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特点。

可是,如果同意了这mén亲事,自己的那些社会理想、那些民主和科学的追求岂不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况且,对方到底长相如何,学识如何,自己是一点都不知晓,同这样一个毫无感情的异xìng生活一辈子,有何乐趣可言,更谈何幸福,这是自己万万不能接受的!

可是,亲事却迫在眉睫,究竟该怎么办呢?

公元1937年的这个秋夜,注定让乔向文一生难忘。

多少年后,无论在情报保卫战线,还是在一线带兵,无论是在山东、东北,还是在南方的临江,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常会想起鲁南的那个秋夜。

还有一个难忘的夜晚,那是在东北,在那座小城,文静把八年苦熬的情感向他倾诉,那时的震惊、感动,也是闭起眼就能想起。

路,是走出来的,人,是被bī出来的。

躺在netg上,毫无睡意,翻来覆去的想,却终是找不出答案,于是披衣下netg。竖起耳朵,听听,整个宅子里静悄悄的。

轻轻拉开了mén栓。

铺netg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村前参差不齐的杂树浸润在夜雾里,此刻渐渐黯淡,恍恍惚惚的。薄凉的夜和薄凉的1ù珠一样清冷。

月光印入池中时,虫声四起,鸣叫声音如清泠的溪水,顺着夜sè肆意流淌,从村南的水塘到村东头的黄土岗。这样的叫声,曾经陪伴他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象催眠曲一样,让向文的梦境又香又甜,可是此刻,却让他莫名地感到心烦。

眼前这安静的夜啊,多像一个大布袋,装着人类神秘的来路、今天和归宿。

向文仰望着夜空,慢慢踱着步。

在学校,除了常规的功课外,向文读了很多进步的书籍,外国的,本国的,普希金,奥斯托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鲁迅,郭沫若的小说、诗歌,他基本都反复阅读过。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巴金的“jī流”三部曲。

与主人公同悲泣,同兴奋,同沮丧,甚至于他能背出其间的许多段落。

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bī出嫁,都让向文看了几近窒息,忍无可忍,然而,代表社会进步和新生事物的觉慧,在新思chao的催动下,勇敢地打出了民主的大旗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大声地喊出了那句朴素的真理:

“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

七月,那场抗日游行,终于让向文找到了感觉。

记得那是卢沟桥事变爆的第二天。

夜半时分,上铺的同学高飞悄悄透1ù给了他一个消息,第二天济南几所学校部分师生组织反日游行,因为校方反对,所以只能偷偷跑出去,再重新集中,加入游行队伍。

“向文,你去不去?”高飞问。

“去!”他非常干脆,日寇欺人太甚,政fǔ消极抵抗,这亡国的日子还会远吗?

“好,人多力量大,那天亮我们分开出去,不要让老师知道。”高飞压低声音关照道。

第二天,他们到达永和广场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上千人,济南各个学校的都来了代表。

四周很多群众围观,指指点点,更多的人在为学生们担心,国民政fǔ一定会很快前来阻止镇压。

带头的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引导大家排好了队伍。

游行开始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反对华北特殊化!

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口号喊得人热血澎湃,大家挥着着拳头,表达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从趵突泉路到骊山路,就在快要走到省政fǔ的时候,情况出现了。

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拦住了前行的道路。

国民党济南市长得知学生举行抗日示威大游行,急忙调来大批军警,封锁了道路,既是迫于日本人的yín威,也是南京政fǔ的要求。

双方对峙着。

jī愤中,不知哪名同学拿了块石头,悄悄地砸了过去,一名士兵头上冒血,其余同学纷纷效仿,就地找到树枝石块,扔向荷枪实弹的士兵。

啪地一声,面对冲上来的学生,紧张的士兵队伍中有人开了枪。

为一名学生倒下了。

短暂的惊诧之后,游行队伍突然变得无所畏惧,大家义愤填膺地冲向了士兵的阵营。

本来只是警告xìng的,没想到真的出了人命,再一看这种场面,如果真的开枪,将来追究责任谁敢承担呢。

指挥官立即吩咐士兵们让路。

这一场搏斗,大长了学生们的志气。同学们高呼口号,勇敢地冲出了包围圈。

接着游行队伍继续出。同学们边喊口号,边抗日传单,一些同学还在人群多的地方,就地展开演讲。

队伍到达北大街时,看到日本yao店“东洋宝”,店面不大,店mén上方挂着非常醒目的日本广告画,大家群情jī奋,大喊着一窝蜂上去对着yao店一顿猛砸,转眼间就把店面给砸了,招牌也被撕得粉碎,吓得日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