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分类: txts3
------------
作品相关
------------
答近期部分读者书评
答近期部分读者书评
部分读者不太理解最近这几章节,我想有必要解释一下我的意图。
我先分析一下当时社会的思想氛围,汉代两次党禁,是士人与朝廷腐朽势力矛盾的总爆发,同时,也是士人在心理上对于王朝政权的最后一次眷恋。他们本意在维护这个政权,而这个政权不仅不保护他们,而且以他们为仇敌,忠而见疑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悲哀啊!名士的潇洒风liu与慷慨赴义,在当时强烈地震撼着士人们的心。他们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一幕幕历史悲剧,与其说是维护名教,倒不如说是对儒家正统思想束缚的挣脱,是一种疏离心理的鲜明表现。正是这种对儒家正统思想的疏离心理,魏晋三国思想领域的大变动准备了条件。
伴随着儒学地位的下降,诸子思想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比如:刘陶善论纵横(《三国志.刘晔传》)、沈友注《孙子兵法》(《三国志.吴主传》)、刘翼“著书数十篇与丁仪共论刑礼”(《三国志.刘翼传》)、鲁胜著有《墨辩序》(《晋书.鲁胜传》)、刘备遗书刘禅“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诸葛亮手抄申不害、韩非子、管子的著作给刘禅兄弟作教材(《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
诸子之学的蜂拥而起,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儒学以往所奠定的种种行为规范,都被打破了,可以说是各行其事,论无定检。
三国,这个在中国历史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思想领域儒学一尊的局面完全是被打破了,没有了统一的价值观念,也没有了统一的是非标准,思想学术界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而又变动不定,多元并存而又相互渗透的时期。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一个时代。
这个类似与文艺复新时代正是最有利于变革的时代,最有利于改变我们民族命运的时代。
曹操,在历史上不仅是大文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对中国官员的九品制度、对武士阶层的扶植、对屯田制的推广等等,都作了不懈的探索,从某点上说曹操毕生都在探索改良汉朝的朝政。他对朝政的一些改革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而现在商三书中,刘备在青州采取的很多措施,或多或少的可以看到曹操制度的影子,从刘备诱拐年幼的陈群,就可以看出,刘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将实行九品官员制等曹操的政策。
然而,在汉代,即使儒家思想已经衰落,但儒家思想作为上千年的正统思想仍具有很大的潜势力。在这时候,两个改革家的出现,总比一个改革家的出现,受到的攻击要小得多,影响要大得多。
有许多读者不理解帮助曹操的理由,其实,如果你仔细看这部作品,你就会明白,今日的帮助之举早已打下伏笔。刘备在文中反复强调,希望思想的争执不再以消灭对方肉体这种血淋淋的方式而结束,而这也正是他容忍在青州有孔融统治下的北海这样的另类存在。
从根本上说刘备是反对孔融的统治方式的,然而刘备却只是控制了北海的乡民卫队的组织权,对北海具体的行政不加干涉,这是因为刘备和孔融只是不同理念上的争执。更何况比孔融高明的多的曹操。
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允许有曹操这样不同的统治方式存在,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才符合商业的本质。
商三中,刘备希望的是人心的征服,是真正意义上的征服和改变,只有通过与相称的对手较量才能比较出谁优谁劣。
商三后面的章节是一步步展开的过程,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结果,也许,书就不好看了。^v^
------------
简实体书征集插图建议和素材
商业三国简实体书征集插图建议和素材
商业三国写到尾声了,就像自己的孩子要离开一样,心中说不出的不舍。对于网络作者还有更多的不舍,就是对书友的眷恋,商业三国是我们一起完成的作品,是你们的书评、点击、推荐、订阅给了我动力和灵感,是你们的争论、批评让我反省,是你们见证商业三国一次次更新,是你们陪伴商业三国一字一句的完成,这是网络作者独有的幸福。
一想到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那么多书友,我觉得有网络真好!有你们真好!写作真好!
在进入vip的时候,我就确立了目标,现在,还有一个目标没有实现。快要结束了,我静下心来,仔细修改了全书,准备出版实体书。这也是给喜欢我的书友的一个交待,商业三国是你们的书。
这一年多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激动、一起征伐、一起探索,现在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体验我们的感受。
也许,过若干年后,还可以翻开商业三国,想起当时的思考和热血。
喜欢商业三国的书友现在有一个参与机会,可以表达你们的想法,请别迟疑,我们共同打造更精彩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