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分类: txts3
弯月的贝加尔湖在南北朝时期另外有一个名字,叫做北海。湖水北面是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广袤的原始森林,南部是雄伟起伏的山峦,以及鄂尔浑河和克鲁伦河畔草原。
北海是高车人的故乡。他们世代在肯特山南北的草原和森林一带放牧狩猎、繁衍生息。
社仑带领群狼闯入高车人的地方,靠着高车斛律部的牧场游牧。斛律部首领倍侯利深知社仑狡诈多变,他若在漠北草原长久留下来势必对高车各部落造成威胁。倍侯利抢先发难,乘柔然人初来乍到、马匹缺乏之际大举进攻。柔然人抵挡不住,纷纷逃跑。女人们来不及逃,成了高车的俘虏。
高车人当时处在原始状态,考虑问题简单,见柔然男人跑了,不去追赶,争抢柔然人留下的毡包和女人。搂着柔然女人,住着柔然穹庐,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他们没有觉察到悄悄逼近的危险。
隆冬,寒风刺骨,草木枯萎,是漠北最寒冷的时候。
社仑登上高地,静静地看着高车人蹂躏他的营地,听着柔然女人们尖锐绝望的喊叫声。
太阳向西坠落,寒鸦已经落在死人身上,狼群慢腾腾地出现在荒原的边缘。社仑招集亡散的部落,身边汇集了一千多人。
半夜时分,柔然人再次出现在他们的营地旁。社仑的眼睛像狼一样露出凶残的光芒,静静地,直到红日缓缓露出地平线。柔然人突然发起冲锋,马匹的嘶鸣声,刺耳的喊叫声把高车人从睡梦中惊醒,迎接他们的是一道道马刀留下的光芒。高车人只走脱十分之二,其余的人全部被杀死。
这一次战役并没有在史书中留下详细记载,但它决定了两大民族的生存和命运。漠北之战,彻底改变了高车与柔然人的力量对比。高车最厉害的部族被击败,首领倍侯利率残部南渡大漠投降北魏。倍侯利是高车最勇敢的人,北方人的孩童哭泣的时候,大人吓唬说:“别哭!倍侯利来了!”
拓跋对倍侯利极为看重,让他的部落世代栖息在漠南大草原,即使离珪散部落时也没有改变它的归属。慢慢地,中原人开始叫倍侯利的部落为敕勒,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敕勒川。
漠北的高车人抵挡不住狡诈的社仑和柔然人,有的向西遁去,有的效仿倍侯利投降北魏,大多数高车人成为柔然人统治下的奴隶。
狼头社仑一声长嚎,向世界宣告,柔然人的时代来临了。
叁 柔然汗国
柔然人不识字,没有书籍,采用羊屎豆记录计算敌军人数。随着不断接触外部,慢慢学会刻木记事。社仑汗学习中原国家的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军法。
一千人为一军,每军设军将一名;一百人为一幢,每幢设幢帅一人。每次出征拓跋对倍侯利极为看重,让他的部落世代栖息在漠南大草原,即使离珪散部落时也没有改变它的归属。慢慢地,中原人开始叫倍侯利的部落为敕勒,漠北的高车人抵挡不住狡诈的社仑和柔然人,有的向西遁去,有的效仿倍侯利投降北魏,大多数高车人成为柔然人统治下的奴隶。狼头社仑一声长嚎,向世界宣告,柔然人的时代来临了。叁公元402年,社仑在弱洛水(今蒙古国土拉河)设立庭帐,自号“丘豆伐可汗”。可汗原为鲜卑人对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贵族的称呼,社仑把它定为如同皇帝一样的尊号。从此“可汗”成为君主的代名词。“丘豆伐”是柔然语,也是东胡语,属蒙古语系。它的意思用汉语解释即“驾驭开张”“丘豆伐可汗”,即开国皇帝之意。一个地域广阔的柔然汗国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打仗,冲在最前面的人可以得到缴获的奴隶和财物,后退不进的人用大石头砸死或者用皮鞭抽打。
