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书局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嬷愕然:“公主?”
  公主竟然没生气?
  “嬷嬷。”温知著吩咐道,“唤宝枝进来,今儿随我一道出宫。”
  温知著知晓郑嬷嬷或有许多疑问,但她和原主相差甚大,且对方因之前行事吃亏,她是断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的。
  这样变化的理由,她也想好了。
  生死走一遭,不变不行。
  郑嬷嬷临出门前,听到温知著的解释,既难受又欣慰。而宝叶在旁,将这话听了进去,心中的怪异也消散了。
  待宝枝进来,温知著起身,领着她出门,宝叶跟在后面,迈着步子欲要跟上。
  温知著顿住:“宝叶,今儿宝枝跟着,你不必去了。我瞧着这屋子里落了层灰,你留下整理。”
  宝叶惊诧:“……公主?”
  温知著挑眉:“怎么,不愿意?”
  宝叶连忙垂首:“奴婢不敢,只是……”
  “不敢就听着。”
  说着,温知著看也不看宝叶,径自往外走。她猜到,宝叶心里定是不服气的。
  那又如何?
  一个皇后的耳目罢了。
  温知著走出门,宝枝才恍然回过神,匆忙跟上。
  宝枝没多言,但她也觉出,病后的公主同先前不太一样。比方说,今日竟会带她出门,而不是带一向喜欢的宝叶。
  “公主等等,外头天凉,披上氅衣吧。”
  郑嬷嬷拿着一件氅衣,快步奔到温知著身前。
  温知著没拒绝。
  虽说立了春,这乍暖还寒的,她不想再病一场。
  郑嬷嬷原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温知著这般好说话,一颗心欣慰得不得了。
  就这样,在郑嬷嬷含泪、宝叶含怨的目光中,温知著带着宝枝悠悠然出了宫。
  -
  华丽无比的马车行过街道,引人纷纷侧目。宝枝透过窗户,看着路人指指点点,脸色微变。她望向神情恬淡的温知著,欲言又止。
  温知著瞥了一眼,开始闭目养神。
  坐着如此招摇的马车过市,旁人说什么,略一想便知。
  这也是皇后的手段之一。
  看,她对三公主多好!
  看,三公主这般骄奢!
  温知著没解释,这些得徐徐图之,不能急于一时。而今天,她要先解决一件急事。
  马车绕过热闹的上京庙会,在街尽头一个转角处停下。
  这里相对僻静,宝枝先跳下马车,扶着温知著缓步下车后,垂手立在一旁,听候吩咐。
  “走吧。”
  温知著拂一拂微褶的衣裙,率先走进前方酒楼。
  宝枝慢一步,嘱咐好车夫后,方才跟上。
  先一步进去的温知著,碰见了一个熟人。
  “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这是好了?”
  问的人是君芸薇。
  温知著颔首:“嗯,好了。”
  君芸薇绕着她转了一圈,幽幽道:“没想到,几日不见,倒成了一个美人儿了?”
  温知著:“谢君小姐夸。”
  君芸薇一噎。
  人美了,态度也不一样了。
  之前那样巴着讨好她,现在就淡淡的,这一落差叫她心里颇为不爽。
  她心里泛酸,像防贼一样警惕地看着温知著,问:“你该不会故意打听我哥在这儿,才追着过来的吧?”
  温知著否认。
  “这还差不多。虽说你使了不光彩的手段,定下我哥同你的亲事,但在我心里,你还不能算我嫂子。”
  “自然。”
  君芸薇疑惑:“你今天还挺知情识趣?”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懂的。”
  温知著淡声道。
  她说的不光彩的手段,是原主出了意外,君如钰出手搭救,却被原主缠上,言及二人有肌肤之亲。那时皇上还没对她失望,念着君家属实不错,力排众议准了婚事。
  是以,旁人感观很不好,纷纷替君如钰扼腕。
  自此,原主名声一落千丈,而这也成了她生前最后悔的一件事。她的错不在对其一见钟情,而在强行捆绑。
  今日,温知著是来替原主了却心事的。
  君芸薇见温知著与往常大为不同,面露狐疑。而温知著已绕过她,往楼上走。
  “你等等!”
  君芸薇蓦地想起楼上,她约了知婷姐装作与她哥巧遇。
  知婷姐温柔大方又有才情,哪怕温知著变好看了,也是个草包,知婷姐比她强百倍。
  若是不慎被撞见,对她哥名声不好……
  念及此,君芸薇着急道:“先别上去!”
  温知著停下,回头看她:“君小姐,请问有何指教?”
  君芸薇着急,又一时找不出合适理由,只好凶道:“反正,你不许上去!”
  温知著气笑了:“这是君家的酒楼,还是君小姐包场了?”
  君芸薇不说话。
  “看来都不是。既是如此,君小姐拦不得我,况我约了人,不能迟到。”
  温知著不愿做口舌之争,径自往楼上走。
  君芸薇听她说约了人,紧张之色一松。
  应碰不到她哥了。
  就这么一愣神,她看见温知著站在天字一号包间前,准备敲门,直呼不好。
  糟了!
  她哥就在这个包间。
  她小跑着追上温知著,打算再拦她,被匆忙赶来的宝枝拦住了。
  君芸薇神色着急,“你让开!”
  宝枝:“君小姐,您见着我家公主得行礼,不可这样无礼。”
  温知著听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