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杀局Ⅲ:长安乱》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李世民身子前倾,紧盯着萧君默:“那你拿到了吗?”
  萧君默迎着皇帝灼热的目光:“是的,微臣拿到了,否则岂有颜面来见陛?下?”
  之前的几个月里,萧君默已经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想得很透彻了。他知道,自己回到长安后,必将面临错综复杂、凶险异常的局面,要解决的问题势必一个比一个棘手,要对付的势力也将一个比一个强大。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先取得皇帝的绝对信任,进而掌握必要的权力,否则在长安这个龙潭虎穴便什么都玩不转。而要取得皇帝信任,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无疑就是把皇帝梦寐以求、志在必得的《兰亭序》主动献出去!
  如此,皇帝才会真正对他既往不咎。
  说到底,皇帝恨他的原因并不在于他劫走了辩才父女,而是在于辩才一跑,寻找《兰亭序》真迹的线索便断了。如今他既然主动献上《兰亭序》,那么皇帝非但可以无视他此前的罪行,反而要给他记一大功。
  此刻,李世民已经情不自禁地从御榻上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喜出望外的光芒:“《兰亭序》现在何处?”
  “回陛下,微臣方才入宫时,已经将真迹交给了李大将军,由他暂为保管,陛下随时可以取来御览。”
  “好,很好!”李世民龙颜大悦,“萧爱卿,平身吧,你为我大唐社稷立下了两桩大功,朕要重重赏你!”
  萧君默站了起来:“谢陛下!但微臣只求将功赎罪,不敢期望奖赏。”
  “这些客气话就不必说了。朕向来赏罚严明,这你也知道。”李世民重新坐回御榻,“当然,在奖赏之前,朕还是有些话想问问你。”
  “请陛下明示。”
  “朕很好奇,你当初是出于什么动机劫持辩才父女的?”
  萧君默一听,当即面露赧然之色:“回陛下,说来惭愧。微臣当初奉旨前往伊阙捉拿辩才时,便对其女……对其女楚离桑生出了爱慕之情,回朝之后依然无法忘怀。所以当楚离桑被陛下请入宫中之后,微臣便鬼迷了心窍,天天寝不安枕、食不知味,最后……最后为了儿女私情,才罔顾君恩,铤而走险,铸下了大错!”
  说完,萧君默便又跪了下去,一脸愧悔不已的表情。
  萧君默很清楚,要消除皇帝对他的疑虑,最好的办法便是拿儿女私情来当挡箭牌,何况他说的这些话,本来也是一部分实情。
  李世民呵呵一笑:“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看来萧卿也未能幸免啊!”
  “微臣万分惭愧,更不敢妄称英雄……”
  “行了行了,起来吧。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行差踏错在所难免,只要能吸取教训便可,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
  “谢陛下!”萧君默重新站起身来。
  “朕再问你,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才想为社稷立功以赎前罪?呢?”
  “回陛下,臣是逃出了江陵之后,才慢慢想通这件事的。”
  李世民看着他,又问:“那,辩才父女现在何处?”
  “微臣与辩才父女在越州取出《兰亭序》后,辩才说要去齐州拜访故友,于是我等便动身北上,不料在半路遭遇山贼打劫,辩才父女在打斗中与微臣失散,至今……至今下落不明。”
  “哦?这么巧?”李世民半信半疑,“若是未遇山贼,你原本又做何打算?”
  “微臣已决定取走《兰亭序》,回京向陛下自首请罪。”
  李世民若有所思:“照你这么说,你对那个楚离桑已经没有感情了?”
  萧君默故意迟疑了一下,道:“不瞒陛下,微臣对她的感情……并没有变。”
  “既然还钟情于她,你又为何舍得背弃她?”
  “因为微臣对我大唐社稷忠心未泯,终究不敢为儿女私情而忘却家国大义。”萧君默眼中闪射出真诚的光芒,“这也是微臣在逃亡路上经过冷静思考,又在内心经历一番天人交战之后,痛定思痛做出的抉择!”
  李世民显然感受到了他的真诚,遂不再疑心,转而问道:“你和辩才到江陵的目的,是不是去跟天刑盟的分舵接头?”
  “是。”
  “那你们总共找了几个分舵?”
  “三个。”
  “除了裴廷龙抓到的那个谢吉之外,另外两个分舵的人现在何处?”
  “回陛下,微臣离开江陵之后,便再没见过他们了,是故也无从知其下落。”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也罢,那你告诉朕,你和辩才找这三个分舵的目的是什?么?”“取回天刑盟的圣物‘三觞’。”
  “三觞?!”李世民不明所以,“三觞又是何物?”
  时至今日,曾是天刑盟核心机密的“三觞”已然没有了保密的价值,所以萧君默便将三觞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对皇帝做了解释,包括王羲之那句“三觞解天刑”所隐含的深意,也对皇帝做了详细说明。当然,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提及盟印“天刑之觞”。
  李世民恍然大悟,不禁笑道:“几百年来,无数士人读过王羲之在兰亭会上所作的这首五言,可又有谁能想到,‘三觞解天刑’这五个字中,竟然隐藏着这么深的玄机!”
  “是的陛下,微臣对此也深感震惊。”
  “照此看来,天刑盟的所有秘密,应该都藏在《兰亭序》真迹中了吧?”
  “是,想必定是如此。”
  “想必?”李世民目光狐疑,“你拿到《兰亭序》真迹后,就没有仔细做一番研究?”
  “陛下圣明,微臣确实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