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
分类: txts3
人接到了请帖,但是因为担心路面不好会发生事故,就找出种种借口不肯前来乘车,他们的座位立刻被其他的人占去了。前来等候乘坐这趟车的人很多,结果座位不够,有些人干脆就站在车上。路还很难走,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跑完全程,但是没有出什么大的事故。汽车开到终点时,伊塔布纳市放了焰火,举行了欢迎午宴。俄国人雅科布宣布,汽车正常通车半个月之后,将在伊列乌斯市举行一次盛大晚宴,邀请两市著名人士出席,来庆祝这一地区所取得的又一个进步。宴会委托给纳西布承办。
那时候,在伊列乌斯和伊塔布纳两市,人们听到讲得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进步”,所有的人都反反复复地叨念着它,报纸和周刊每天都要提到它,在模范文具店里的争论中,在酒吧间和夜总会里也总是要谈到它。一提及这些新修成的街道、花园式的广场、商业中心的大楼、海滨的现代化的住宅、《伊列乌斯日报》的印刷所、上午从伊列乌斯市开出下午就到伊塔布纳市的公共汽车、运输可可的卡车、灯火辉煌的夜总会、新的伊列乌斯影剧院、足球场、埃诺什博士开办的中学、从巴伊亚市乃至首都里约热内卢[11]来的那些饥肠辘辘的讲演家以及进步俱乐部和由它组织的茶话舞会[12],伊列乌斯市人总要讲到这个字眼。“这就叫进步!”他们自豪地说,并且都意识到,城市的面貌和它的习俗之所以能发生这样深刻的变化,是因为大家都出了力。
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海边和山坡旁修起了街道,公园和广场相继落成,平房、两层小楼和豪华的大楼平地而起。房租不断上涨,在商业中心区,房租昂贵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南方银行在这里开办了办事处,巴西银行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四层的楼房,漂亮极了!
伊列乌斯城昔日的景象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在争夺土地的那些年代,伊列乌斯活像个兵营:庄园主们骑在马上,腰里别着手枪;使人胆战心惊的雅贡索们手里握着来复枪,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街道还没铺上路面,真可谓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枪声使不宁静的夜晚充满了恐惧。流动商贩们就在路边摊开他们的货箱。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见了。市区五光十色的橱窗光彩夺目,商店在成倍地增加,只有在集市上才能见到少数流动商贩,他们大多都到内地去了。酒吧间、夜总会、电影院和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来了。虽然那个地区的人们不十分信仰宗教,伊列乌斯却令人骄傲地被升为主教区,在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庆典中,迎来了第一位主教大人。庄园主、出口商、银行家以及商人们,都为专供本市女孩子上学的教会女校和主教区的大教堂捐了款,这两座建筑物都修在孔基斯塔山顶上。这些人同样也为进步俱乐部的落成捐了款,这个俱乐部是在以蒙迪尼奥·法尔康为首的一批商人和医生的倡议下修建起来的。每逢星期天,那里都要举办茶话舞会,还不时地举办大型舞会。该市还成立了足球俱乐部,鲁伊·巴尔博扎文学会的活动也搞得十分热闹。在那些年代里,伊列乌斯开始以“南方皇后”的美名蜚声国内外,巴伊亚州整个南部都种上了可可,任何其他作物的收益都无法和它相比。财富在不断地增长,伊列乌斯这个可可之城在不断地发展。
然而,在伊列乌斯的街道上,人们不仅能够看到迅猛的进步和光辉灿烂的前景,同时还能看到刚刚过去不久的争夺土地、武装械斗和土匪横行的那些年代所遗留下来的痕迹。给出口商仓库运送可可的驴队闯进了商业中心区,与已经开始和它们竞争作对的卡车混杂在一起;还有不少男人穿着长筒靴,露着左轮手枪从这里走过;在一些偏僻的街道,依然动不动就会发生骚乱;著名的雅贡索们在廉价酒店里炫耀着自己的胆识;光天化日之下,不时地会有谋杀事件发生。在铺有路面的整洁的街道上,和上面那些人擦肩而过的行人中有生意兴隆的可可出口商,他们穿着从巴伊亚市来的裁缝们制作的十分考究的衣服;有数不清的旅行推销员,这些人十分健谈、热情且又消息灵通,对最新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无所不知;此外还有医生、律师、牙科大夫、农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都是陆陆续续从各地乘船来到伊列乌斯的。很多庄园主也已不再脚蹬长筒靴、身带武器了,样子显得十分温和。他们在城里盖起上等住宅,每年总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把子女们送到埃诺什办的中学或是巴伊亚市的学校去读书。他们的妻子穿着丝绸衣服和高跟鞋,经常参加进步俱乐部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只是在节假日,她们才回到乡下的庄园里去看一看。
很多东西还能使人回忆起过去的伊列乌斯市。当然,这里所说的“过去”,指的不是榨糖厂时代,不是种植长势很差的咖啡时代,也不是贵族时代、黑奴时代和显贵的阿维拉家族时代。人们对那些遥远的过去只保留着一些朦朦胧胧的记忆而已,唯有博士一个人关心那些事情。这里指的是刚刚过去不久的那段历史,也就是人们为争夺土地进行大规模械斗的那些岁月。自从耶稣教会的神父带来了第一批可可树苗之后,人们纷纷来到这个地区找寻财富。他们钻进森林,靠来复枪和手枪的枪口去夺取每一寸土地。巴达罗家族、奥里维拉家族、布拉斯·达马西奥家族、特奥多
那时候,在伊列乌斯和伊塔布纳两市,人们听到讲得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进步”,所有的人都反反复复地叨念着它,报纸和周刊每天都要提到它,在模范文具店里的争论中,在酒吧间和夜总会里也总是要谈到它。一提及这些新修成的街道、花园式的广场、商业中心的大楼、海滨的现代化的住宅、《伊列乌斯日报》的印刷所、上午从伊列乌斯市开出下午就到伊塔布纳市的公共汽车、运输可可的卡车、灯火辉煌的夜总会、新的伊列乌斯影剧院、足球场、埃诺什博士开办的中学、从巴伊亚市乃至首都里约热内卢[11]来的那些饥肠辘辘的讲演家以及进步俱乐部和由它组织的茶话舞会[12],伊列乌斯市人总要讲到这个字眼。“这就叫进步!”他们自豪地说,并且都意识到,城市的面貌和它的习俗之所以能发生这样深刻的变化,是因为大家都出了力。
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海边和山坡旁修起了街道,公园和广场相继落成,平房、两层小楼和豪华的大楼平地而起。房租不断上涨,在商业中心区,房租昂贵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南方银行在这里开办了办事处,巴西银行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四层的楼房,漂亮极了!
