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分类: txts3
一次真正面对面的会战。纥升盖可汗在战术上输了一筹,从轻敌强攻反被魏军箭阵扼制,到束手无策率军遁逃。纥升盖可汗无备而来,轻易撤军,让北魏看到柔然军队不成形的战术体系和毫无斗志的战争精神。
魏国尚书令刘洁在战役结束之后对拓跋焘说:“依照往常的惯例,如果我们撤军,他们仍旧会来不停地骚扰北境,不如我们收完塞上粮食后,两道发兵,东西并进,主动讨伐柔然。”
柔然汗国军队表现出的软弱注定了被攻击的命运。三个月后,拓跋焘坐镇柞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任命安集将军长孙翰、安北将军尉眷分兵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越过沙漠同时进军。柔然不敢交锋,向北遁逃,诸军追击,大获马牛羊而还。
第二年十月,拓跋焘再次发兵,五道并进,大规模讨伐柔然汗国。长孙翰等将领从东道出黑漠(内蒙古兴和北),廷尉卿长孙道生等将领出白、黑二漠之间,拓跋焘自居中道,东平公娥清出栗园,奚斤等从西道出击,出尔寒山。诸军到达漠南之后,舍弃辎重,一律改作轻骑,每人带十五日干粮,渡过大漠,深入漠北。五路骑兵在荒凉的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柔然各部逃得无影无踪。
柔然汗国为轻率出击付出惨重代价,魏军两次深入漠北,沉重打击了柔然诸部。柔然损失无数的马牛羊和皮货,元气大伤,此后数年不敢犯边。
青年皇帝拓跋焘小试锋芒,让世人领略到他的军事天赋,拓跋嗣做不成的事,他轻而易举完成。
攻打地域广阔的游牧民族国家,孤军深入没有出路,数路进攻才是制胜之道。拓跋焘的战争表演相当完美,给周边的国家提了个醒,小心了,鲜卑帝国的马队随时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拓跋焘暂时解除了柔然对帝国北部威胁后,这位好战皇帝又重新审视起北魏帝国的版图。
除去漠北的柔然汗国,当时中国境内共有九处政权,中原的北魏帝国,江南的刘宋王朝,关中的匈奴夏国,甘肃地区的卢水胡匈奴北凉,甘南的乞伏鲜卑西秦国,青海的吐谷浑王国,以及辽东的北燕国和高句丽王朝。
在北魏帝国的周围,北面是柔然,南方是刘宋,东北有北燕,西方是匈奴夏国。在拓跋焘眼里,帝国若要生存下去必须进行战争,以武力捍卫生存的权利。南朝不在征服考虑范围之内,长江和淮河使多少北方雄豪为之折腰,汹涌的涛水和连江的战船令北方铁骑望而生畏。他宁愿扬鞭万里远渡大漠草原去追逐蠕蠕,也不情愿去和那些浪里来水里去的岛夷过招。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拓跋焘的马鞭指向关中,指向匈奴人的国都,那高耸入云端的天下第一城。
第二章 匈奴大夏国
匈奴人在亚洲最后的荣光注定要由铁弗匈奴人赫连勃勃来实现,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美男子为匈奴人的王国取了一个显赫的名字“夏”,以此表明天之骄子大匈奴是大禹的后代,是真正的中国人,是中原的主人。为证明匈奴人不仅仅会游牧,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雄伟的都城统万。但是再坚固的城堡也阻挡不了一颗勇敢的心,太武帝拓跋焘马踏统万城,开始了统一北中国之路。
壹 东方特洛伊
提起统万城,许多人相当陌生。虽然它位于中国,纵是历史爱好者对它的感觉也非常朦胧。
如果提及另一座坚城特洛伊,很少有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美国好莱坞大片《特洛伊》让世人记住了这座太阳神之城。一位绝世美人,一场东西方的大决战,希腊与特洛伊的十年战争让这座沉沦于地下的三千年前的坚城名扬四海。
中国统万城之规模与坚固,特洛伊难以望其项背。它同样上演了一场两个民族之间的终极决战,决定了匈奴与鲜卑人最终的命运,同时也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鲜卑太武大帝抢走匈奴夏国两位赫连公主。
如同埋藏于地下的特洛伊一样,繁荣显赫近五百年的统万古城,几经毁废,最终沉寂于历史长河深处。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蒙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北临毛乌素沙漠。经过千年的风沙剥蚀,我们只能看到黄沙掩盖中残破的城垣,漫步其中,仿佛可以看到昔年高大坚固的城墙。漫漫黄沙淹没千年古城,胡笳、号角、骏马、长戈、旗风、一切的一切全部湮灭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
1500年前的统万城决非眼前这片荒凉之所。据《太平御览》记载,当时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山,面对这一片形胜之地,不禁失声赞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统万城铭》如是描绘当时城郭之胜景:“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
山河掩映,绿草如茵,林木茂盛,这片土地给我们留下的并非美丽传说,而是一句悲凉、惆怅的诗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趁刘裕回师江南之际取得关中地区,志得意满的匈奴夏国开创者赫连勃勃决心建造一座雄伟的国都,他给新都起名“统万”,意为“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统万城的监工、赫连勃勃的患难好友叱干阿利担任“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耗时六年把统万城建造成当时世界最坚固的城池。
