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分类: qsxs
,乔装打扮一番。虽然他只有十五岁,但身材高大,穿着李儒的衣服倒也合适。
他又从李儒身上拿到董卓的令牌,又摸出些钱币。
临走之前,他扫视了一眼躺在地上的生母何太后、李儒和被李儒杀害的宫女和宦官,叹了一口气,带着唐姬离开了。
他每次穿过宫门,便将董卓的令牌拿出来,对守卫说道:“奉董相国之命,出宫办事。”
董卓乃是当今的权臣,手下二十万西凉军就屯于洛阳周边,连皇帝都被他换了,可谓权倾朝野。谁又有胆量敢拦他的人?
刘辩拿着他的令牌,打着他的旗号,顺利来到北军军营。
越骑校尉伍孚正在营中练兵,听说董卓派人找他的消息,心中十万个不爽。
伍孚,字德瑜,乃是一个豪气万丈的忠臣义士,根本看不惯董卓的卑劣行径。
他有心不去理会,却又碍于董卓的权势,不想落人口实。
伍孚来到越骑军大帐,见到董卓的两个使者,态度强硬地问道:“不知相国找本将有何事?”
刘辩听到伍俘强硬的语气,不怒反笑,他转过头,对伍孚说道:“伍校尉,你可识得我?”
“末将伍孚,拜见陛下。”伍孚见来人竟是被董卓废黜为弘农王的刘辩,当即跪拜。刘辩在位时,并未有任何过失,董卓却将他废黜。所以伍孚依然称刘辩为陛下。
刘辩扶起跪在地上的伍孚,跟他讲述董卓让李儒对他做的事情,“伍校尉请起,我实在是有求于……”
伍孚听罢,气得七窍生烟,嚷着要去杀了董卓。刘辩赶紧捂住伍孚的嘴,对他说道:“董卓身边有吕布,常人莫近。还望伍校尉送我出城。”
伍孚当即会意,跪在刘辩身前:“末将定会尽全力护陛下周全。”
第2章 逃出洛阳
越骑校尉乃是禁军北军五校尉之一,手下有司马一人,军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兵七百人,皆为装备精良的骑兵。
伍孚点齐兵马,军吏只带了司马和七位屯长,都是他信得过的人。
他又从营中给刘辩和唐姬牵来一匹战马,扶两人上马,让他们跟在队伍中。
随后,他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往洛阳城门进发。
他们手中有董卓的令牌,顺利地出了洛阳城。
与此同时,吕布奉董卓之命到未央宫结果刘辩。他将方天画戟杵在地上,看着地上光着身子,面容扭曲,早已没了呼吸的李儒,冷笑道:“这弘农王什么时候有这般能耐了?”
然后,他带着人到附近的宫殿搜寻,仔细盘问各处的守卫。
最终,所有情报汇总在一起,他得出一个结论:弘农王和王妃往北军军营方向去了。
他对身后的侍卫说道:“你们回去禀报义父,我去一趟北军军营。”
吕布来到北军军营,查探到刘辩带着董卓的令牌调越骑校尉部出了军营,应该是出城了。
然后他骑着马依次走访洛阳城的十二个城门,雍门守城士兵汇报:“越骑校尉伍孚带着相国的令牌,出城去了。如今已经走了一个时辰。”
越骑校尉部都是骑兵,吕布已经追赶不上,他只好先回宫向董卓汇报。
……
伍孚带着骑兵疾驰,行了一个时辰,才命令队伍停下。然后他召集手下的司马和屯长到刘辩身边,将实情告知众人。
之前刘辩一直低着头,众人没有认出他。如今仔细一瞧,却是认出他来,齐齐跪下,高呼:“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护陛下周全。”
“诸位快快请起,当今只有一个陛下,我只是弘农王。”刘辩对于众人的反应十分满意,他将他们一一扶起,以示亲近。
众人都是伍俘的老部下,跟他一个脾气,自然是勇壮好义的一类。众人知道他们出了洛阳城,就算是叛出了洛阳。刘辩非昏庸之主,众人当即宣誓向他效忠。
“王上,如今我们该往哪里去?”伍孚抚着他的胡须问道。
其实,刘辩逃出来这一路都在思考下一步何去何从。
他心中有三个方案。
第一,投往荆州南阳郡,本朝世祖、位面之子刘秀起于南阳郡,那里刘氏宗族众多,应该会收留自己。但南阳此时由袁术把持,他天性骄肆,在历史上曾自立为王,不可轻信。
第二,投往扬州会稽郡,唐姬的父亲唐瑁正是会稽太守,应该会收留他,他甚至还有可能获得一郡之兵。但会稽远在扬州,一路波折。
第三,前往封地弘农国,只是那里现在被董卓手下中郎将董越和段煨等人镇守,想要夺回封地并不容易,但善用董卓的令牌或许可以得一城休整。
他认为凡事求人不如靠自己。两郡并不一定能容下他,还不如去弘农国试一试。
他将三个方案跟众将讲明,陈明利弊,然后说道:“我要夺回封国,不知诸位是否愿意同往?”
