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分类: qsxs
                    古装,衣着破旧,但浆洗得很干净,一看就是家境不好,但为了来这里做足了准备。
这是……家长送孩子上学吗?
少年们明显有点紧张,中年人看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站直了身体,还有一个矮个子拉了拉衣服下摆,让它更笔挺一点。
相比起他们的慎重,东张西望的许问似乎有点不太着调,中年人的目光从他身上扫过,微微皱了皱眉头。
那些人又奉承了一阵子,终于离开。走之前,他们各自拉了自家孩子仔细叮咛,也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走到许问面前跟他说话,让他听师傅的话,好好孝顺师傅,勤快点儿,眼里要有活。
许问茫然点头,那汉子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向师傅抱了抱拳,走了。
这鬼闹的……感觉好真实啊。
最后院子里只剩“师傅”和许问以及这几个少年。
师傅没直接跟他们说话,而是挥手叫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指着他说:“这是你们周师兄,你们以后听他说话,他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少年们纷纷行礼,许问下意识地跟着一起作了个揖。周师兄也不还礼,笑着对师傅说:“师傅,交给我,您尽管放心!”
师傅露出一丝笑意,点了点他,果然背着手走了。
周师兄恭敬地目送师傅离开,转过脸来就变得冰冰冷冷。
“你们几个,跟我来!”
作者的话
今天要出门办事,提前发一下
第7章 担水
周师兄把这些少年带到后院,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活计,让许问去担水,要把檐下的缸全部灌满。
微风习习,掠过皮肤时带来秋意的寒凉。许多信息进入他的脑海,他渐渐明白过来。
周围的一切都是真的。
荆承说他不会可以学,就果然把他送来学习了。
时空穿越?幻境?全息模拟?
那幢宅子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荆承又是什么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要解决的是眼前的事情。
周师兄安排去挑水的只有许问一个人,他提起缸边木桶,用扁担挑起来,想了想,去问师兄该到哪里打水。
可能是他的表情太木讷,师兄有点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告诉了他地点。
缸里的水是用来做活的,不是用来喝的,它也跟生活用水分开,需要到特定的泉眼里的去打。
许问努力记忆着周师兄说的地点,心里有点诧异。
木匠活计用的水……需要这么讲究吗?
他点点头,用扁担挑起两个木桶,摇摇晃晃地往外走。
他在城市里生城市里长,从来没用过扁担,现在第一次用竟然有模有样。这个身体仿佛天然有着这方面的记忆。
后院出去是座小山,泉水在山里。许问走上山道,往回看了一眼。
位于他身后的是一座古代的村庄,全部都是黑瓦白墙的平房,映着环绕的群山,看上去有几分秀丽。
他一边走,一边整理着脑子里涌入的信息。
现在他正位于一个古代木工作坊里,具体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他要在这里学习木工技艺,最终学成出师才算完成任务,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世界里。
就像他之前听到的那样,进了作坊不代表已经拜师了,古代想要学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半年里,他相当于“预备学徒”,需要通过师父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学徒,正式拜在祖师爷门下,成为这个木工作坊的一份子。
预备学徒要做的事情很多,大部分都是打杂做家务。就这,也是要托无数关系才能进来的。
泉水离山脚不远,走了约摸十分钟就走到了。
许问放下木桶,弯腰去打水,摇晃的水面上倒映出他模糊的面孔。
许问动作一停,打满水,就着水面倒影看了看现在的自己。
果不其然,他不再是现代那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农家少年。不过这张脸还是他自己的,他摸了把脸,渐渐就适应了。
在记忆里,他的确就是个农家子弟,家里排行第三,名字仍然叫许问,是村里长者取的。他出生的村子叫许家屯,跟这座小横村隔了一座山。
家里很穷,只有两亩薄田和七八亩山林,养几个孩子非常勉强。小横村的姚家工坊很出名,他家里托了关系,找了中保人把他送进来。
过去在家里的记忆黯淡而模糊,许问只记得几张愁苦的脸,总是皱着眉头。临走时,那个应该被他称之为父亲的人抽着旱烟跟他说,这是家里能给他找到的最好出路,以后学出来了有了出息,家里不图他啥;学不出来死在外面了,家里能给他做的也就是收个尸。
短短两句话,许问听到了深深的无奈,也明白了先前听说的“任打任骂”绝对没有半点水分。
在这个年代,师父对徒弟有着全部的人身所有权,拜师的时候更是要签下生死文书,从此生死再不跟家人相干。
即来之,则安之,虽然直到现在他也觉得一个人修那座宅子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既然荆承给了他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就好好学吧。
许问打完水,挑起扁担往山下走。
缸很大,是空的。两桶水倒进去,只盖了个浅浅的底。
许问默不吭声地拎起空桶,转身往回走。
两趟、三趟……
挑着水走山路绝不是轻松
                
                
                
                    这是……家长送孩子上学吗?
