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分类: txts3
                    一战,折损了五万精锐,如今就剩下十万兵马,其中王都宛城驻扎着三万大军,武关方向驻扎这两万兵马防备汉国,北边驻扎这两万兵马防备魏韩,南边新野驻扎一万大军防备荆国,上庸驻扎一万大军防备汉国汉中兵马,剩下的一万兵马,分成两部,每部五千人,分别在安南将军廖明和安北将军史奈的统帅之下,驻扎在宛城五十里外,拱卫宛城外围,如果要出动兵马应战,首先驻扎在南边的一万大军绝不能动,此次汉国进犯,臣估计荆国也会趁机浑水摸鱼的,上庸的一万大军也不能动,毕竟那里靠近汉中,汉国在汉中也驻扎着十万大军,虽然要防备蜀国,但是抽调两三万攻打上庸也是没问题的,不得不防,至于北面的两万大军,抽调一万人问题不大,毕竟韩国刚刚被我国打得元气大伤,没有这个胆子出兵的,魏国隔着一个韩国,就算进犯也就一偏师一两万人,成不了气候,王都留下一万羽林军留守足够了,如此算来,我军能够出动四万大军,再加上驻扎在武关方向的两万大军,我军能够出动六万大军迎战汉国。”
有六万大军,众人的心终于是定了点,不过汉国威名远播,十万虎狼之师,六万大军到底能不能挡住,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邓昇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觉得还不是绝境,还是有一拼之力的,正准备下令的时候,作为邓昇潜邸之臣的程昱出列道:“大王,臣以为我国无需与汉国力拼,至于将重点放在荆国身上。”
“哦?程昱,此话怎讲?”对于程昱的话,邓昇很疑惑,毕竟现在汉国十万大军来犯,恐怕是打着灭亡邓国的心思,亡国之祸就在眼前,居然不力拼,这让邓昇很不解。
程昱解释道:“回大王汉国乃是当世强国,此次十万大军前来,定是打算吞并我邓国的,但是诸国可不会愿意看到邓国被汉国吞并的,只是汉国离我邓国比较近,如秦国、蜀国、魏国、赵国还没反应过来,只要我军能够挡住汉国一段时间,别的不说,秦汉世仇,秦国定会发兵攻打汉国的,秦军战力彪悍,汉国一旦对上,必然要使出全力的,就算不撤回大军,也绝对不会再增兵,如此一来,我军所面对的就只有十万汉军,我军据城死守的话,五万足以,而一旦蜀国、魏国、赵国也出兵,汉军必退,如此一来我军又何必与汉国拼个你死我活呢?至于荆国,臣以为其定会出兵,荆国当年被先王击败,兵马折损过多,此次出兵,定不会超过三万,新野有一万精锐,再增兵一万,未尝不可重创荆国。”
第四章 析县风云(一)
    
第四章:析县风云(一)
听了程昱的分析之后,邓昇深以为然,汉国家大业大,不可能会在邓国身上耗费太多的精力的,现在忽然进犯,无非就是认为现在的邓国十分虚弱,出动十万大军,打算在秦国和赵国反应过来之前,一鼓作气灭了邓国,只要自己死守不出,汉国短时间拿不下邓国,秦国和赵国就会教汉国做人的。
“不知诸卿以为如何?”虽然认可程昱的方案,但是毕竟邓昇刚刚登上王位,根基不稳,还是要问一下这些老臣的意见的。
“大王,万万不可,汉军乃是虎狼之师,绝非荆国之流能比拟的,六万大军也无法保证能够挡住汉军,何况区区五万呢,臣以为应集中兵马迎战汉军,绝不可大意。”侍中孔侑反对道。
“丞相和大将军有何看法?”对于孔侑这样的腐儒,邓昇压根就不想理会,直接询问蔡封和黄标的意见。
“回大王,臣觉得可行,不过就是不知道以五万兵马抵挡十万汉军,能否支持得到秦国和赵国出兵?”蔡封毕竟也是智力88的人,对于形势还是能够分析的清楚的,不过就是有些担忧。
这是,作为邓军第一统帅的黄标解答了他的疑问“大王放心,汉军若要进逼宛城,必然要先破了析县,而析县自我邓国立国以来便是西边的门户,城池坚固,粮草军械充足,若是坚守,纵然十万汉军也难以攻破。”
邓昇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便由大将军统帅一万五千大军前往析县,征南将军李天虎、安南将军廖明在麾下听令,再传令叶县,抽调一万五千兵马前往析县,命安北将军史奈即可率本部五千兵马前往叶县督军,防备魏韩。”
“喏!”黄标和李天虎领命。
“大王,黄将军和李将军还有廖将军都去了析县,史将军去了叶县,那南边的新野何人领兵与荆国对阵?”蔡封见邓昇把所有大将都派往西边和北边,对于南边的新野很担忧。
邓昇笑了笑,道:“丞相无需担忧,寡人潜邸之时,麾下有两员大将可堪一用,常遇春、杨延昭何在?”
“臣在!”常遇春和杨延昭出列道。
“加封杨延昭为安东将军、常遇春为安西将军,以杨延昭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程昱为军师,率领一万大军南下新野督军,若荆军敢来,必迎头痛击!羽林将军方瀚辰率领羽林军镇守宛城!”邓昇道。
“臣等领命!”
众臣见邓昇居然把两个毫无资历的新人当任主将,都打算反对,但是看到丞相蔡封没有什么动静,也就歇鼓了。
蔡封不是不想反对,而是他根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阳翟一战邓国损失了太多的精兵悍将了,导致现在偌大和邓国无人可
                
