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土万里
分类: qsxs
转身就跑,不多时赞摩寺的主持法能大师便匆匆而至,这时牙兵们已将人抬进了平时镇守来赞摩寺礼佛时下榻的精舍。
解开层层披风,看到浑身上下血迹尚未完全干涸的身躯,法能大师念了声佛号,看向边上的队正,然后牙兵里有机灵的连忙说起他们捡到这位郎君的经历。
“阿弥陀佛,这位郎君福泽深厚,命不该绝。”
法能大师闻言不由感叹,然后搭上沈光手腕,仔细地诊过脉,起身又在沈光身上摸了圈,发现虽有多处淤伤,但没有伤到筋骨,才朝牙兵们道,“脉像无虞,只是需得卧床静养。”
“诸位且先休息,这位郎君,老衲会好生照顾。”
“多谢大师。”
队正领着牙兵们告退,等雪停了,他们在寺中修整番后,还得带着那头雪豹回西城复命,以后有的是机会来看这位郎君。
傍晚时分,两个小沙弥端着烧开的热水调温后,将沈光身上干涸的血渍擦了个干干净净,法能大师才为沈光身上淤伤的地方上药,接着让小沙弥为沈光换上寺里生得最长大的僧人穿的中衣,方回了禅房休息。
精舍里,只有一盏油灯如豆,散发着昏黄的光芒,随着离开的小沙弥合上房门,沈光睁开眼睛,房里有股淡淡的檀香气味,他看向四周,没有桌椅,只有几只蒲团和极矮的案几。
胸口上压着的被子又厚又沉,被面是粗糙的麻布,沈光用力摸了把,只觉得里面硬得扎手,那种触感绝对不是棉花,倒像是稻草。
墙壁上挂了几幅字画,离沈光最近的那副,他勉强能看到落款的字迹,但灯光太暗,只分辨出最末那几个字。
“开元二十三年”
口中低喃自语,沈光想到白日里自己听不懂那些牙兵言语,忽地恍然大悟,他也许真的梦回千年,照画上所题,眼下应是盛唐开元二十三年以后,而唐时的语言发音是中古汉语,和后世大相径庭,难怪他听不懂。
恍惚间沈光想起父母,不由悲从中来,不知道自己失踪后,父母要承受如何的哀痛,但愿弟弟能好生侍奉二老,胡思乱想间,越发疲惫的沈光再也撑不住,很快便昏沉沉的睡去。
第二章 练刀学语
翌日,天明时分,大雪已经停歇,黎明前牙兵们来精舍瞧了回沈光,当看到这位洗干净脸庞的年轻郎君,面色温润如玉,剑眉星目,仪表堂堂,就连那位队正也不再怀疑这位郎君是世家大族子弟出身。
“大师,这位郎君便拜托你了!”
队正领着牙兵们告辞时,带走了从沈光甲胄里找到的那块骁骑尉令牌,他们耽搁两日,回城后在镇守使那儿需得有个交代。
牙兵们带回的其余东西被僧人们拾掇干净后放进精舍,等到众人离去,沈光才睁开眼。
这个时代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也不知道要如何生存下去,唯一让他安心的是身在寺庙,也许他可以在这庙里出家当个和尚,先把语言学了再说。
冬日暖阳,从窗格里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内照进来时,光是五彩斑斓的。
当精舍的大门被推拉开,沈光的眼睛眯了眯,连日水米未进,他早已饿极,骤然间闻到股淡淡的粥香味,他再也忍不住。
看到床榻上那位年轻郎君醒过来,端粥的小沙弥不由欢喜起来,“这位郎君,你醒了,这可当真是好极了,定是佛主听到我等诚心诵经”
沈光没想到来的小和尚是个话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是他又偏偏听不懂在说什么,最后只能直勾勾地盯着那碗冒着热气的米粥。
“啊,郎君定是饿了,小僧这就喂郎君喝粥。”
小沙弥被沈光死死盯着,终于明白过来,连忙放下粥碗,扶着沈光起来,小心翼翼地喂他起粥来。
一大碗熬得稀烂的小米粥,很快就见了底,沈光只觉得肚子里暖洋洋的,疲惫的身躯里也生出些力气来,小沙弥仍旧喋喋不休地说着话,“郎君,你是哪里人,王队正说你是贵人”
沈光终于体会到猴子要拿肠子勒死唐三藏时的心情,可现在语言不通,他除了保持脸颊肌肉做括弧状还能怎么办!
小沙弥眼里,这位醒来的年轻郎君,从始至终都微笑倾听自己说话,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意思,这让他很是感动,平时在寺庙里除了修行,师兄们都不大爱搭理他,这还是头回有人能听他说那么多的话。
“多闻,莫要叨唠郎君休息,还不去好生修行!”
突然间,精舍外传来了小沙弥熟悉的声音,他连忙端起粥碗羹匙,应声道,“是,方丈。”
“郎君身体虚弱,还需要静养两日,方能下地走动。”
法能为沈光再次诊脉后开口说道,然后看着这位苏醒过来后眼神清明的年轻郎君,眉头微皱。
这时候,沈光抬起手,指着自己的喉咙,接着张口,却只是发出了啊啊的声音。
“郎君不能说话?”
看着面前老和尚的疑惑神情,沈光略微思索下,便点点头,接着他想到再也见不到父母,脸上悲戚自然流露,叫法能也为之黯然,心道这位郎君不知遇到了什么伤心事,竟这般凄楚!
