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儿科
分类: qsxs
堂中虽然没有大夫,但是她自己可以开药,让那李子俊给她抓药就行了!
抱着蓝宇就要狂奔,“嘎”一声,兽头大门上那铜扶手晃了下,大门洞开,十几个仆役丫鬟奔了出来。
“速速把那两小孩子找出来……什么样子……一个八九岁模样,一个五六岁左右……穿着,一个是灰色长衫,一个是对襟小褂……就像那两小孩一样……”
说话的那仆役顿时瞪大了眼,指着蓝乔蓝宇,结结巴巴道:“就,就是,就是他们!”
“拦住他们!”一个女人堪比五百只鸭子泼辣大吼。顿时几个大力的丫鬟就一个箭步奔过去抓住了蓝乔的肩头,把正要跑步的蓝乔硬生生拉到门口。
“放开!”蓝乔大怒。
“快点把他们带到老爷夫人处!”那五百只鸭子继续命令,无视了蓝乔的声音。
蓝乔抱着蓝宇哪里走得快,被他们扯着拽着,勉强行了几步,就有一个仆役从蓝乔手中一把抢过了蓝宇,另外一个仆役把蓝乔往肩头一扛,就飞快地跑了起来。
“老爷,夫人,人带来了!”听了一声响,蓝乔就被人重重的放在地上。对着那人怒目而视,见到抱着蓝宇的那仆役还算知趣,是轻轻放下,这才奔过去,抱住了蓝宇,让他靠在自己身上。
“你就是那会治疗病症,大言不惭说一命相抵的小孩?”宋老爷问道。
蓝乔此时心中恨极,哪里理会这些阿猫阿狗,径直捏住了蓝宇的左手,中指附在了寸关,然后慢慢地左右转动,小儿臂短,把脉的话,如果放上三指,就不够位置。
蓝宇的脉搏跳动得迟缓,呼吸暂时还正常。看来是受了凉气,只要固表散热就可以了。蓝乔心中稍安。
周围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如何?”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
蓝乔抬起头,心情也平静下来,知道他就是那宋老爷,自己的弟弟还得仰仗着他才行,转过脸来对着眼前看起来儒雅万分的男人道:“脉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是为浮脉,乃外邪入侵肌表,另浮而无力,为虚热、寒症。脉象集中在左寸关,这是受了寒气所以导致虚热。”
宋老爷有些诧异看了蓝乔一眼,大概是没有想到蓝乔这么快就下了结论,又问道:“如何诊治?”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蓝乔平静地看着宋老爷,她知道宋老爷在考究她,说白了,就是把蓝宇当成了小白鼠。但是这点风寒小症如何难得了她呢?虽然没有正正经经学过中医,但四五年研习可不是白过的。
“桂枝汤?”宋老爷很是疑惑。
蓝乔心中一喜,不知道么?那就好办!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6克,甘草3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服后,啜热稀粥一茶杯,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以遍身微似有汗者佳。【1】”蓝乔道。
“听到没有,即刻拿纸笔!”宋老爷一声令下,顿时就有仆役奔出去,片刻就捧着笔墨纸砚过来。
蓝乔提起毛笔,有点颤抖的在那上好的宣纸上落下几笔,发觉自己小学中学学过的毛笔还没有完全丢弃,这才放心大胆地继续写下来。
写完了,对着墨迹轻轻一吹,然后就递给一旁等候的仆役,那仆役领命急急而去,盏茶功夫却苦着脸回来。
“如何?”宋老爷厉声问道,看着空空两手的仆役。
那仆役把那宣纸一捧道:“启禀老爷,药铺伙计说看不懂这方子!”
蓝乔心中一惊,看不懂,怎么会?她可是写得繁体!难道这里的字体不同,或者说没有这些药材?
宋老爷一声冷哼,蓝乔急忙上前道:“宋老爷,给我看看如何?”
宋老爷不语,蓝乔接过方子,仔细思索了一阵,没错啊!再看那“克”字似乎被人用力地抹了下,顿时恍然大悟。
思索了下,急忙改了方子,递给了那仆役,陪笑道:“小哥,麻烦你再跑一趟!”
那仆役回头看了眼宋老爷,见到宋老爷没有别的指示,顿时乖乖地往外面跑去。
原来这里的药铺抓药,用的单位是两、钱、分、厘、毫。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百六十钱也就等于五百克,那么六克就等同于一点九二钱,三克等于零点九六钱。刚才竟然忽略了这个问题。
蓝乔松了口气,还好,可以趁机省了医药费。要不然,她哪里来的银子去抓药。
………………………………………………
【1】此为《伤寒论》第一方,各位妈咪要给小孩子试试的话,一定要诊断出你家的小宝宝是风寒还是风热,要不然会适得其反哦!另外药量本为大人剂量,我稍减了量度。总之一句话:试用虚谨慎,谨慎,再谨慎!
正文第三章诊病(一)
片刻功夫,那仆役就抓来了药,宋老爷示意即刻去煎服。蓝乔却有点不放心,又叮嘱一番道:“先浸泡一刻,水不必太满,高过药草四五厘米……一寸半即可。武火煲至沸腾,再文火慢煲一盏茶功夫。这是第一煎。第二煎,水至半寸多,文火慢煲两盏茶。两次汤药混合,分开三次服用。”
那仆役应了下,就退了下去,蓝乔张张嘴欲言又止,飞快瞟了眼宋老爷,还是没有开口。这里煲药自然是用的陶土烧制的砂锅,虽然陶土中间有很多细微
抱着蓝宇就要狂奔,“嘎”一声,兽头大门上那铜扶手晃了下,大门洞开,十几个仆役丫鬟奔了出来。
“速速把那两小孩子找出来……什么样子……一个八九岁模样,一个五六岁左右……穿着,一个是灰色长衫,一个是对襟小褂……就像那两小孩一样……”
说话的那仆役顿时瞪大了眼,指着蓝乔蓝宇,结结巴巴道:“就,就是,就是他们!”