叱干阿利性机巧而残忍,对工作精益求精,忠诚无比。此人曾经监造过兵器,只要呈给他过目的武器,做工的人当中一定会有人被杀死。他这样验工:“弓箭如果射不透铠甲,那么做弓的人要死掉;如
魏国尚书令刘洁在战役结束之后对拓跋焘说:“依照往常的惯例,如果我们撤军,他们仍旧会来不停地骚扰北境,不如我们收完塞上粮食后,两道发兵,东西并进,主动讨伐柔然。”
柔然汗国军队表现出的软弱注定了被攻击的命运。三个月后,拓跋焘坐镇柞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任命安集将军长孙翰、安北将军尉眷分兵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越过沙漠同时进军。柔然不敢交锋,向北遁逃,诸军追击,大获马牛羊而还。
第二年十月,拓跋焘再次发兵,五道并进,大规模讨伐柔然汗国。长孙翰等将领从东道出黑漠(内蒙古兴和北),廷尉卿长孙道生等将领出白、黑二漠之间,拓跋焘自居中道,东平公娥清出栗园,奚斤等从西道出击,出尔寒山。诸军到达漠南之后,舍弃辎重,一律改作轻骑,每人带十五日干粮,渡过大漠,深入漠北。五路骑兵在荒凉的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柔然各部逃得无影无踪。
柔然汗国为轻率出击付出惨重代价,魏军两次深入漠北,沉重打击了柔然诸部。柔然损失无数的马牛羊和皮货,元气大伤,此后数年不敢犯边。
青年皇帝拓跋焘小试锋芒,让世人领略到他的军事天赋,拓跋嗣做不成的事,他轻而易举完成。
攻打地域广阔的游牧民族国家,孤军深入没有出路,数路进攻才是制胜之道。拓跋焘的战争表演相当完美,给周边的国家提了个醒,小心了,鲜卑帝国的马队随时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拓跋焘暂时解除了柔然对帝国北部威胁后,这位好战皇帝又重新审视起北魏帝国的版图。
除去漠北的柔然汗国,当时中国境内共有九处政权,中原的北魏帝国,江南的刘宋王朝,关中的匈奴夏国,甘肃地区的卢水胡匈奴北凉,甘南的乞伏鲜卑西秦国,青海的吐谷浑王国,以及辽东的北燕国和高句丽王朝。
在北魏帝国的周围,北面是柔然,南方是刘宋,东北有北燕,西方是匈奴夏国。在拓跋焘眼里,帝国若要生存下去必须进行战争,以武力捍卫生存的权利。南朝不在征服考虑范围之内,长江和淮河使多少北方雄豪为之折腰,汹涌的涛水和连江的战船令北方铁骑望而生畏。他宁愿扬鞭万里远渡大漠草原去追逐蠕蠕,也不情愿去和那些浪里来水里去的岛夷过招。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拓跋焘的马鞭指向关中,指向匈奴人的国都,那高耸入云端的天下第一城。
第二章 匈奴大夏国
匈奴人在亚洲最后的荣光注定要由铁弗匈奴人赫连勃勃来实现,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美男子为匈奴人的王国取了一个显赫的名字“夏”,以此表明天之骄子大匈奴是大禹的后代,是真正的中国人,是中原的主人。为证明匈奴人不仅仅会游牧,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雄伟的都城统万。但是再坚固的城堡也阻挡不了一颗勇敢的心,太武帝拓跋焘马踏统万城,开始了统一北中国之路。
壹 东方特洛伊
提起统万城,许多人相当陌生。虽然它位于中国,纵是历史爱好者对它的感觉也非常朦胧。
如果提及另一座坚城特洛伊,很少有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美国好莱坞大片《特洛伊》让世人记住了这座太阳神之城。一位绝世美人,一场东西方的大决战,希腊与特洛伊的十年战争让这座沉沦于地下的三千年前的坚城名扬四海。
中国统万城之规模与坚固,特洛伊难以望其项背。它同样上演了一场两个民族之间的终极决战,决定了匈奴与鲜卑人最终的命运,同时也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鲜卑太武大帝抢走匈奴夏国两位赫连公主。
如同埋藏于地下的特洛伊一样,繁荣显赫近五百年的统万古城,几经毁废,最终沉寂于历史长河深处。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蒙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北临毛乌素沙漠。经过千年的风沙剥蚀,我们只能看到黄沙掩盖中残破的城垣,漫步其中,仿佛可以看到昔年高大坚固的城墙。漫漫黄沙淹没千年古城,胡笳、号角、骏马、长戈、旗风、一切的一切全部湮灭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
1500年前的统万城决非眼前这片荒凉之所。据《太平御览》记载,当时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山,面对这一片形胜之地,不禁失声赞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统万城铭》如是描绘当时城郭之胜景:“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
山河掩映,绿草如茵,林木茂盛,这片土地给我们留下的并非美丽传说,而是一句悲凉、惆怅的诗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趁刘裕回师江南之际取得关中地区,志得意满的匈奴夏国开创者赫连勃勃决心建造一座雄伟的国都,他给新都起名“统万”,意为“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统万城的监工、赫连勃勃的患难好友叱干阿利担任“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耗时六年把统万城建造成当时世界最坚固的城池。
叱干阿利性机巧而残忍,对工作精益求精,忠诚无比。此人曾经监造过兵器,只要呈给他过目的武器,做工的人当中一定会有人被杀死。他这样验工:“弓箭如果射不透铠甲,那么做弓的人要死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