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节度使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之吧。”
……
候府密室中,柳昂和另一名叫庄毅的男子留了下来,二人跟随宁国候多年,最得信任,分任节度使衙门中的判官和掌书记,掌书记官职为从五品,柳昂拱了拱手,说道:
“侯爷,陆原刚才神情有异,不可不防。”
“本侯也没料到他会是那种反应。按理说,朝廷不用他,只有本侯能给他前途,他没理由背叛才对。”说到这,宁国候看了一眼青袍老者,问道:“魏老,你怎么看?”
青袍老者姓魏名安,一直负责宁国候安全,极受信任,听到问话,他沙哑着声音说:
“属下也以为陆原刚才的神情有些可疑。”
宁国候眉头皱得更深,他手下幕僚虽多,但进士出身的人才却只有两名,陆原便是其中之一,跟随他虽只有两年,却被视作心腹。
一般的进士前途大好,自不会给他做无品无职的幕僚,若就因一次猜疑,自毁良才,实有些不忍心。
柳昂瞧出宁国候还在犹豫,再次进言道:“侯爷,不可因小失大啊!”
“那依你之见,如何处置?”宁国候沉声问道。
柳昂单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除掉此人,消除隐患。”
宁国候闭上双目,伸出一根手指缓缓搓着额头。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每当遇到犹豫不决之事,便爱这么做。
密室墙壁的油灯上,豆大的火苗时不时跳跃着,散发着迷离的光芒。
宁国候细细思索,已然拿定了主意。他并未直接说出,目光望向庄毅:“子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庄毅双目低垂,说道:“卑职以为侯爷不可因一人而毁去爱才之名。”
宁国候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吩咐起来:
“令伯,你派人去陆原府中,告知他不用去南陵县赴任了。魏老,你派一人暗中监视陆原,只要发现他有背叛本侯迹象,便想个法儿,让他悄悄死在家中吧。”
……
出了候府,陆原茫然的行走在街上,街边商贩的吆喝声,茶桌上商旅的笑谈声不断传入耳里,让他有些不真切之感。
行尸走肉般走了几个时辰,他双脚酸麻难耐,腹中饥饿,情绪也渐渐产生了变化。
弄不明白的事情不如暂且放下,眼下还是考虑一下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吧。
找了一间茶棚坐下,陆原整理起身体原主的记忆。
原主陆原是一名极为自卑之人,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叔母带大。叔父也是北逃而来,叔母是小商之女,因此一家人过的并不算太宽裕。
后来多了他这张嘴,又给全家添了负担。
住在叔父家时,叔母虽一直不喜他,但叔父一直待他很好,直到六年前叔父和叔母生有一女,之后叔父对他的关心也分出一半到女儿身上,因此原主从小就对这个堂妹十分讨厌。
他不肯向命运屈服,虽只在儿时读过半年私塾,之后却一直偷偷在私塾外偷学。私塾夫子见他好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主勤学苦读,每日只睡两个多时辰,除了干活,剩余时间全用在读书上。
如是过了多年,他终于一鸣惊人,在保大五年考中了三甲进士,还被时任尚书令的陈安看中,拜其为师,一时风光无限,家境渐实。
叔父叔母对他态度也是情随事迁,变得极好,不过他因对叔母心怀怨恨,入京后便少了往来。

第2章 耍枪少年
天意弄人,半年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自立,奉后汉为正统,陈安因与留从效私交过密,被皇帝李Z罢免,不久后抑郁而死。
时任大理寺上署令的原主也受到牵连,被朝廷罢去官职。
大好前程成为泡影,仆人四散、同僚好友避之不及,原主陆原的生活再次窘迫起来。
后来,他回到宁国县,被宁国候看中,聘为幕僚,随着宁国候对他愈加赏识,他沉寂的仕途之心再次活络起来。
原主陆原的经历虽有其可怜之处,但从记忆得知,他当官后贪污腐化,以公谋私,骄奢淫逸,利用公权将情敌下狱,暗中害过人命,对叔父一家人的养育之恩不思回报,可以说是有才无德,当官就变坏的典范。
陆原对其甚为鄙夷。
就在这时,前方一阵喧哗声传来,陆原好奇心起,便想过去瞧瞧,刚起身,却被茶小二拦住。
“客官,三文钱。”茶小二脸上挂着和熙的笑容。
一时倒忘了付钱,陆原拍了拍额头,从袖内翻出一个钱袋,数出三枚铜板递给茶小二。钱袋中只有两块碎银和十几枚铜板,此时银两虽不是国家官方货币,但民间早已流通。
可以看出原主虽当了幕僚,手头却并不宽裕。
前方围了一群人,陆原挤了进去,发现人群中央居然有人在耍枪。
长枪如游龙穿梭,行走四身,时而轻盈如燕,时而骤如闪电,如此绝技,陆原在现实中何曾看过,一双手拍得通红,毫无察觉。
耍枪之人是名少年,舞了约莫十分钟,他将长枪用力杵在地上,立在原地,微微喘息着。
“当当当”一阵锣声响起,少年旁一名四十多岁大汉拱手道:
“各位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