“拦住他们!”一个女人堪比五百只鸭子泼辣大吼。顿时几个大力的丫鬟就一个箭步奔过去抓住了蓝乔的肩头,把正要跑步的蓝乔硬生生拉到门口。
“放开!”蓝乔大怒。
“快点把他们带到老爷夫人处!”那五百只鸭子继续命令,无视了蓝乔的声音。
蓝乔抱着蓝宇哪里走得快,被他们扯着拽着,勉强行了几步,就有一个仆役从蓝乔手中一把抢过了蓝宇,另外一个仆役把蓝乔往肩头一扛,就飞快地跑了起来。
“老爷,夫人,人带来了!”听了一声响,蓝乔就被人重重的放在地上。对着那人怒目而视,见到抱着蓝宇的那仆役还算知趣,是轻轻放下,这才奔过去,抱住了蓝宇,让他靠在自己身上。
“你就是那会治疗病症,大言不惭说一命相抵的小孩?”宋老爷问道。
蓝乔此时心中恨极,哪里理会这些阿猫阿狗,径直捏住了蓝宇的左手,中指附在了寸关,然后慢慢地左右转动,小儿臂短,把脉的话,如果放上三指,就不够位置。
蓝宇的脉搏跳动得迟缓,呼吸暂时还正常。看来是受了凉气,只要固表散热就可以了。蓝乔心中稍安。
周围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如何?”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
蓝乔抬起头,心情也平静下来,知道他就是那宋老爷,自己的弟弟还得仰仗着他才行,转过脸来对着眼前看起来儒雅万分的男人道:“脉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是为浮脉,乃外邪入侵肌表,另浮而无力,为虚热、寒症。脉象集中在左寸关,这是受了寒气所以导致虚热。”
宋老爷有些诧异看了蓝乔一眼,大概是没有想到蓝乔这么快就下了结论,又问道:“如何诊治?”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蓝乔平静地看着宋老爷,她知道宋老爷在考究她,说白了,就是把蓝宇当成了小白鼠。但是这点风寒小症如何难得了她呢?虽然没有正正经经学过中医,但四五年研习可不是白过的。
“桂枝汤?”宋老爷很是疑惑。
蓝乔心中一喜,不知道么?那就好办!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6克,甘草3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服后,啜热稀粥一茶杯,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以遍身微似有汗者佳。【1】”蓝乔道。
“听到没有,即刻拿纸笔!”宋老爷一声令下,顿时就有仆役奔出去,片刻就捧着笔墨纸砚过来。
蓝乔提起毛笔,有点颤抖的在那上好的宣纸上落下几笔,发觉自己小学中学学过的毛笔还没有完全丢弃,这才放心大胆地继续写下来。
写完了,对着墨迹轻轻一吹,然后就递给一旁等候的仆役,那仆役领命急急而去,盏茶功夫却苦着脸回来。
“如何?”宋老爷厉声问道,看着空空两手的仆役。
那仆役把那宣纸一捧道:“启禀老爷,药铺伙计说看不懂这方子!”
蓝乔心中一惊,看不懂,怎么会?她可是写得繁体!难道这里的字体不同,或者说没有这些药材?
宋老爷一声冷哼,蓝乔急忙上前道:“宋老爷,给我看看如何?”
宋老爷不语,蓝乔接过方子,仔细思索了一阵,没错啊!再看那“克”字似乎被人用力地抹了下,顿时恍然大悟。
思索了下,急忙改了方子,递给了那仆役,陪笑道:“小哥,麻烦你再跑一趟!”
那仆役回头看了眼宋老爷,见到宋老爷没有别的指示,顿时乖乖地往外面跑去。
原来这里的药铺抓药,用的单位是两、钱、分、厘、毫。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百六十钱也就等于五百克,那么六克就等同于一点九二钱,三克等于零点九六钱。刚才竟然忽略了这个问题。
蓝乔松了口气,还好,可以趁机省了医药费。要不然,她哪里来的银子去抓药。
………………………………………………
【1】此为《伤寒论》第一方,各位妈咪要给小孩子试试的话,一定要诊断出你家的小宝宝是风寒还是风热,要不然会适得其反哦!另外药量本为大人剂量,我稍减了量度。总之一句话:试用虚谨慎,谨慎,再谨慎!
正文第三章诊病(一)
片刻功夫,那仆役就抓来了药,宋老爷示意即刻去煎服。蓝乔却有点不放心,又叮嘱一番道:“先浸泡一刻,水不必太满,高过药草四五厘米……一寸半即可。武火煲至沸腾,再文火慢煲一盏茶功夫。这是第一煎。第二煎,水至半寸多,文火慢煲两盏茶。两次汤药混合,分开三次服用。”
那仆役应了下,就退了下去,蓝乔张张嘴欲言又止,飞快瞟了眼宋老爷,还是没有开口。这里煲药自然是用的陶土烧制的砂锅,虽然陶土中间有很多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