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百年经典第04卷:君主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分类: txts3
己的判断和思考作出决断。时机总是变化多端,稍纵即逝,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考察法国,看看它是否做过我上面论及的任何一件事情。这里我要谈的是路易十二<sup>9而不是查理八世<sup>10,因为路易占领意大利的时间长一些,他的所作所为更易观察些。你会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和我刚才所讲的几乎是完全相反。
具有野心的威尼斯人想通过法王路易十二的干涉获取半个伦巴底,于是他们把路易引入意大利。对于法王接受威尼斯人的顺水人情没有什么可以责难的,他在那里没有什么朋友,加上之前查理八世<sup>11的所作所为,让路易在此地尝尽了闭门羹。他又想在意大利站住脚,我认为只需他妥善行事不犯错误,采取这样的办法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通过再次占领伦巴底,他又一次获得了查理八世当年失去的威名:热那亚人归顺了,佛罗伦萨人成了他的朋友,费托瓦侯<sup>12、费拉拉公爵<sup>13、本蒂沃利奥<sup>14、富尔利夫人<sup>15、法恩扎<sup>16、佩萨罗<sup>17、里米尼、卡梅里诺、皮奥姆比诺<sup>18等地的统治者,还有卢卡人、比萨人、锡那纳人全都来奉承他,抢着要与他结盟。此时,威尼斯人才明白当初的举动是多么地鲁莽!仅仅为了获取伦巴底的两个小城镇而与路易结盟,他却将整个意大利三分之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
假如法王路易十二能遵守我前面所讲的那些规则,保护朋友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维持在意大利的统治是没有太大的困难的。虽然这些小国数目众多,但都弱小胆怯,他们不是怕罗马教廷,就是怕威尼斯人,他们追随法国是必然的。只要路易能够很好地利用他们,就可以对抗那些依然强大的敌对势力。可是路易在进入米兰之后就把自己以前的做法甩到一边去了,他帮助教皇亚历山大占领了罗马尼阿,完全没有意识到此举使他失去朋友和那些要依靠他以求得保护的人。一旦拥有宗教权利的教廷增加了权利,势力就会大增,野心也会极度膨胀,犯了这第一个错误之后,他不得不一错再错。直到最后为了防止亚历山大成为托斯卡纳的统治者,抑制他的野心,路易不得不亲自跑到意大利。
使教廷的权利过大,使朋友叛离,做完这些他还感觉不够,又同西班牙国王一起瓜分了自己垂涎已久的那不勒斯。原来他是一个人主宰意大利,由于西班牙国王的到来,那些心怀不满者和野心家总算找到了另外的依靠。本来他可以扶持那不勒斯国王,使他臣服于自己并年年纳贡,但他却把人家赶走,同时又引进来一个足以把自己赶走的人,这就留下了隐患。拓展疆土的愿望是王之常情,无可厚非,只是要量力而行,就会受到赞扬而非责难。但是如果一味地不择手段做出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就容易犯下大错,只会留下骂名。如果法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军力拿下那不勒斯,那大可放心地去做。如果不能,就不应联合强大的西班牙将其瓜分。联合威尼斯人瓜分伦巴底,是为了在意大利立足,这还能说得通,而联合别人来瓜分那不勒斯,就显得毫无道理,惹得天怒人怨。
路易十二犯了五个错误:消灭小势力而不是安抚他们;助长了本已很强大的势力;把强大的外国势力<sup>19引入意大利;没有亲自驻扎在那里;也没有派遣殖民到那里去。如果他不去犯第六个错误,即夺取威尼斯人的领导,那么他的声望还不至于这么差。假如之前他没有助长教廷的势力,也没有把西班牙人引进来,威尼斯人就会迫于压力而立刻归顺于他。但既然那两步臭棋已经走下去了,他就不应该同意让威尼斯灭亡,试想一下,如果威尼斯人足够强大,他们就不会允许其他人打伦巴底的主意;其他国家更不会多管闲事,从法国手中夺取伦巴底而拱手让给威尼斯人,他们更不会冒险与法国和威尼斯同时为敌。既然如此,何必要灭亡威尼斯呢?可能有人会说,把罗马尼阿让给教皇亚历山大,把那不勒斯让给西班牙,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战争。根据我在前面的论述,为避免一场肯定要发生的战争而去拖延时间只会对自己不利。为了暂时避免一场战争而听任混乱滋长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因为战争最终是无法避免的。也许有人会这样为路易辩护,他和教皇之间是有言在先的,他帮助教皇扩张事业,教皇则答应他帮助解除婚姻关系同时任命罗阿诺担任枢机主教,对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论述君主的信义及如何保持信义时专门回答。
因为没有遵守那些占有并保持领土的人们所应当遵守的规则,法王路易十二丢失了伦巴底。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毫不新奇。当瓦伦蒂诺(教皇亚历山大之子,人称切萨雷·博尔贾)占领罗马尼阿的时候,我曾和罗阿诺枢机主教在南特讨论过这个问题。主教当时对我说,意大利人不懂战争,我的回答是,法国人不懂政治。假如他们真的懂政治,就不会允许教廷大肆扩张势力。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西班牙和教廷在意大利所形成的强大势力是由法国一手造成的,法国的崩溃则是由他们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亘古不变的普遍规律;使他人强大就是在自取灭亡。运用才智或使用武力帮助别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考察法国,看看它是否做过我上面论及的任何一件事情。这里我要谈的是路易十二<sup>9而不是查理八世<sup>10,因为路易占领意大利的时间长一些,他的所作所为更易观察些。你会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和我刚才所讲的几乎是完全相反。