柔然汗国在社仑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向西攻打匈奴的残余部落,鄂尔浑河一战,大败匈奴拔也稽部,彻底击败北匈奴在亚洲的残余势力。柔然人随水草畜牧,不断征服北戈壁的草原和森林,蒙古高原和周围的民族纷纷降附。
柔然骑兵足迹西至焉耆,东至高句丽,北穷瀚海,南临大戈壁。时常在敦煌、张掖之北张置可汗庭,频频侵入西域,抢夺财物,掳掠人口,西域诸国苦不堪言。
像传统草原帝国一样,柔然汗国一出生就成为中原王朝的敌人。北魏深受其害,柔然骑兵“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常常抄掠漠南部落,魏军一出动,他们就消失。
面对新游牧帝国的威胁,拓跋鲜卑人不会放弃生养自己的家园。魏国皇帝们以中原保卫者的姿态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穿越大戈壁的骑兵反击战。
北魏与后秦柴壁战争爆发,社仑汗亲率大队骑兵入塞,越过参合陂,劫掠豺山、善无北泽一带的人口牲畜。拓跋珪严令大将拓跋遵率一万轻骑反击,柔然人又跑得无影无踪。
拓跋珪曾无奈地对大臣崔宏叹息说:“柔然人,我和他们打了一辈子交道,太了解了。顽劣野蛮,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以前每次来掳掠财物,总是骑着母牛逃跑,驱赶犍牛跟随。其他部落的人告诉柔然人,骑犍牛跑!他们会说:‘母亲都跑不快,更不用说儿子了。’从来不改这习惯,所以他们经常被我们捕获。而今不同了,社仑学中国,立军法,摆战阵,终成边害。老子说:‘圣人生,大盗起。’我今天算是相信了!”
人活着就要战斗,为利益而战斗。
社仑凶狠,不代表没人敢打他主意。只要你是大汗,就有无数饿狼幽灵般地盯着你。社仑的堂弟悦代、大那谋杀社仑,阴谋暴露,悦代等人逃往魏国。
拓跋珪暴薨,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
北海是高车人的故乡。他们世代在肯特山南北的草原和森林一带放牧狩猎、繁衍生息。
社仑带领群狼闯入高车人的地方,靠着高车斛律部的牧场游牧。斛律部首领倍侯利深知社仑狡诈多变,他若在漠北草原长久留下来势必对高车各部落造成威胁。倍侯利抢先发难,乘柔然人初来乍到、马匹缺乏之际大举进攻。柔然人抵挡不住,纷纷逃跑。女人们来不及逃,成了高车的俘虏。
高车人当时处在原始状态,考虑问题简单,见柔然男人跑了,不去追赶,争抢柔然人留下的毡包和女人。搂着柔然女人,住着柔然穹庐,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他们没有觉察到悄悄逼近的危险。
隆冬,寒风刺骨,草木枯萎,是漠北最寒冷的时候。
社仑登上高地,静静地看着高车人蹂躏他的营地,听着柔然女人们尖锐绝望的喊叫声。
太阳向西坠落,寒鸦已经落在死人身上,狼群慢腾腾地出现在荒原的边缘。社仑招集亡散的部落,身边汇集了一千多人。
半夜时分,柔然人再次出现在他们的营地旁。社仑的眼睛像狼一样露出凶残的光芒,静静地,直到红日缓缓露出地平线。柔然人突然发起冲锋,马匹的嘶鸣声,刺耳的喊叫声把高车人从睡梦中惊醒,迎接他们的是一道道马刀留下的光芒。高车人只走脱十分之二,其余的人全部被杀死。
这一次战役并没有在史书中留下详细记载,但它决定了两大民族的生存和命运。漠北之战,彻底改变了高车与柔然人的力量对比。高车最厉害的部族被击败,首领倍侯利率残部南渡大漠投降北魏。倍侯利是高车最勇敢的人,北方人的孩童哭泣的时候,大人吓唬说:“别哭!倍侯利来了!”