“阿弥陀佛,老衲虽不知郎君有何伤心事,但郎
解开层层披风,看到浑身上下血迹尚未完全干涸的身躯,法能大师念了声佛号,看向边上的队正,然后牙兵里有机灵的连忙说起他们捡到这位郎君的经历。
“阿弥陀佛,这位郎君福泽深厚,命不该绝。”
法能大师闻言不由感叹,然后搭上沈光手腕,仔细地诊过脉,起身又在沈光身上摸了圈,发现虽有多处淤伤,但没有伤到筋骨,才朝牙兵们道,“脉像无虞,只是需得卧床静养。”
“诸位且先休息,这位郎君,老衲会好生照顾。”
“多谢大师。”
队正领着牙兵们告退,等雪停了,他们在寺中修整番后,还得带着那头雪豹回西城复命,以后有的是机会来看这位郎君。
傍晚时分,两个小沙弥端着烧开的热水调温后,将沈光身上干涸的血渍擦了个干干净净,法能大师才为沈光身上淤伤的地方上药,接着让小沙弥为沈光换上寺里生得最长大的僧人穿的中衣,方回了禅房休息。
精舍里,只有一盏油灯如豆,散发着昏黄的光芒,随着离开的小沙弥合上房门,沈光睁开眼睛,房里有股淡淡的檀香气味,他看向四周,没有桌椅,只有几只蒲团和极矮的案几。
胸口上压着的被子又厚又沉,被面是粗糙的麻布,沈光用力摸了把,只觉得里面硬得扎手,那种触感绝对不是棉花,倒像是稻草。
墙壁上挂了几幅字画,离沈光最近的那副,他勉强能看到落款的字迹,但灯光太暗,只分辨出最末那几个字。
“开元二十三年”
口中低喃自语,沈光想到白日里自己听不懂那些牙兵言语,忽地恍然大悟,他也许真的梦回千年,照画上所题,眼下应是盛唐开元二十三年以后,而唐时的语言发音是中古汉语,和后世大相径庭,难怪他听不懂。
恍惚间沈光想起父母,不由悲从中来,不知道自己失踪后,父母要承受如何的哀痛,但愿弟弟能好生侍奉二老,胡思乱想间,越发疲惫的沈光再也撑不住,很快便昏沉沉的睡去。
第二章 练刀学语
翌日,天明时分,大雪已经停歇,黎明前牙兵们来精舍瞧了回沈光,当看到这位洗干净脸庞的年轻郎君,面色温润如玉,剑眉星目,仪表堂堂,就连那位队正也不再怀疑这位郎君是世家大族子弟出身。
“大师,这位郎君便拜托你了!”
队正领着牙兵们告辞时,带走了从沈光甲胄里找到的那块骁骑尉令牌,他们耽搁两日,回城后在镇守使那儿需得有个交代。
牙兵们带回的其余东西被僧人们拾掇干净后放进精舍,等到众人离去,沈光才睁开眼。
这个时代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也不知道要如何生存下去,唯一让他安心的是身在寺庙,也许他可以在这庙里出家当个和尚,先把语言学了再说。
冬日暖阳,从窗格里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内照进来时,光是五彩斑斓的。
当精舍的大门被推拉开,沈光的眼睛眯了眯,连日水米未进,他早已饿极,骤然间闻到股淡淡的粥香味,他再也忍不住。
看到床榻上那位年轻郎君醒过来,端粥的小沙弥不由欢喜起来,“这位郎君,你醒了,这可当真是好极了,定是佛主听到我等诚心诵经”
沈光没想到来的小和尚是个话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是他又偏偏听不懂在说什么,最后只能直勾勾地盯着那碗冒着热气的米粥。
“啊,郎君定是饿了,小僧这就喂郎君喝粥。”
小沙弥被沈光死死盯着,终于明白过来,连忙放下粥碗,扶着沈光起来,小心翼翼地喂他起粥来。
一大碗熬得稀烂的小米粥,很快就见了底,沈光只觉得肚子里暖洋洋的,疲惫的身躯里也生出些力气来,小沙弥仍旧喋喋不休地说着话,“郎君,你是哪里人,王队正说你是贵人”
沈光终于体会到猴子要拿肠子勒死唐三藏时的心情,可现在语言不通,他除了保持脸颊肌肉做括弧状还能怎么办!
小沙弥眼里,这位醒来的年轻郎君,从始至终都微笑倾听自己说话,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意思,这让他很是感动,平时在寺庙里除了修行,师兄们都不大爱搭理他,这还是头回有人能听他说那么多的话。
“多闻,莫要叨唠郎君休息,还不去好生修行!”
突然间,精舍外传来了小沙弥熟悉的声音,他连忙端起粥碗羹匙,应声道,“是,方丈。”
“郎君身体虚弱,还需要静养两日,方能下地走动。”
法能为沈光再次诊脉后开口说道,然后看着这位苏醒过来后眼神清明的年轻郎君,眉头微皱。
这时候,沈光抬起手,指着自己的喉咙,接着张口,却只是发出了啊啊的声音。
“郎君不能说话?”
看着面前老和尚的疑惑神情,沈光略微思索下,便点点头,接着他想到再也见不到父母,脸上悲戚自然流露,叫法能也为之黯然,心道这位郎君不知遇到了什么伤心事,竟这般凄楚!
“阿弥陀佛,老衲虽不知郎君有何伤心事,但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