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
分类: qsxs
性地伸手向妍儿头上揉去。妍儿一偏头,盯着江安勇胳膊上的衣服破口,小大人般地嗔道:“二哥不乖,又和人打架了,我要告诉娘去。”
江安勇做着鬼脸示意妍儿轻声,忙手忙腿地从怀中掏出个荷叶包,讨好地递到妍儿面前。打开荷叶,里面包着个馒头,碧绿的荷叶衬着雪白的馒头,分外诱人。妍儿惊呼一声,抓住馒头忘记了其他。
江安义看着弟弟脸上的淤青,皱着眉头不说话。长兄如父,江安勇对哥哥有几分畏惧,下意识地摸了把腮帮子上的痛处,憨憨地笑着解释道:“二牛他们几个说哥的坏话呢,我气不过,和他们争了几句,不痛。”
看着矮小黑瘦的弟弟,江安义心头泛起一阵酸楚,胸中升腾出怒火,即恼二牛无礼又恨自己无能。
“哥,你怎么了?”妍儿惊叫道:“脸色好难看,是不是发病了?”
“没事”,江安义轻轻地拍拍妍儿的头,脸上强笑着,轻声对弟弟道:“把衣服脱下来,我帮你补补。”
松木四方桌,正中摆放着一碟水煮野荠菜,没有油,看着发枯,一个大碗盛放着几个煮烂的芋头。江黄氏正中,左边是江安义,右边是江安勇,正下方江花妍跪坐在板凳上,每人面前一碗黍米粥,粥清如镜,便是江家的晚餐。
江安义脑中浮现出油汪汪的大肉块、焦酥酥的烤鸭、香喷喷的烧鸡,还有尺许长的大虾、长着长鼻的贝壳、精美如画的糕点,这是妖魔的记忆,它在迷乱我的心境。江安义赶紧默念“太上老君”、“无量寿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将知道的神佛都请了个遍,那股“邪念”慢慢消失了。
小口喝着粥,吃一口芋头,想像着是烧得极烂的猪肉,江安义吃得津津有味,再伸筷子时,却发现碗空了。
“给你,哥”,妍儿“咯咯”笑着,将手中咬过一口的递过来,江安义红着脸摇头。
江黄氏停住筷子,笑道:“娘都忘记义儿、勇儿长大了,饭量也长了,明天娘多煮些。妍儿刚才吃了馒头,义儿你就吃了吧。”
吃完饭,桌上摆上油灯,江安义照例在灯下苦读。江黄氏在一旁编竹篮,江安勇蹲在地上将竹片破成一条条竹丝,妍儿等他破好后将竹丝小心地放在娘的手边。
油灯散发出淡淡的晕光,柔和温暖,一家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溶成一团。
突然,江黄氏手一缩,将指头放在嘴里吮吸着。娘的手又被竹刺刺出了血,江安义知道那双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口子。将灯蕊挑起些,江安义悄悄将灯往娘那边挪了挪,屋内亮堂了些。
江安义的心思再难集中,总想到娘手上那一道道的口子,血淋淋地如同刺在心上,痛且压抑着。好像妖魔的记忆里有不少发财的法子,借来用一用?也不求豪富,只要能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娘和弟弟不用那样辛苦,自己能安心读书就行。
“义儿,怎么不读了?”耳边响起娘的声音,江安义连忙低头继续读书,“……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告诫读书人要安于穷困,坚守德行,只有小人才会因为穷苦而胡作非为。江安义悚然而惊,这妖魔潜在我身上,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我要坚守本心,不为妖魔所趁,不给他做恶的机会。
于是,江安义轻声而坚定地吟诵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家人期待的眼神里再次静下心去。
------------
第二章 债主上门
平山镇逢三、七是迂日。一大早,江黄氏带着江安勇、江安妍将竹篮、竹帚等物搬到集市上占位置,这活,向来不用江安义,因为他是读书人。
今天生意不错,午时不到,江黄氏就满脸笑容地带着一双儿女回家了,带去的东西全卖光了,比往日多挣了十来个铜钱。想到儿女们快半年没见过肉面了,江黄氏咬咬牙,割了六文钱猪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江安义知道斗米二十文,猪肉十文一斤,寻常五口之家温饱的花销在四五两。自家十亩良田,亩产稻谷约一石二斗,一分为税,四分为租,自家仅余五分,再留一分为种,每年只剩下五百余斤谷物。
家中将稻谷换成便宜些的黍米、豆子,菜半自种半挖野菜,勉强渡日,即便这样,一年也要花费千余文。竹篮二文,竹帚一文,这千余文的吃穿用度全靠娘双手挣来,六文钱的猪肉,娘要编三个竹篮才能换回来。
大葱炒肉真叫香,江安勇和江安妍被烟熏得眼泪汪汪也不肯离开厨房,围在灶边转圈咽口水,江安勇不时往灶里添根柴火。江安义矜持地坐在书桌旁,连连默念了好几句“修身养性静心”,终抵不过香味,心思也被勾进了厨房。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江安义今年十五岁,正是贪吃长身子之时,江安勇十二岁,也是能吃的年纪,江黄氏特意地做了一升半黍米,还是吃了个精光,倒是那碗大葱炒肉,还余下大半碗。
就连贪嘴的江安妍也知道细水长流,娘和两个哥哥只是偶尔伸伸筷子,多数还是奔碗中的大葱而去,懂事的孩子知道有样学样,大口扒饭吃得香甜。食不语,一家人偶尔目光交流,其乐融融。
“五弟妹,五弟妹在家吗!”院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高叫着。
江黄氏脸色一变,放下碗急忙迎了出去,同
江安勇做着鬼脸示意妍儿轻声,忙手忙腿地从怀中掏出个荷叶包,讨好地递到妍儿面前。打开荷叶,里面包着个馒头,碧绿的荷叶衬着雪白的馒头,分外诱人。妍儿惊呼一声,抓住馒头忘记了其他。
江安义看着弟弟脸上的淤青,皱着眉头不说话。长兄如父,江安勇对哥哥有几分畏惧,下意识地摸了把腮帮子上的痛处,憨憨地笑着解释道:“二牛他们几个说哥的坏话呢,我气不过,和他们争了几句,不痛。”
看着矮小黑瘦的弟弟,江安义心头泛起一阵酸楚,胸中升腾出怒火,即恼二牛无礼又恨自己无能。
“哥,你怎么了?”妍儿惊叫道:“脸色好难看,是不是发病了?”
