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特效大亨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起来,把那种大众耳熟能详的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事。首要一点,主线难提炼。这也是《三国》、《水浒》、《红楼》难以搬上大银幕的一个原因。
  其次是照搬原著太平庸,妄求新意人设崩。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让观众觉得剧情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虽然感觉有点扯,但最后竟然又特么的圆回来了。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口碑崩盘就在于,他们改起来完全不顾人设。牛魔王是魔界之主,我忍了。玉帝是战士也忍了,菩提祖师竟然是观音手下还特么被秒杀了,这种人设分分钟侮辱观众智商啊!
  陆麟自不能做那样的事,小心而又大胆的修改剧情,明确人设,归纳主线。确保每个小细节,都是在为主线服务。更是锤炼、推敲台词,连每个角色每句台词说出来的语气,都要在脑海中过一遍。
  说起来,华语电影改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毛病就是,弱智电影中的角色都特么不说人话,分分钟叫人出戏。
  回过头再看,才知经典为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能重播上千遍,因为他们总是一句话就钻到你心里。
  譬如《亮剑》中那句,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又或者是86版《西游记》中,红孩儿问观音,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剧本一天天完善。演员方面,乔大山最早过来。每天跟着陆麟鞍前马后的打杂,姿态放的很低。至于丫丫姐和刘询,目前还没进组。
  倒是扮演江流儿的小演员,终于有了眉目,是一个名叫陆浩然的六岁小朋友。小脸白白净净,像个小包子似的。最关键的是非常有礼貌,见到剧组的人,总是歪头打量一会,然后鞠躬道叔叔好,惹得人见人爱。
  这期间,陆麟也在找摄影棚。作为特效大片,凡是能够不用真人真景的,他都打算在摄影棚里拍摄。
  奈何10年正是影视圈热钱涌入,貌似繁荣的时候,摄影棚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出去谈了几个,价格都不是很理想,陆麟有些犹豫。
  吴靖提议,或许可以找一个破旧的厂房作为摄影棚,反正是特效大片,主要是后期抠图,而不是室内布景。
  陆麟同意,叫吴靖试着联系。未料燕京坐地户就是有优势,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拍摄地点确定下来了。位处怀柔的一个濒临停产的工厂厂房,吴靖父亲朋友的关系,租金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最关键的是距离怀柔影视城近,租用设备,剧组人员吃住都很方便。
  陆麟见吴靖忙前忙后的很上心,决定给他加加担子,说道:“师哥,我看你将来终归是要再当导演,自己拍片的,不如趁机练练手,再担个副导演吧?”
  吴靖乐呵呵道:“好啊,不过上次喝酒时,你说的那什么干狼的剧本,得帮我写出来。”
  陆麟听得冷汗直冒,“是战狼,没问题,本子我帮你写!”
  有吴靖全力帮忙,剧组筹建的过程加快好多,怎么说师哥也是当过一次导演的人,尽管那部《狼牙》并不成功,终究是比陆麟有经验。
  摄影、灯光、美术、道具、特技,各组人员渐渐齐全。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七个人八样心思。管人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有师哥这么一个行动力强,肯板着脸训人的副导演,这叫陆麟轻松不少,至少能用更多的心思来锤炼剧本。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到六月下旬,陆麟在这个时空中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大圣归来》终于开机了。


第六章 动作捕捉

  10年1月4日,一部让国内观众养成去影院看电影习惯的超级大片《阿凡达》在国内公映,瞬间掀起观影狂潮。
  原本门可罗雀的电影院从早到晚排起长队,一张票炒到几百上千块。有的影院甚至把所有的影厅都给了《阿凡达》,二十四小时营业,持续十五天,360小时不打烊。
  《阿凡达》的出现,让无数电影人瞬间懵了,第一次觉得,啊,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然后就有一堆导演纷纷对影片进行2D转3D,拍出无数只有字幕最3D的坑钱电影。
  陆麟的《大圣归来》是用超级微观电脑做特效,所以在掩饰方面自然省钱怎么来。3D摄影机不用租,拍2D的数码摄像机就可以。
  作为一个特效大片,CG特效和动作捕捉技术都不可少,偏偏此刻国内的最缺的就是这种人才。弄得吴靖在招募剧组成员的时候心里极度没底,妈的一帮业余选手玩特效大片,这东西怎么弄啊!
  结果当吴靖把担忧说了后,陆麟很淡定的说像普通剧组那么招成员就行,特效的事拍摄的时候他会弄。
  吴靖听的直翻白眼,最后还是忍不住抱怨,“老弟,这是特效大片,不是会吊威亚就成的武打片。”
  陆麟笑呵呵的也不解释,只让他按照最低配置去租拍摄器材。
  等到正式开机前,陆麟带领剧组人员在厂房里搭摄影棚,只一个上午就把这群工作人员折服大半。什么造型怎么搭建,哪个灯应该挂哪,凡是陆麟开口指挥的,无一不是最佳位置。而不像在别的剧组那样,弄好了在下面瞅半天说,呀,好像不太妥当,拆下来重弄。
  整部片子咔位最大的演员是吴靖,可在影坛仍属小角色,是以陆麟也没弄发布会,摄影棚一搭好就很低调的开机了。
  第一场就拍孙悟空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