道流派宗门为避祸乱由显而隐,销声匿迹。

秦传二世,天下大乱。

农家农士刘邦子依靠一只农人组成的小部队,收三十六路反军,灭西楚霸王等各方豪强,建立强盛的云汉帝国,并以建国救民之功德入圣,乘螭龙而升天。

和地球不同的是,终云汉一朝,既没有“罢黜百家”,也没有“独尊儒术”,而是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圣道得以缓慢恢复。

在此过程中,除了帮助刘邦子建立云汉帝国的儒圣、兵圣、策圣等之外,还涌现出了无数杰出士子,其中更有十七岁便独领一只孤军横扫西域诸国、纵横黄沙大漠的天之骄子。

无数年后,天下再次陷入纷乱。

一直到本朝太宗皇帝唐舜尧以天纵之资,率凌烟阁二十四圣征战四方,建大唐帝国,才又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年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大唐帝国建国之初,便设有翰林院,供奉百家士子。

天下平定以后,太宗皇帝与当世诸圣达成协议,建“圣道院”,广修圣道官学,大开方便之门,鼓励“平民入士、士子求圣”,弘扬圣道。

之后,帝国又设立“开科取士”制度,选拔八方士子、百家英才帮助治理国家,太宗皇帝更是在一次科举之后豪情万丈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时间,帝国海清河晏、百废俱兴、盛世降临、八方来朝。

再之后,太宗驾九鸾帝辇升天,号“文武圣皇帝”,皇太子即位称帝,大赦天下,随后又因身体长期病痛,特许皇后垂帘听政,民间称之为“二圣临朝”。

这些,就是简青书从《圣纪》的记录中得到的信息。

因为圣痕大陆的人们寿命更加绵长,因此除了朝代更替和存活的时间不同之外,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和重大事件不仅与地球上古中国基本重合,就连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地名都一模一样。

按《圣纪》最后的描述,它最初由圣道院第一任掌院所著,后续历任掌院需要每隔五十年进行修订,将重大事件补录其中,再进行誊抄颁行于天下圣庙,其最新一次修订是在四十年前,由当今圣道院掌院、人称“宗相”谈一笑的谈圣人完成。

所以除了最近四十年的大事,圣痕大陆和圣道发展的情况简青书基本上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圣人们的事迹,也确实让他感概万千、热血沸腾。

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见李纲将《圣纪》卷起放回原处,之后对着铜香炉和檀木架之后的玉璧鞠躬三下,高声道:“古圣定鼎天地,先圣驱妖逐魔,诸圣倡大圣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