“没事”,江安义轻轻地拍拍妍儿的头,脸上强笑着,轻声对弟弟道:“把衣服脱下来,我帮你补补。”
松木四方桌,正中摆放着一碟水煮野荠菜,没有油,看着发枯,一个大碗盛放着几个煮烂的芋头。江黄氏正中,左边是江安义,右边是江安勇,正下方江花妍跪坐在板凳上,每人面前一碗黍米粥,粥清如镜,便是江家的晚餐。
江安义脑中浮现出油汪汪的大肉块、焦酥酥的烤鸭、香喷喷的烧鸡,还有尺许长的大虾、长着长鼻的贝壳、精美如画的糕点,这是妖魔的记忆,它在迷乱我的心境。江安义赶紧默念“太上老君”、“无量寿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将知道的神佛都请了个遍,那股“邪念”慢慢消失了。
小口喝着粥,吃一口芋头,想像着是烧得极烂的猪肉,江安义吃得津津有味,再伸筷子时,却发现碗空了。
“给你,哥”,妍儿“咯咯”笑着,将手中咬过一口的递过来,江安义红着脸摇头。
江黄氏停住筷子,笑道:“娘都忘记义儿、勇儿长大了,饭量也长了,明天娘多煮些。妍儿刚才吃了馒头,义儿你就吃了吧。”
吃完饭,桌上摆上油灯,江安义照例在灯下苦读。江黄氏在一旁编竹篮,江安勇蹲在地上将竹片破成一条条竹丝,妍儿等他破好后将竹丝小心地放在娘的手边。
油灯散发出淡淡的晕光,柔和温暖,一家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溶成一团。
突然,江黄氏手一缩,将指头放在嘴里吮吸着。娘的手又被竹刺刺出了血,江安义知道那双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口子。将灯蕊挑起些,江安义悄悄将灯往娘那边挪了挪,屋内亮堂了些。
江安义的心思再难集中,总想到娘手上那一道道的口子,血淋淋地如同刺在心上,痛且压抑着。好像妖魔的记忆里有不少发财的法子,借来用一用?也不求豪富,只要能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娘和弟弟不用那样辛苦,自己能安心读书就行。
“义儿,怎么不读了?”耳边响起娘的声音,江安义连忙低头继续读书,“……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告诫读书人要安于穷困,坚守德行,只有小人才会因为穷苦而胡作非为。江安义悚然而惊,这妖魔潜在我身上,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我要坚守本心,不为妖魔所趁,不给他做恶的机会。
于是,江安义轻声而坚定地吟诵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家人期待的眼神里再次静下心去。
------------
第二章 债主上门
平山镇逢三、七是迂日。一大早,江黄氏带着江安勇、江安妍将竹篮、竹帚等物搬到集市上占位置,这活,向来不用江安义,因为他是读书人。
今天生意不错,午时不到,江黄氏就满脸笑容地带着一双儿女回家了,带去的东西全卖光了,比往日多挣了十来个铜钱。想到儿女们快半年没见过肉面了,江黄氏咬咬牙,割了六文钱猪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江安义知道斗米二十文,猪肉十文一斤,寻常五口之家温饱的花销在四五两。自家十亩良田,亩产稻谷约一石二斗,一分为税,四分为租,自家仅余五分,再留一分为种,每年只剩下五百余斤谷物。
家中将稻谷换成便宜些的黍米、豆子,菜半自种半挖野菜,勉强渡日,即便这样,一年也要花费千余文。竹篮二文,竹帚一文,这千余文的吃穿用度全靠娘双手挣来,六文钱的猪肉,娘要编三个竹篮才能换回来。
大葱炒肉真叫香,江安勇和江安妍被烟熏得眼泪汪汪也不肯离开厨房,围在灶边转圈咽口水,江安勇不时往灶里添根柴火。江安义矜持地坐在书桌旁,连连默念了好几句“修身养性静心”,终抵不过香味,心思也被勾进了厨房。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江安义今年十五岁,正是贪吃长身子之时,江安勇十二岁,也是能吃的年纪,江黄氏特意地做了一升半黍米,还是吃了个精光,倒是那碗大葱炒肉,还余下大半碗。
就连贪嘴的江安妍也知道细水长流,娘和两个哥哥只是偶尔伸伸筷子,多数还是奔碗中的大葱而去,懂事的孩子知道有样学样,大口扒饭吃得香甜。食不语,一家人偶尔目光交流,其乐融融。
“五弟妹,五弟妹在家吗!”院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高叫着。
江黄氏脸色一变,放下碗急忙迎了出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