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1879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会忘记那种眼神。

因此当唯一爱着他的母亲因病去世,当斯拉克先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刘泽成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很快就选择了离开。不仅仅是离开北京,而是彻底离开中国,跟随着斯拉克来到自己母亲的祖国,来到这个前世如雷贯耳的城市——纽约。因为他明白,自己心中视为祖国的地方恐怕已经无法真正的接纳他了,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不行,哪怕在辛亥革命之后,普通国人对任何一个洋人都抱有深深的戒心,想要真正融入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在这里恐怕也摆脱不了私生子的阴影啊!”

想起老亨特拉尔那漠然的表情,刘泽成,不,应该说是约翰·亨特拉尔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遗憾。对于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拥有成年人思想的刘泽成很少在意过,但是母亲伊丽莎白的痛苦却成为他想要努力改变的根源!

约翰很清楚,伊丽莎白的痛苦有一大半就在老亨特拉尔的身上!

在约翰·亨特拉尔的记忆中,在两人独处的时候,除了耐心而固执的教会自己英语、德语、拉丁语和一些知识之外,可怜的女人总是会忍不住要提到自己早逝的母亲、舒适的房间、可爱的小狗菲娜,当然还有疼爱她的父亲老亨特拉尔先生。而每一次谈及老亨特拉尔先生,伊丽莎白最后总是会不自主的陷入到沉默之中,一个人静静的发呆,脸上的那种寂寞与痛苦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

约翰无意去追问什么真相,事实上,他对于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为什么会去到中国,为什么和外祖父十几年都没有联系等事情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所以没有反抗斯拉克先生的安排顺从的来到纽约,只是为了两个异常简单的目标,一个就是代替母亲重新获得外祖父的原谅,而另外一个,就是想要来这里找到自己的未来了。

是的,相比较于这个时代的北京而言,纽约恐怕要更适合约翰·亨特拉尔这幅皮囊下的刘泽成!

在北京到纽约这漫长的旅途中,约翰设想了各种可能性,为自己策划了好几条未来可能走的道路,然后又否定了几条,直到现在他依然没有最终下定决心,找到一个自己的方向。

不过首先被排除的,就是再次做一名医师。

前世的刘泽成,就是一名经验相当丰富的普外科医师。

按常理来说,约翰·亨特拉尔继续做一名医师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且有着领先一百多年的知识积累,只要运气不是太差的话,他必然可以在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约翰暂时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是因为这一世他有着更多的选择,比如说他可以做一名企业家,搭上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风车,成为工业大亨;再比如他还可以成为一名投资家,柯达、福特、通用电气等后世赫赫有名的巨头们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大名鼎鼎的摩根、洛克菲勒等超级财团现在也还没有达到他们的顶点,投资他们的股票就可以让约翰成为一方豪富。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发展的并不是他有多大的能力,而是有多么敏锐的目光和判断能力,这一点约翰相信未来几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人和他相提并论!

而另外一方面的话,自然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医学条件,根本就没有他这种“未来医师”的用武之地了!

一名“未来的”医师,尤其是一名外科医师,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支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台普通的阑尾炎手术,术前医师需要诊断结果的支持,术中医师需要各种外科器械、无菌物品、麻醉药剂的支持,而术后的话,医师需要的是抗感染药物和科学护理的支持!虽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阑尾炎手术,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想要保证病人的绝对安全,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事情。

而在这个时代,这些都只能是镜花水月而已。

约翰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在没有各种检查仪器,没有高效麻醉剂,没有抗生素,甚至未来那些“简单”手术设备的情况下,自己这个完全在“未来”医学条件下工作的普外科医师,根本就不可能适合现在的医疗环境!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医师们用什么药物,用什么去做手术!

更何况,恐怕任何一个外科医师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的这个时代,做手术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只要一想到在未来的病室里或者手术台上,将有无数人因为自己明知道解决方法,却无能为力的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死去,约翰·亨特拉尔就本能的排斥了这个想法。

他不允许接受这样的自己!

思维天马行空的发散着,就像是润滑油渐渐耗尽的机器一样,约翰的脑袋渐渐的有些木了。

恍惚之中,也不知道怎么的,约翰突然想起了下午在火车上看到的那张报纸,想起了那个在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然后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可是来到这个时代后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如果可能的话,过几天还是到现场去看一下吧……”

第五章 早餐

“得!得!”

低沉的敲门声传进了耳朵中,约翰·亨特拉尔用力的皱了皱眉头,然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先生,二十分钟后是早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