“末将愿往。”众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心中对他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弘农国在河南尹西侧,众人出了洛阳县,经过河南县和谷城县,再穿过函谷关,就到了弘农国。
众人又一路向西,直奔弘农国的治所弘农县。
他又从李儒身上拿到董卓的令牌,又摸出些钱币。
临走之前,他扫视了一眼躺在地上的生母何太后、李儒和被李儒杀害的宫女和宦官,叹了一口气,带着唐姬离开了。
他每次穿过宫门,便将董卓的令牌拿出来,对守卫说道:“奉董相国之命,出宫办事。”
董卓乃是当今的权臣,手下二十万西凉军就屯于洛阳周边,连皇帝都被他换了,可谓权倾朝野。谁又有胆量敢拦他的人?
刘辩拿着他的令牌,打着他的旗号,顺利来到北军军营。
越骑校尉伍孚正在营中练兵,听说董卓派人找他的消息,心中十万个不爽。
伍孚,字德瑜,乃是一个豪气万丈的忠臣义士,根本看不惯董卓的卑劣行径。
他有心不去理会,却又碍于董卓的权势,不想落人口实。
伍孚来到越骑军大帐,见到董卓的两个使者,态度强硬地问道:“不知相国找本将有何事?”
刘辩听到伍俘强硬的语气,不怒反笑,他转过头,对伍孚说道:“伍校尉,你可识得我?”
“末将伍孚,拜见陛下。”伍孚见来人竟是被董卓废黜为弘农王的刘辩,当即跪拜。刘辩在位时,并未有任何过失,董卓却将他废黜。所以伍孚依然称刘辩为陛下。
刘辩扶起跪在地上的伍孚,跟他讲述董卓让李儒对他做的事情,“伍校尉请起,我实在是有求于……”
伍孚听罢,气得七窍生烟,嚷着要去杀了董卓。刘辩赶紧捂住伍孚的嘴,对他说道:“董卓身边有吕布,常人莫近。还望伍校尉送我出城。”
伍孚当即会意,跪在刘辩身前:“末将定会尽全力护陛下周全。”
第2章 逃出洛阳
越骑校尉乃是禁军北军五校尉之一,手下有司马一人,军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兵七百人,皆为装备精良的骑兵。
伍孚点齐兵马,军吏只带了司马和七位屯长,都是他信得过的人。
他又从营中给刘辩和唐姬牵来一匹战马,扶两人上马,让他们跟在队伍中。
随后,他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往洛阳城门进发。
他们手中有董卓的令牌,顺利地出了洛阳城。
与此同时,吕布奉董卓之命到未央宫结果刘辩。他将方天画戟杵在地上,看着地上光着身子,面容扭曲,早已没了呼吸的李儒,冷笑道:“这弘农王什么时候有这般能耐了?”
然后,他带着人到附近的宫殿搜寻,仔细盘问各处的守卫。
最终,所有情报汇总在一起,他得出一个结论:弘农王和王妃往北军军营方向去了。
他对身后的侍卫说道:“你们回去禀报义父,我去一趟北军军营。”
吕布来到北军军营,查探到刘辩带着董卓的令牌调越骑校尉部出了军营,应该是出城了。
然后他骑着马依次走访洛阳城的十二个城门,雍门守城士兵汇报:“越骑校尉伍孚带着相国的令牌,出城去了。如今已经走了一个时辰。”
越骑校尉部都是骑兵,吕布已经追赶不上,他只好先回宫向董卓汇报。
……
伍孚带着骑兵疾驰,行了一个时辰,才命令队伍停下。然后他召集手下的司马和屯长到刘辩身边,将实情告知众人。
之前刘辩一直低着头,众人没有认出他。如今仔细一瞧,却是认出他来,齐齐跪下,高呼:“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护陛下周全。”
“诸位快快请起,当今只有一个陛下,我只是弘农王。”刘辩对于众人的反应十分满意,他将他们一一扶起,以示亲近。
众人都是伍俘的老部下,跟他一个脾气,自然是勇壮好义的一类。众人知道他们出了洛阳城,就算是叛出了洛阳。刘辩非昏庸之主,众人当即宣誓向他效忠。
“王上,如今我们该往哪里去?”伍孚抚着他的胡须问道。
其实,刘辩逃出来这一路都在思考下一步何去何从。
他心中有三个方案。
第一,投往荆州南阳郡,本朝世祖、位面之子刘秀起于南阳郡,那里刘氏宗族众多,应该会收留自己。但南阳此时由袁术把持,他天性骄肆,在历史上曾自立为王,不可轻信。
第二,投往扬州会稽郡,唐姬的父亲唐瑁正是会稽太守,应该会收留他,他甚至还有可能获得一郡之兵。但会稽远在扬州,一路波折。
第三,前往封地弘农国,只是那里现在被董卓手下中郎将董越和段煨等人镇守,想要夺回封地并不容易,但善用董卓的令牌或许可以得一城休整。
他认为凡事求人不如靠自己。两郡并不一定能容下他,还不如去弘农国试一试。
他将三个方案跟众将讲明,陈明利弊,然后说道:“我要夺回封国,不知诸位是否愿意同往?”
“末将愿往。”众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心中对他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弘农国在河南尹西侧,众人出了洛阳县,经过河南县和谷城县,再穿过函谷关,就到了弘农国。
众人又一路向西,直奔弘农国的治所弘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