少年们明显有点紧张,中年人看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站直了身体,还有一个矮个子拉了拉衣服下摆,让它更笔挺一点。
相比起他们的慎重,东张西望的许问似乎有点不太着调,中年人的目光从他身上扫过,微微皱了皱眉头。
那些人又奉承了一阵子,终于离开。走之前,他们各自拉了自家孩子仔细叮咛,也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走到许问面前跟他说话,让他听师傅的话,好好孝顺师傅,勤快点儿,眼里要有活。
许问茫然点头,那汉子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向师傅抱了抱拳,走了。
这鬼闹的……感觉好真实啊。
最后院子里只剩“师傅”和许问以及这几个少年。
师傅没直接跟他们说话,而是挥手叫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指着他说:“这是你们周师兄,你们以后听他说话,他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少年们纷纷行礼,许问下意识地跟着一起作了个揖。周师兄也不还礼,笑着对师傅说:“师傅,交给我,您尽管放心!”
师傅露出一丝笑意,点了点他,果然背着手走了。
周师兄恭敬地目送师傅离开,转过脸来就变得冰冰冷冷。
“你们几个,跟我来!”
作者的话
今天要出门办事,提前发一下
第7章 担水
周师兄把这些少年带到后院,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活计,让许问去担水,要把檐下的缸全部灌满。
微风习习,掠过皮肤时带来秋意的寒凉。许多信息进入他的脑海,他渐渐明白过来。
周围的一切都是真的。
荆承说他不会可以学,就果然把他送来学习了。
时空穿越?幻境?全息模拟?
那幢宅子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荆承又是什么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要解决的是眼前的事情。
周师兄安排去挑水的只有许问一个人,他提起缸边木桶,用扁担挑起来,想了想,去问师兄该到哪里打水。
可能是他的表情太木讷,师兄有点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告诉了他地点。
缸里的水是用来做活的,不是用来喝的,它也跟生活用水分开,需要到特定的泉眼里的去打。
许问努力记忆着周师兄说的地点,心里有点诧异。
木匠活计用的水……需要这么讲究吗?
他点点头,用扁担挑起两个木桶,摇摇晃晃地往外走。
他在城市里生城市里长,从来没用过扁担,现在第一次用竟然有模有样。这个身体仿佛天然有着这方面的记忆。
后院出去是座小山,泉水在山里。许问走上山道,往回看了一眼。
位于他身后的是一座古代的村庄,全部都是黑瓦白墙的平房,映着环绕的群山,看上去有几分秀丽。
他一边走,一边整理着脑子里涌入的信息。
现在他正位于一个古代木工作坊里,具体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他要在这里学习木工技艺,最终学成出师才算完成任务,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世界里。
就像他之前听到的那样,进了作坊不代表已经拜师了,古代想要学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半年里,他相当于“预备学徒”,需要通过师父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学徒,正式拜在祖师爷门下,成为这个木工作坊的一份子。
预备学徒要做的事情很多,大部分都是打杂做家务。就这,也是要托无数关系才能进来的。
泉水离山脚不远,走了约摸十分钟就走到了。
许问放下木桶,弯腰去打水,摇晃的水面上倒映出他模糊的面孔。
许问动作一停,打满水,就着水面倒影看了看现在的自己。
果不其然,他不再是现代那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农家少年。不过这张脸还是他自己的,他摸了把脸,渐渐就适应了。
在记忆里,他的确就是个农家子弟,家里排行第三,名字仍然叫许问,是村里长者取的。他出生的村子叫许家屯,跟这座小横村隔了一座山。
家里很穷,只有两亩薄田和七八亩山林,养几个孩子非常勉强。小横村的姚家工坊很出名,他家里托了关系,找了中保人把他送进来。
过去在家里的记忆黯淡而模糊,许问只记得几张愁苦的脸,总是皱着眉头。临走时,那个应该被他称之为父亲的人抽着旱烟跟他说,这是家里能给他找到的最好出路,以后学出来了有了出息,家里不图他啥;学不出来死在外面了,家里能给他做的也就是收个尸。
短短两句话,许问听到了深深的无奈,也明白了先前听说的“任打任骂”绝对没有半点水分。
在这个年代,师父对徒弟有着全部的人身所有权,拜师的时候更是要签下生死文书,从此生死再不跟家人相干。
即来之,则安之,虽然直到现在他也觉得一个人修那座宅子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既然荆承给了他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就好好学吧。
许问打完水,挑起扁担往山下走。
缸很大,是空的。两桶水倒进去,只盖了个浅浅的底。
许问默不吭声地拎起空桶,转身往回走。
两趟、三趟……
挑着水走山路绝不是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