伊列乌斯城昔日的景象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在争夺土地的那些年代,伊列乌斯活像个兵营:庄园主们骑在马上,腰里别着手枪;使人胆战心惊的雅贡索们手里握着来复枪,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街道还没铺上路面,真可谓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枪声使不宁静的夜晚充满了恐惧。流动商贩们就在路边摊开他们的货箱。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见了。市区五光十色的橱窗光彩夺目,商店在成倍地增加,只有在集市上才能见到少数流动商贩,他们大多都到内地去了。酒吧间、夜总会、电影院和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来了。虽然那个地区的人们不十分信仰宗教,伊列乌斯却令人骄傲地被升为主教区,在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庆典中,迎来了第一位主教大人。庄园主、出口商、银行家以及商人们,都为专供本市女孩子上学的教会女校和主教区的大教堂捐了款,这两座建筑物都修在孔基斯塔山顶上。这些人同样也为进步俱乐部的落成捐了款,这个俱乐部是在以蒙迪尼奥·法尔康为首的一批商人和医生的倡议下修建起来的。每逢星期天,那里都要举办茶话舞会,还不时地举办大型舞会。该市还成立了足球俱乐部,鲁伊·巴尔博扎文学会的活动也搞得十分热闹。在那些年代里,伊列乌斯开始以“南方皇后”的美名蜚声国内外,巴伊亚州整个南部都种上了可可,任何其他作物的收益都无法和它相比。财富在不断地增长,伊列乌斯这个可可之城在不断地发展。
然而,在伊列乌斯的街道上,人们不仅能够看到迅猛的进步和光辉灿烂的前景,同时还能看到刚刚过去不久的争夺土地、武装械斗和土匪横行的那些年代所遗留下来的痕迹。给出口商仓库运送可可的驴队闯进了商业中心区,与已经开始和它们竞争作对的卡车混杂在一起;还有不少男人穿着长筒靴,露着左轮手枪从这里走过;在一些偏僻的街道,依然动不动就会发生骚乱;著名的雅贡索们在廉价酒店里炫耀着自己的胆识;光天化日之下,不时地会有谋杀事件发生。在铺有路面的整洁的街道上,和上面那些人擦肩而过的行人中有生意兴隆的可可出口商,他们穿着从巴伊亚市来的裁缝们制作的十分考究的衣服;有数不清的旅行推销员,这些人十分健谈、热情且又消息灵通,对最新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无所不知;此外还有医生、律师、牙科大夫、农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都是陆陆续续从各地乘船来到伊列乌斯的。很多庄园主也已不再脚蹬长筒靴、身带武器了,样子显得十分温和。他们在城里盖起上等住宅,每年总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把子女们送到埃诺什办的中学或是巴伊亚市的学校去读书。他们的妻子穿着丝绸衣服和高跟鞋,经常参加进步俱乐部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只是在节假日,她们才回到乡下的庄园里去看一看。
很多东西还能使人回忆起过去的伊列乌斯市。当然,这里所说的“过去”,指的不是榨糖厂时代,不是种植长势很差的咖啡时代,也不是贵族时代、黑奴时代和显贵的阿维拉家族时代。人们对那些遥远的过去只保留着一些朦朦胧胧的记忆而已,唯有博士一个人关心那些事情。这里指的是刚刚过去不久的那段历史,也就是人们为争夺土地进行大规模械斗的那些岁月。自从耶稣教会的神父带来了第一批可可树苗之后,人们纷纷来到这个地区找寻财富。他们钻进森林,靠来复枪和手枪的枪口去夺取每一寸土地。巴达罗家族、奥里维拉家族、布拉斯·达马西奥家族、特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