具有野心的威尼斯人想通过法王路易十二的干涉获取半个伦巴底,于是他们把路易引入意大利。对于法王接受威尼斯人的顺水人情没有什么可以责难的,他在那里没有什么朋友,加上之前查理八世<sup>11的所作所为,让路易在此地尝尽了闭门羹。他又想在意大利站住脚,我认为只需他妥善行事不犯错误,采取这样的办法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通过再次占领伦巴底,他又一次获得了查理八世当年失去的威名:热那亚人归顺了,佛罗伦萨人成了他的朋友,费托瓦侯<sup>12、费拉拉公爵<sup>13、本蒂沃利奥<sup>14、富尔利夫人<sup>15、法恩扎<sup>16、佩萨罗<sup>17、里米尼、卡梅里诺、皮奥姆比诺<sup>18等地的统治者,还有卢卡人、比萨人、锡那纳人全都来奉承他,抢着要与他结盟。此时,威尼斯人才明白当初的举动是多么地鲁莽!仅仅为了获取伦巴底的两个小城镇而与路易结盟,他却将整个意大利三分之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
假如法王路易十二能遵守我前面所讲的那些规则,保护朋友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维持在意大利的统治是没有太大的困难的。虽然这些小国数目众多,但都弱小胆怯,他们不是怕罗马教廷,就是怕威尼斯人,他们追随法国是必然的。只要路易能够很好地利用他们,就可以对抗那些依然强大的敌对势力。可是路易在进入米兰之后就把自己以前的做法甩到一边去了,他帮助教皇亚历山大占领了罗马尼阿,完全没有意识到此举使他失去朋友和那些要依靠他以求得保护的人。一旦拥有宗教权利的教廷增加了权利,势力就会大增,野心也会极度膨胀,犯了这第一个错误之后,他不得不一错再错。直到最后为了防止亚历山大成为托斯卡纳的统治者,抑制他的野心,路易不得不亲自跑到意大利。
使教廷的权利过大,使朋友叛离,做完这些他还感觉不够,又同西班牙国王一起瓜分了自己垂涎已久的那不勒斯。原来他是一个人主宰意大利,由于西班牙国王的到来,那些心怀不满者和野心家总算找到了另外的依靠。本来他可以扶持那不勒斯国王,使他臣服于自己并年年纳贡,但他却把人家赶走,同时又引进来一个足以把自己赶走的人,这就留下了隐患。拓展疆土的愿望是王之常情,无可厚非,只是要量力而行,就会受到赞扬而非责难。但是如果一味地不择手段做出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就容易犯下大错,只会留下骂名。如果法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军力拿下那不勒斯,那大可放心地去做。如果不能,就不应联合强大的西班牙将其瓜分。联合威尼斯人瓜分伦巴底,是为了在意大利立足,这还能说得通,而联合别人来瓜分那不勒斯,就显得毫无道理,惹得天怒人怨。
路易十二犯了五个错误:消灭小势力而不是安抚他们;助长了本已很强大的势力;把强大的外国势力<sup>19引入意大利;没有亲自驻扎在那里;也没有派遣殖民到那里去。如果他不去犯第六个错误,即夺取威尼斯人的领导,那么他的声望还不至于这么差。假如之前他没有助长教廷的势力,也没有把西班牙人引进来,威尼斯人就会迫于压力而立刻归顺于他。但既然那两步臭棋已经走下去了,他就不应该同意让威尼斯灭亡,试想一下,如果威尼斯人足够强大,他们就不会允许其他人打伦巴底的主意;其他国家更不会多管闲事,从法国手中夺取伦巴底而拱手让给威尼斯人,他们更不会冒险与法国和威尼斯同时为敌。既然如此,何必要灭亡威尼斯呢?可能有人会说,把罗马尼阿让给教皇亚历山大,把那不勒斯让给西班牙,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战争。根据我在前面的论述,为避免一场肯定要发生的战争而去拖延时间只会对自己不利。为了暂时避免一场战争而听任混乱滋长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因为战争最终是无法避免的。也许有人会这样为路易辩护,他和教皇之间是有言在先的,他帮助教皇扩张事业,教皇则答应他帮助解除婚姻关系同时任命罗阿诺担任枢机主教,对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论述君主的信义及如何保持信义时专门回答。
因为没有遵守那些占有并保持领土的人们所应当遵守的规则,法王路易十二丢失了伦巴底。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毫不新奇。当瓦伦蒂诺(教皇亚历山大之子,人称切萨雷·博尔贾)占领罗马尼阿的时候,我曾和罗阿诺枢机主教在南特讨论过这个问题。主教当时对我说,意大利人不懂战争,我的回答是,法国人不懂政治。假如他们真的懂政治,就不会允许教廷大肆扩张势力。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西班牙和教廷在意大利所形成的强大势力是由法国一手造成的,法国的崩溃则是由他们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亘古不变的普遍规律;使他人强大就是在自取灭亡。运用才智或使用武力帮助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