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之道》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饰金锭等等,实在觉得没意思,于是直接往皇帝皇后所在的上位爬,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叫道:“爹爹,娘娘……”
  皇帝好笑地起了身,将宁宁抱回了抓周的垫席边去,指着上面的东西让宁宁抓,宁宁不为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所动,又抓住了皇帝的皇袍下摆,抱住他的腿,大叫道:“爹爹……爹爹……”
  于是所有人都应景地笑了,静安长公主还说:“皇兄,宁宁这是不舍得您呢。”
  皇帝将宁宁抱了起来:“朕的乖女儿呀。”
  语气里的宠溺,即使他当年刚出生的长子也没有享受过。
  宁宁爱娇地将脸埋到皇帝陛下的颈子边。
  那种软软的感觉,让皇帝陛下这一刻心都要软得化掉了。
  

☆、第 2 章

  第二章
  皇后所生的长宁公主受皇帝陛下宠爱的事情,不仅宫里人人皆知,宫外的那些大家族里,也不断流传着皇帝对小公主的极尽宠爱之事。
  本来因皇后渐渐受到皇帝冷落而门庭不若以前光鲜的国丈楚家,也比以前要热闹了几分。
  甚至连街头巷尾,也在流传关于长宁公主的事。
  说得最多的便是长宁公主乃是福星降世,甚至将她出生那日祥云满天也拿来不断附和这个说法。
  当然,也有人在家里说着并不好听的话。
  杨家的宅院里,就有人说:“宫里生的公主,也有十几个了吧,养活的,长到十岁上的,至今只有三位,这位长宁公主,还不知道能不能长成呢。”
  不光是杨家有这种话,连皇后娘娘都担心女儿会出事,毕竟她已经夭折过两个孩子了,虽然难过,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所以对宁宁,她养得非常小心,而且几乎不让外人接触她,除了大的节庆日子,便不让她出慈元宫。
  宁宁已经长到一岁零六个月了,她可以不让人搀扶着走路,还会说不少词语,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虽然她很少说话,但每一句话都非常准备,所以在大家的心里,她已经被定为一个神童一样的小孩子。
  皇帝陛下更是几乎每天都到慈元宫来,即便不用饭,只是抱着女儿坐一坐也好。
  宁宁的乖巧聪慧,让他爱不释手,甚至当着皇后的面说:“所幸宁儿不是男儿。”
  这话很有深意,要是宁宁是男儿,说不得他会因为更宠她而威胁现在太子的地位。
  但即使宁宁不是男儿,皇后也听出了他这话里的潜台词,他是觉得太子顾世旻太过平庸了吗。
  虽然皇帝这般说,但皇后并不希望太子在这个时候太过聪明进取,皇帝正值盛年,太子就太过优秀步步紧逼,以史为鉴,这可不是好事。
  再说,皇帝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人,所以皇后宁愿太子平庸。
  宁宁听出了皇帝的话里的潜台词,当即就咿咿呀呀地叫他,又将脸埋在他怀里蹭来蹭去,惹得皇帝哈哈笑起来,自然就将刚才的话题抛诸脑后了,也免了皇后答他。
  这时已经临近新春,天气早就冷下来了,这几日更是下了雪。
  为了节约,慈元宫里没有烧地龙,只是烧了暖炉。
  皇后经过一年多的将养调理,身子总算好多了,她抱着穿得厚厚的宁宁坐在榻上,宁宁从她的怀里探着身子盯着窗户看,窗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窗户纸糊得有些厚,透光并不是很好,但因窗户朝南,外面又有积雪的反光,倒是明亮的。
  宁宁对皇后说:“母后,雪。”
  皇后将她搂紧,又摸了摸她戴着帽子的头,说:“是呀,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只是这么大的雪,你太子哥哥怕是又要在路上多耽搁几日了。”
  宁宁已经知道,太子在回京的路上了,她的母亲因为这事这些日子都挺高兴。
  他们周国和西梁的战争僵持不下,皇帝不高兴,觉得太子督战不力,不过看太子在前线督战了一年多时间,兢兢业业,甚至连侍妾都没带一个,儿媳妇见他每次都满脸愁绪,他便好心让太子回京了。
  宁宁便也说道:“太子哥哥。”
  皇后笑着说:“宁宁也想太子哥哥是不是,哎,你出生后还没有见过他呢。”
  一会儿,女官秋元娘就进来说:“国丈大人马上就到了。”
  皇后将宁宁放在榻上,抚了抚身上的衣裳,又扶了扶头上的发钗,问道:“可还好?”
  秋元娘说:“娘娘气色不错,挺好。”
  宁宁也盯着皇后看,皇后已经四十岁了,因为生过四个孩子,又在生宁宁的时候伤了元气,所以一直气色就不大好,已经有些显老了,不过她此时化了妆,又因太子回京之事而心情愉悦,看起来便还不错。
  加上她身为中宫的雍容和气度,一身端庄华贵的皇后便服,即使头上没有插太多珠翠,其身份带来的气势,也无人可以比拟。
  宁宁看着已经开始显老的母亲,心里有些伤感,便从旁边爬回了皇后的怀里去,皇后很高兴女儿粘自己,就又将她抱在了怀里。
  宁宁到这里来后,一直就没有太多真实感,甚至觉得人生循环,不过如此,有种要大彻大悟想在以后遁入空门的感觉。
  只有在皇后的跟前,她才有一种归属,因为她是从皇后的肚子里出来的。
  不一会儿,厚厚的门帘子被打起来了,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看到皇后,便要下跪。
  皇后将宁宁放到一边,已经起身去将他扶住了,说:“父亲,免礼吧。”
  老人说道:“臣给皇后娘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