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犬传·壹:妖刀村雨》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宠信佞臣的管领们。于是便在一百三十一回之后的后篇,安排了对管领之战,通过这个战斗,使施仁政的里见将军得胜,从而得以驱除邪恶,使好人得势,实现了作者的理想世界,这大概便是马琴的最大隐微,也是这部小说的寓意之所在。
《八犬传》产生在大约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初,因受时代的限制,如以现代文学的观点.自然可挑剔出不少缺点。就其主要者而言,在结构上由于在二十八年的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敷衍延伸,自第八辑之后,在章回的设计上,大有滚雪球之势,从这点就可说明其结构并非十分严谨的。在思想内容上除宣扬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佛教的因果观为中心的劝惩思想之外,也夹杂了某些怪诞、迷信,这些都是可以历史地予以评价的。在文字叙述上马琴虽然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地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过分求细求全,显得有些过于冗长。在人物描写上因为想把八犬士写成完美无缺体现仁义八行的完人,所以在人物性格上写得不像《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那么栩栩如生,反而觉得坏人写得很生动。在故事情节上也总是好人得救,坏人最后遭殃,而与现代小说是大相径庭的。总之,《八犬传》这部巨著并非白璧无瑕,但瑕不掩瑜,它无疑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惩恶劝善的小说,无论在日本或是在中国,都是自古有之,并非始自马琴,但却没有马琴看得那么重。他说:稗史小说的些许可看处,即在于劝惩。劝惩失正则徒致诲淫导欲。他在二十多年间孜孜不倦地动笔戏墨,就是欲以惩恶劝善教育那些愚执之妇孺翁媪,而成为他们渡过迷津之善筏。所以惩恶劝善无疑是马琴稗史小说的精髓。时代不同,善恶之标准自然亦各异。但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中,人们总是希望前者能够战胜后者,即使在今天也不难在戏剧或小说中找到劝惩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马琴的创作精神不是依然存在吗?
这次把《八犬传》翻译过来介绍给我国读者,是因为这部巨著是模仿我国的《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所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小说,不仅从其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到不少模仿的痕迹,而且大量引用了中国的故事典籍,有浓厚的中国趣味。它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日本小说,可以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我们读了不仅感到格外亲切,同时对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在海外所产生的影响,而感到自豪。另外日本人民之善于移植外国的东西使之化为己有,这种引进消化的学习精神,也是我们很好的借鉴。它不仅来自近代,而是从古代就早已得到发扬光大,所以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此译本根据1910年日本国民文库版四卷本译出,同时也参照了1990年岩波书店文库版十卷本。译文中〔〕 内是原文夹注。因这部书尚无日语现代语译本和注释本可供参考,所以译文中的误译之处,希予以指正。
李树果

《八犬传》序
初,里见氏之兴于安房也,德谊以率众,英略以摧坚。平吞二总,传之于十世。威服八州,良为百将冠。当是时,有勇臣八人,各以犬为姓,因称之八犬士。虽其贤不如虞舜八元,忠魂义胆,宜与楠家八臣同年谈也。惜哉载笔者希于当时,唯坊间军记及槙氏字考,仅足识其姓名,至今无由见其颠末。予尝憾之,敢欲攻残珪。自是常畋猎旧记不已,然犹无有考据。一日低迷思寝,之际,有客自南总来,语次及八犬士事实。其说与军记所传者不同。敲之则曰:曾出于里老口碑,敢请主人识之。予日:诺,吾将广异闻。客喜而退。予送之于柴门下,有卧狗在门旁。予忙乎踏其尾,苦声倏发于足下。愕然觉来,则南柯一梦也。回头览四下,茅茨无客,柴门无狗吠。言熟思客谈,虽梦寐不可舍,且录之。既而忘失过半,莫奈之何。窃取唐山故事撮合以缀之。如源礼部辨龙,根于王丹麓《龙经》。如灵鸽传书于泷城,拟张九龄“飞奴”。如伏姬嫁八房,仿高辛氏以其女妻槃瓠。其他不遑毛举。数月而草五卷,仅述其滥觞,未创八士列传。虽然,书肆豪夺登诸梨枣,刻成又乞其书名。予漫然不敢辞,即以八犬士传命之。
文化十一年甲戌秋九月十九日。洗笔于著作堂下紫鸳池。
蓑笠陈人解撰
世称之为八犬士者,则为犬山道节〔乳名道松〕 、犬冢信乃〔乳名志之〕 、犬坂上野〔乳名毛野〕 、犬饲见八〔乳名玄吉〕 、犬川庄助、犬江亲兵卫〔乳名真平〕 、犬村大角〔乳名角太郎〕 、犬田汶吾〔乳名小文吾〕 也。其名略见之于军记,然始终不详其本贯,实乃憾事。故仿唐山高辛氏之皇女嫁槃瓠〔犬之名〕 之故事,撰写是篇《八犬传》小说,推因说果,以警醒妇孺。
初辑五卷,叙里见氏之起于安房,亦为模拟唐山演义中之情节,与军记乃大同小异。且以狂言绮语,或间有俗语俚谚,谐而缀之,以玩物视之可也。
此书之第八回,从堀内藏人贞行于犬悬里获雏犬始,至第十回,义实之女伏姬进入富山,乃全传之开端。然其首尾俱全,完整无缺。至二、三辑,为八人各自之列传。拟于每年春续出一辑,全书完稿始需时二三年。
蓑笠陈人再识

第一回 季基遗训死节 白龙挟云归南
京都将军,镰仓副将,武威大衰,刚愎自用,致使群雄拥兵自立而进入战国时代。靖和天皇的后裔、源氏的正支、原镇守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