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t x t 0 2. c o m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十二月
作者:亚历山大·克鲁格/格哈德·里希特
内容简介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导演、德语文学最高奖毕希纳奖获得者亚历山大克鲁格 尚健在的最昂贵的艺术家、美术史传奇格哈德里希特 时间和积雪写就的无尽之书 关键词:时间、天意、雪、平衡、幸福之栈、光的脉络、冬之意志、至深处是寂凉 陈丹青、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 推荐阅读 2009 年的最后一天,在瑞士恩加丁,里希特和克鲁格共聚沃德山庄。里希特出生于1932年2月9日, 克鲁格的生日则是1932年2月14日,他们是同一代人,各自成长,却迈着相同的步伐凝视这个世纪。于是便有了这本共同写就之书。 本书所描写的十二月有两条彼此联系的主线:里希特令人沉思的严冬景象,克鲁格经历丰富的叙事文字。41幅图片、34段逐日记载的故事,外加余音绕梁的终曲,颠覆性的寓意和来自历史的启迪,让我们以少年般的好奇目光,重新审视这个积雪重重的月份。

12月1日,1941
冰风暴席卷莫斯科前线。
必须准备两支部队。这天下午将近五点,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在给参谋总部的电话里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付俄国佬的武器,而是如何克服这该死的天气。东线战场的这一切,德国屋檐下的人们无从体会。
工程师弗雷德·绍尔博士在钻研猛犸象的构造。他先前是西门子员工,现在任职于陆军兵器局研究部门。能否从猛犸象身上研发出一种新型坦克?它粗短厚重的庞大身躯有丰富的经验应付冻原(还有挟尘带土、永不止歇的酷寒东风,这样的环境在1941年已不复存在)。弗雷德·绍尔声称,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这野兽的躯干涌出,在其石柱般强壮的四肢中,温热了消耗过的凉血后,再流回上身。这是一条线索,若能研发出双循环的发动机(一个用来加热机器,另一个用来驱动),对付俄罗斯的寒冬就有了希望。然而,对这一年里的决定时刻而言,这项计划来得太晚。
1941年12月,时间的贫乏刻画了一切。

12月2日,1991
1991年全盘皆墨的冬天,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尚在克里姆林宫。离他两栋大楼以外的房间里还收藏着列宁的安乐椅,好好地罩着亚麻布。左手边,那些20年代的古董电话交换机依旧光可鉴人。
街头没有权力。权力在克里姆林宫的高墙里,是墙壁底下看不见的通讯管线和社交网络。在一个比如16人组成的领导班子身上,人们不会发现这些在墙壁里、在管线管道中暗潮涌动的权力。早该剥去墙皮:权力藏在墙坯里。当务之急是一次大扫荡,戈尔巴乔夫想,作为整个国家的彻底重建,放在三年前,这由“社会建设者的党”来领导还是大有可为的。但他累了。现在他只想要一次清算。12月的昏黄暮色下,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在等待这场危机的结局。望向窗外,他看到的是严丝合缝的高墙,冷杉兀立,被许多只脚践踏过的雪,已成污泥。
——当时他在哪儿?
——在他房间,还要了一杯咖啡。
——然后呢?做笔记?
——开始为他的回忆录做笔记。那一刻我们明白:一切都已结束。

12月3日,1931
梅克伦堡,雨凇覆满街头。就差一点点,希特勒(乘着他那辆黑色梅赛德斯)与戈培尔新娘的母亲(乘一辆红色迈巴赫)便由婚礼所在地的庄园所雇来的司机送往黄泉。在那个汽车刚刚上路的年代,人们对于冰上刹车和酒驾的危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婚礼返程途中,司机和他尊贵的客人们一样,全身心都浸泡在酒精的幸福中。
要知道,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开车来点小酒无伤大雅,相反它会点燃激情。没有什么比醺醺然更刺激。如同汽车发动机有了自然力量的加持,蹬起马蹄,展开双翼,鼓足了气。它不是役畜,而是服务于人类巧手的机械。只要脚踩踏板,把住方向盘和挡位杆,心之所向便毫无阻滞。几杯酒下肚,或许管不住那微醺的大舌头和粗嗓门,但开起大炮和汽车来却是更加得心应手。
在一段长拐弯处,跟在希特勒车后的迈巴赫打算超车。当司机意识到车子打滑的那一瞬间,他使劲踩下刹车。
——两辆车擦身而过,这一切只能感谢天意。
——天意?你是什么意思?
地方行政长官带来镀银瓶装的特酿为大伙儿压惊。希特勒的一个副官快步跑向最近的电话亭(50米跑,100米走),很快来接新娘母亲的新车就到了。希特勒先生,您可以继续您的旅程了,地方长官说。整整两个星期,这次惊奇的车祸都是他挂在嘴边的一个有趣话题。[1]

[1] 此时的我还在惬意舒适的娘胎里,差点就可以拥有一个没有希特勒的未来。两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原本可以来一次致命的冰上之吻,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区区40厘米。

12月4日,1941
一次强大的高气压出现在大西洋上空,中心位于爱尔兰的西南方。其中弱冷高压脊沿着东北方向越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直抵北冰洋,恰恰把冰洋大范围的低压和俄罗斯较弱的另一支低压隔开。在其底部,来自大陆的北极冷空气与南边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