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个大将军总不至于把帐算到他头上!”

李丛嘉坚决不肯:他可不想因为自己连累了这个善良的老人。

但王大娘执著地认定,李丛嘉就是“落难的龙子”,绝不能让坏人阴谋得逞。

她跳过墙头,收拾几件东西,带点散碎银钱,背起李丛嘉向村外走去。

整个村子除了小孩几乎没有大人了,王大娘又怕人看见,专挑小路走,正午时分才看到济源县城。

天下太平,民富国安,城门处当值的两个小兵溜得不知去向,一个壮汉面前桌子上摆了一个簸箕,但凡进城之人都扔一个铜钱。

如果财大气粗的过路客商,没有铜钱的,就扔一块碎银子,然后从中拿走相应的铜钱。

壮汉看都不看,自顾自地喝着小酒,偶尔有人与他说话,就扯着那人胡吹大气。显然,他就是所谓的“帮闲”,收的就是“入城税”。

这种相当于“城市管理费”的钱,真的不多,才一个铜钱。冷眼观瞧着这一切的李丛嘉很快就判断出它的价值:五角钱。

无论你进城干什么,交五角钱!

对于农人来说,一年也来不了几次,交就交呗!一时间整个城门处倒秩序井然。

王大娘背着李丛嘉,头上戴着一个斗笠,她扔进一个铜板刚进到城门内侧,一个青衣秀才打扮的人轻咳了一声:

“大娘,背着的孩子是谁啊?这是怎么了?蒙着脑袋,莫非是麻风病?”

周围的人瞬间躲得老远――这种绝症人见人厌,听说谁碰传染谁!

王大娘气得不行,刚要放下李丛嘉与他理论,却听自己后背上一声轻轻的咳嗽:

“说话和放屁一样臭!我是起了痘,不能见风。我之所以蒙脸,就是怕过给别人家孩子,那是要遭报应的!娘,快走吧!让刘神医看过,咱们晚上还要回村呢!”

那青衣秀才瞬间感觉周围百姓盯着自己的目光不善:淳朴的百姓,听说人家孩子起了痘,尽管十分讨厌,却更反感这个青衣人的“口无遮拦”诅咒人家!

青衣秀才眼睛转了几转:“那娃娃,你是哪个村庄的?我要告诫附近的乡亲们,看好自己的娃娃!”

“河陇镇长天屯小岗子的!”李丛嘉的声音中透着无奈,“离镇子好几十里的穷乡僻壤,周围就我一个娃,真不知道是谁传给我的呢!”

人群散尽,王大娘在众人如防贼一般的目光中背着李丛嘉跑得飞快,转眼间已经拐进了另一条街。

看看没有人跟来,李丛嘉轻声道:“干娘,事情不妙!那个秀才在找孩子,极有可能是奔我来的!您老背我出城,把我放在无人的地方躲几天!”

李丛嘉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可不想糊里糊涂地成了别人的鱼肉――那青衣秀才是好人坏人根本判断不出来啊!

夜晚的风越来越凉爽,阴云覆盖了天空,一圈圈的淡黑云晕在树梢上徘徊,执著地等待着大雨的到来。

王大娘已经累得不行了!她现在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背着李丛嘉出了城。

身后马蹄声急,王大娘立即背着李丛嘉躲进密林,渐渐失去了方向感,待钻出来时,已经离官道极远。

看着半山坡上那陡峭的岩石,李丛嘉想哭:自己真是笨到家了!

这个时代和自己那个时代完全不同,十里无鸡鸣,百里无人家的情况太普遍了!本以为躲开危险不与路人相见,却不想刚刚一钻进林子,就彻底成了路痴。

所谓夜观星辰判断方向,在密林中基本是扯淡!遮天蔽日的虬枝乱藤,哪儿能看得准星辰?

“干娘,我们刚才从山坡上下来时,我看到了一点光亮,是在那个方向上。您老想想,济源县城附近可有什么古庙道观一类的?”

王大娘呆滞的目光中忽然有了一点暖意:“不管你是谁家孩子,冲你叫我一声干娘,我就算让大虫叨去,也值了!你刚才说看到了光?庙……似乎真有一个。叫,叫什么‘观音庙’,对,就是观音大士的庙!不对啊,这个地方离咱们村不远啊!”

当二人跌跌撞撞冒雨推开庙门之时,终于确认二人转了一个大圈,几乎又绕回了自己家所在的村庄附近。如果冒雨再走一会,就到了最近的“烟雨镇”,离家不足二里地了!

烛火跳跃,映着观音大士慈祥的样子,让二人感觉到了一点温暖。整个庙并不大,也无人看守。平日里,都是善男信女主动打扫,添油添钱。

现在是农忙季节,所以才一个人都没有!

李丛嘉疲惫不堪,脑袋一贴在温暖的怀中就昏睡过去了。

尽管他神魂完全归位,但被重重击打过的脑袋上,伤口的疼痛还不时牵扯着神经,加上身体也不太健壮,惊吓、奔走、猜测……让李丛嘉神魂俱疲。

当他一觉醒来,全身酸痛,连抬胳膊都有些吃力。周围暖烘烘的,十分舒服。他转过头去,看到王大娘正将他身上的湿衣放在火上烤着。

而他睡的地方,正是刚刚挪开的火堆位置,一些干树枝铺在上面,贴肉的是王大娘的外衣。

鼻子一酸,李丛嘉真得有些想哭了:多好的老人啊!素昧平生,待自己如亲人。这种恩情,如何才能报答!

好一阵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