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加树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反正都是公款报销不需要自己买单。
  而到了真正的新闻组,顾子涵才算真正见识到记者工作的忙碌。办公室里的记者和编辑眼睛都盯着电脑,手在键盘上啪啪啪地一刻不得闲地敲动着。顾子涵已经抱着她的纸箱子站在这里五分钟了,可全员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完全没人有时间理会她的存在。
  顾子涵像是傻子一样站在原地也不知过了多久,负责前台接待工作的小姐姐才接完电话朝她这边走过来,“您是民生组刚调过来的顾子涵吗?”
  顾子涵点点头,手一动不敢动,抱着箱子的的姿态维持的太久,手已经麻了。如果现在动作太大,顾子涵保不准会把整箱子的东西直接抛到小姐姐的脸上,来表示刚才对她疏忽的不满。


第4章 一封奇怪的信
  在前台小姐姐的带领下,顾子涵终于有个自己的办公桌,她把箱子放到桌子上,甩甩麻了的胳膊。还没来得及把东西拿出来整理,就被同事找到说组长叫她过去一下。新同事是跑着过来的,动作敏捷声音急促,看情形顾子涵以为组长的办公室着了火,正等着她去帮忙救火。
  顾子涵没被同事的紧迫感传染,她是步行过去的。她走的四平八稳不紧不慢,即便组长办公室真的着了火,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负责法务的新组长叫崔健,带着一副厚厚瓶底眼睛的扑克脸,见到新同事顾子涵,一点也没表现出迎新的亲热态度,脸部肌肉像是被封化了一般,眉头都懒得皱一下,把一叠资料递给顾子涵说:“干了几年记者了?”
  “三年多!”
  “法务记者和你们那个吃吃喝喝的部门可不太一样,压力大任务重,那边的工作作风绝对不允许带到我们这边来。你先把手上的资料看看,等一会儿我带你去公安局见我一个朋友,以后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
  简单直接明了,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顾子涵像鸡吃米一样点头应和着。刚来就像是做错事的学生正在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工作了三年了,顾子涵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再别的同事眼里,他们部门是一群不务正业的职业混子。
  接受完“批评教育”顾子涵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刚刚打开崔健给的资料,屁股还没做热乎。又被一阵紧急呼折磨的亢奋起来,崔健已经站在门口开始喊她:“顾子涵,整理一下你的东西,我们出发。”
  顾子涵又开始手忙脚乱地把刚刚拿出来的资料,先堆到一处。拿了自己采访用的几样必须用品,慌慌张张地往门口跑。刚过到隔壁桌子时,又差一点被地上的插排线绊倒。她现在急急忙忙的状态完全地乱了分寸,在这里的同事看来,说她做过记者可能都没人相信,这手足无措的样子完全就是刚出校门的大菜鸟。
  崔健站在门口一直在打电话,还好没见到顾子涵刚才的狼狈样子,要不此时此刻这个爱犯错的“学生”不一定被“老师”怎么批评呢。
  崔健刚把车子刚发动走,顾子涵开始向前辈套取经验:“崔哥,如果有相熟的警察是不是可以直接采访案件的资料?”
  崔健转过头用一只手推了推瓶底眼镜,诧异地看着顾子涵,说:“想什么呢?当然不可能了。你以为是餐厅老板呢?为了宣传自己的店什么都会和记者说。司法警察的嘴可严着呢,他们能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地点,想要独家和第一手资料得靠你自己去找。”
  顾子涵转过脸吐了吐舌头,觉得自己又犯错了,说了一句特别外行的话。也许这几年在轻松的部门安逸惯了,所有的采访的资料都被主动送上门,她真的快忘了记者的本分了。
  剩下路途的顾子涵也不敢主动问话了,她现在像个小丑怎么都是错的,为了避免在新主管那里印象分扣成负数,还是少说话为妙。
  公司离警队的距离不算远,十多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崔健的把车子停在公安局刑事侦缉大队的大门口,就开始打电话。他约的警察正准备开会儿,人家的事是正事,他们也只能无条件地等待。崔健把车子停在路边,看了看手表,把头靠在枕椅上,不骄不躁,看样子这样的等待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顾子涵和新领导坐在车里,全身不自在。一上午的几次谈话接触,顾子涵觉得崔健并非平易近人很好相处的,顾子涵的业务能力现在又不行,工作的范畴上又不敢多说话,也不知和他聊点什么。可不聊天干坐着气氛尴尬的要死,顾子涵觉得手心都直冒汗,第一次去采访她都没紧张成这样。
  “昨天华云路米线店老板被杀害,群众的反响挺大的。你就跟进这个案子吧。”
  “跟这个案子?
  崔健好不容易愿意和顾子涵说句话,就被她大惊小怪的样子惊到了。他一直都挺瞧不上民生部门那群记者的,尤其是美食部门。每天上班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探店也算采访?没有作为记者的使命感,更加完全没有工作的样子。收到主编的通知说要把顾子涵调到他们组,崔健是非常抗拒的,这样的记者调过来就是个拖油瓶,不出错已经是万幸了。可主编说总要给新人机会,他拗不过领导的决定,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现在看着顾子涵这个状态,刚被分配点工作就开始挑三拣四的,崔健觉得一点也没有冤枉她,这些泡在蜜罐子里等着现成的送上门的记者,能力不行就是不行。
  崔健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