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暮色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老人们闲适演奏的场景。
  古城在正午醒了过来。
  店家忙碌着往街上洒水降尘;
  铁锅打开,白气蒸腾,炖着的大骨头羊肉咕咕作响;
  铜铃声传来,住在古城外的跟团游客们进来了。
  这鲜活旺盛、有别于大城市的生机让斯野放松下来。
  他避开观光骆驼和马,朝地图所指引的,一条适合“出大片”的巷子走去。
  医生建议他旅游散心。
  但他这趟出来,也不全是为了散心。
  否则也不会选择喀什。
  这里有他眼界之外的艺术,天地赋予的恢弘色彩。
  他想看看,走这一趟,会不会有意外的收获。
  圈子里的人都觉得他垮了,他确实病得很严重,但从头至尾,他没有放弃过自己。
  那条巷子似乎在举办什么活动,比老茶馆门口还热闹。
  斯野凑近看了看,原来是几家民宿合搞了个摄影大赛。
  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年轻男女在黄墙彩绘间载歌载舞,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笑容。
  年纪稍长的则围坐一圈,手持民族乐器为他们伴奏。
  斯野被这气氛感染,立即打开单反,拍着拍着,听见熟悉的笛声。
  是鹰笛。
  即便在各种交汇的乐声中,鹰笛的辨识度也极高。
  斯野循着笛声走上一条石阶,又转了个弯,瞳孔轻轻收缩。
  挂着地毯,放满铜壶、果盘等拍摄道具的顶楼,靳哥正吹着一支鹰笛。
  两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女孩――此时斯野尚且分辨不出是哪个民族的服装――正在笛声中起舞,另一位男孩为她们伴舞。
  他们都很年轻,脸上的笑容有一丝羞涩,眼中却有希冀的光。
  在这民族风格浓厚的顶楼,靳哥是唯一穿着黑T与迷彩裤的,明明格格不入,却像与周遭浑然一体。
  他就是那笛声。
  孤独,高远,护佑着听见笛声的人。
  斯野定定看着靳哥,当靳哥的视线转过来时,他已经无从躲藏。
  笛声停下,起舞的三人也随着靳哥的目光看过来。
  两位女孩像是被打搅了,齐齐躲在男孩身后。
  斯野尴尬道:“抱歉,我听见鹰笛,很……好听,就过来看看。打搅你们了。”
  靳哥摇头,“没事。”
  斯野知道应该立即离开,但内心又不大想走。
  他们是靳哥的朋友吗?
  靳哥说今明两天有事,就是参加摄影大赛?
  两位女孩虽然胆小,但眼神很友善,她们小声与靳哥说话,斯野听不懂,觉得和这几天听过的维语不大相同。
  靳哥走过来,在单反上扫一眼,“来拍照?”
  斯野马上点头,“随便逛逛,看到这里有摄影活动,就拍了不少。”
  “能给她们拍几张吗?”
  “嗯?可以吗?”
  “嗯。”
  斯野当然愿意,问有没有什么要求,靳哥说没有。
  斯野开始找角度时,他却又走近说:“她们很腼腆,你能引导她们一下吗?”
  斯野:“没问题!”
  他并非专业的摄影师,这趟嫌长枪短炮扛着累,只带了一台入门机出来。
  但客串一下摄影师也不是不行。
  如靳哥所说,她们果然很害羞。
  斯野尝试与她们搭话,但语言不通,她们只是羞涩地对他笑。
  但不久,斯野就找到了路子。
  她们的美是质朴而天然的,根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穿上精美的民族服装,她们无疑是雪山流云下的明珠。
  他唯一该做的,就是让她们适应镜头。
  靳哥再次吹起鹰笛。
  斯野忘我地投入。
  不知是他的外形对女孩来说很有亲和力,还是拍摄手法让人舒适,女孩们的拘谨消失了,大胆地展现着笑容和纯粹的美。
  拍摄结束,女孩们对斯野说了几句话。
  他看向靳哥。
  靳哥说:“她们说谢谢你,可以勇敢地去参赛了。”
  楼下的欢呼比刚才更加热烈。
  靳哥和女孩们又交流几句,听语气像是叮嘱。
  她们便和男孩一起下楼了。
  顶楼只剩下斯野和靳哥,斯野突然不知道干嘛,只好没话找话,“她们是你的……”
  “村里的小妹。”
  斯野想了想,“从塔县来?”
  “嗯。”
  斯野明白他们说的话为什么和维语不同了。
  住在塔县的多是塔吉克族,说的也是塔吉克语。
  他昨天先入为主以为靳哥有维族血统,现在看来,其实是塔吉克血统?
  “很多人从其他地方赶来参加活动吗?”
  “塔县、莎车、阿克陶……都有。”
  靳哥弯腰收拾地上的道具,“维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很多民族,汉族也会参加。”
  斯野说:“你留在喀什,是因为这个活动?”
  “嗯。她们第一次离开塔县,想参加,又胆小不安。”
  斯野记得女孩的眼神,胆怯与向往同在那双蓝色的眼睛里。
  就像高耸的雪山,与雪山脚下静默的冰湖。
  她们渴望来到更广阔的天地,又矛盾地退缩。
  所以靳哥才会留下来帮她们,而刚才他也帮到了这些女孩。
  她们在他的镜头下,变得自信了。
  斯野胸中畅快,忍不住用力呼吸一口,却被浮尘呛得直咳嗽。
  靳哥沉默而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