拓跋对倍侯利极为看重,让他的部落世代栖息在漠南大草原,即使离珪散部落时也没有改变它的归属。慢慢地,中原人开始叫倍侯利的部落为敕勒,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敕勒川。
漠北的高车人抵挡不住狡诈的社仑和柔然人,有的向西遁去,有的效仿倍侯利投降北魏,大多数高车人成为柔然人统治下的奴隶。
狼头社仑一声长嚎,向世界宣告,柔然人的时代来临了。
叁 柔然汗国
柔然人不识字,没有书籍,采用羊屎豆记录计算敌军人数。随着不断接触外部,慢慢学会刻木记事。社仑汗学习中原国家的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军法。
一千人为一军,每军设军将一名;一百人为一幢,每幢设幢帅一人。每次出征拓跋对倍侯利极为看重,让他的部落世代栖息在漠南大草原,即使离珪散部落时也没有改变它的归属。慢慢地,中原人开始叫倍侯利的部落为敕勒,漠北的高车人抵挡不住狡诈的社仑和柔然人,有的向西遁去,有的效仿倍侯利投降北魏,大多数高车人成为柔然人统治下的奴隶。狼头社仑一声长嚎,向世界宣告,柔然人的时代来临了。叁公元402年,社仑在弱洛水(今蒙古国土拉河)设立庭帐,自号“丘豆伐可汗”。可汗原为鲜卑人对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贵族的称呼,社仑把它定为如同皇帝一样的尊号。从此“可汗”成为君主的代名词。“丘豆伐”是柔然语,也是东胡语,属蒙古语系。它的意思用汉语解释即“驾驭开张”“丘豆伐可汗”,即开国皇帝之意。一个地域广阔的柔然汗国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打仗,冲在最前面的人可以得到缴获的奴隶和财物,后退不进的人用大石头砸死或者用皮鞭抽打。
柔然汗国在社仑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向西攻打匈奴的残余部落,鄂尔浑河一战,大败匈奴拔也稽部,彻底击败北匈奴在亚洲的残余势力。柔然人随水草畜牧,不断征服北戈壁的草原和森林,蒙古高原和周围的民族纷纷降附。
柔然骑兵足迹西至焉耆,东至高句丽,北穷瀚海,南临大戈壁。时常在敦煌、张掖之北张置可汗庭,频频侵入西域,抢夺财物,掳掠人口,西域诸国苦不堪言。
像传统草原帝国一样,柔然汗国一出生就成为中原王朝的敌人。北魏深受其害,柔然骑兵“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常常抄掠漠南部落,魏军一出动,他们就消失。
面对新游牧帝国的威胁,拓跋鲜卑人不会放弃生养自己的家园。魏国皇帝们以中原保卫者的姿态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穿越大戈壁的骑兵反击战。
北魏与后秦柴壁战争爆发,社仑汗亲率大队骑兵入塞,越过参合陂,劫掠豺山、善无北泽一带的人口牲畜。拓跋珪严令大将拓跋遵率一万轻骑反击,柔然人又跑得无影无踪。
拓跋珪曾无奈地对大臣崔宏叹息说:“柔然人,我和他们打了一辈子交道,太了解了。顽劣野蛮,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以前每次来掳掠财物,总是骑着母牛逃跑,驱赶犍牛跟随。其他部落的人告诉柔然人,骑犍牛跑!他们会说:‘母亲都跑不快,更不用说儿子了。’从来不改这习惯,所以他们经常被我们捕获。而今不同了,社仑学中国,立军法,摆战阵,终成边害。老子说:‘圣人生,大盗起。’我今天算是相信了!”
人活着就要战斗,为利益而战斗。
社仑凶狠,不代表没人敢打他主意。只要你是大汗,就有无数饿狼幽灵般地盯着你。社仑的堂弟悦代、大那谋杀社仑,阴谋暴露,悦代等人逃往魏国。
拓跋珪暴薨,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