                
                
                    有六万大军,众人的心终于是定了点,不过汉国威名远播,十万虎狼之师,六万大军到底能不能挡住,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邓昇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觉得还不是绝境,还是有一拼之力的,正准备下令的时候,作为邓昇潜邸之臣的程昱出列道:“大王,臣以为我国无需与汉国力拼,至于将重点放在荆国身上。”
“哦?程昱,此话怎讲?”对于程昱的话,邓昇很疑惑,毕竟现在汉国十万大军来犯,恐怕是打着灭亡邓国的心思,亡国之祸就在眼前,居然不力拼,这让邓昇很不解。
程昱解释道:“回大王汉国乃是当世强国,此次十万大军前来,定是打算吞并我邓国的,但是诸国可不会愿意看到邓国被汉国吞并的,只是汉国离我邓国比较近,如秦国、蜀国、魏国、赵国还没反应过来,只要我军能够挡住汉国一段时间,别的不说,秦汉世仇,秦国定会发兵攻打汉国的,秦军战力彪悍,汉国一旦对上,必然要使出全力的,就算不撤回大军,也绝对不会再增兵,如此一来,我军所面对的就只有十万汉军,我军据城死守的话,五万足以,而一旦蜀国、魏国、赵国也出兵,汉军必退,如此一来我军又何必与汉国拼个你死我活呢?至于荆国,臣以为其定会出兵,荆国当年被先王击败,兵马折损过多,此次出兵,定不会超过三万,新野有一万精锐,再增兵一万,未尝不可重创荆国。”
第四章 析县风云(一)
第四章:析县风云(一)
听了程昱的分析之后,邓昇深以为然,汉国家大业大,不可能会在邓国身上耗费太多的精力的,现在忽然进犯,无非就是认为现在的邓国十分虚弱,出动十万大军,打算在秦国和赵国反应过来之前,一鼓作气灭了邓国,只要自己死守不出,汉国短时间拿不下邓国,秦国和赵国就会教汉国做人的。
“不知诸卿以为如何?”虽然认可程昱的方案,但是毕竟邓昇刚刚登上王位,根基不稳,还是要问一下这些老臣的意见的。
“大王,万万不可,汉军乃是虎狼之师,绝非荆国之流能比拟的,六万大军也无法保证能够挡住汉军,何况区区五万呢,臣以为应集中兵马迎战汉军,绝不可大意。”侍中孔侑反对道。
“丞相和大将军有何看法?”对于孔侑这样的腐儒,邓昇压根就不想理会,直接询问蔡封和黄标的意见。
“回大王,臣觉得可行,不过就是不知道以五万兵马抵挡十万汉军,能否支持得到秦国和赵国出兵?”蔡封毕竟也是智力88的人,对于形势还是能够分析的清楚的,不过就是有些担忧。
这是,作为邓军第一统帅的黄标解答了他的疑问“大王放心,汉军若要进逼宛城,必然要先破了析县,而析县自我邓国立国以来便是西边的门户,城池坚固,粮草军械充足,若是坚守,纵然十万汉军也难以攻破。”
邓昇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便由大将军统帅一万五千大军前往析县,征南将军李天虎、安南将军廖明在麾下听令,再传令叶县,抽调一万五千兵马前往析县,命安北将军史奈即可率本部五千兵马前往叶县督军,防备魏韩。”
“喏!”黄标和李天虎领命。
“大王,黄将军和李将军还有廖将军都去了析县,史将军去了叶县,那南边的新野何人领兵与荆国对阵?”蔡封见邓昇把所有大将都派往西边和北边,对于南边的新野很担忧。
邓昇笑了笑,道:“丞相无需担忧,寡人潜邸之时,麾下有两员大将可堪一用,常遇春、杨延昭何在?”
“臣在!”常遇春和杨延昭出列道。
“加封杨延昭为安东将军、常遇春为安西将军,以杨延昭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程昱为军师,率领一万大军南下新野督军,若荆军敢来,必迎头痛击!羽林将军方瀚辰率领羽林军镇守宛城!”邓昇道。
“臣等领命!”
众臣见邓昇居然把两个毫无资历的新人当任主将,都打算反对,但是看到丞相蔡封没有什么动静,也就歇鼓了。
蔡封不是不想反对,而是他根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阳翟一战邓国损失了太多的精兵悍将了,导致现在偌大和邓国无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