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三藏之野望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阎埠贵到是看的透彻,不言语。

看了看于莉,长的还耐看,配阎解成有点亏了,现在待业在家。

这个女人眼光和魄力都不缺,看她改开后开了小饭馆就知道,敢高薪聘请傻柱当主厨,可惜染上了阎家打小算盘的毛病,被傻柱摆了一道,否则前途无量。

五六天功夫,黄三藏家里大变样了,阎埠贵还是挺靠谱的,请的人干的活也挺好的,炕垒的也不错,一水的水磨青石板铺地,门口搭了简易厨房和简易淋浴棚,花了100大元,不亏。

看看房间里的紫檀大衣柜、金丝楠书架、红木八仙桌、黄花梨官帽椅、仕女图屏风,心里浓浓的满足感,这些家具都是从工艺美术商店淘来的,再花钱请大师傅打蜡抛光,花了一百多块钱就搞定了,血赚啊!

现在明清家具根本不值钱,老百姓结婚都不买家具,都是请木工在家做的,老百姓也喜欢这样的新式家具。

琉璃厂只对皇家高档的东西感兴趣,一般成色好的都流落到了各大工艺美术商店,最差的就在废品回收站了。

睡在这样的房间天天都要笑醒,后世想都不敢想。


17.提前转正
黄三藏在轧钢厂上了几天班,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根据上面的指示写写宣传资料,自己文笔不错,受到过程科长夸奖。

出的黑板报字也不错,内容言之有物,也受到了一些好评。

平时没事就呆在办公室,自己实习期还没有过,得夹着尾巴做人。

许大茂也没有无脑的过来装逼打脸,有时候会下乡放电影见不着人。

于海裳有时候会过来探讨播音稿的问题,对自己倒也没什么想法,虽说自己是大学生,但长相中等偏上,又不是大帅哥。

她现在和杨为民打的火热,此人是杨厂长的侄子,长的还行,是个二级工;不过大风暴时期受到杨厂长牵连,于海棠立马把他甩了。

这个女人除了长的像个女人,其他没有一样像女人(她姐于莉说的),比较强势,政治热情高,性格冲动,刚愎自用(不听秦淮茹和她姐于莉的劝告,差点被许大茂得逞),绝非良配。

最后离了婚,可见一斑。

黄三藏每天就这样坐在办公桌上想着事情,无聊的等待转正。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轧钢厂车间突然“砰”的一声,一台新式机床突然停工了,这可急坏了大家,如果修不好,要大大的影响任务,现在全国一盘棋,这可马虎不得了。

杨厂长,李怀德李副主任都赶到现场,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弄不好他们都得吃挂落。

“那还不找人来修!工程师呢?技术员呢?修理工呢?”李怀德急了,“这是洋码子!当时安装的时候就教了怎么开机关机。”技术员弱弱的说。

“成工!成工!你怎么看?”

李怀德又对着一个老头说,“这个,我以前学的是俄文,这是从港城运过来的英式机床。恐怕要向外务部门打报告申请翻译。”

“要多久?”“最快三天!”

“我他妈!厂长,你怎么看?”关键时刻,李怀德清醒过来了,他可不想担这个责任。

杨厂长皱起了眉头,也不说话。

“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有一个人或许可以帮忙!”

听到这个声音,杨厂长看去,是易中海在说话,“谁?”

“黄三藏!”

“哪个部门的?”

“宣传科!”

“他一个宣传科的,机器都没摸过,怎么会修?”

李怀德不满的说,“他是不懂机器,但是懂英文啊!”

“咦?”杨厂长眼前一亮,“他现在在哪?”

“应该在办公室写稿件!我去喊他。”

秦淮茹随时关注这边的情况,立马开始表现,要不说聪明人呢。

黄三藏跟着秦淮茹来到车间,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机床,一脸懵逼,“什么情况这是?”

杨厂长立马过来拉着他的手,“我们请你来修这台机床。”

“我一个文科生,不懂这玩意儿。”

“没事!只要懂英文就行。”

“可我真不会,修坏了我可赔不起。”

“没事!大胆的修,不找你赔。”

“那修坏了可别找我!”

“不找你!”

“我真……”

“快点!男子汉大丈夫,婆婆妈妈的。”

杨厂长也没办法,三天,黄花菜都凉了,修好了也跟他没关系。

他早不知上哪扫地去了,只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李怀德也不敢过来阻拦,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黄三藏也被逼得没办法,“说明书呢?”

技术员递过来几张纸,看了好一会儿,还好,单词都认识。

“你们谁来修啊?好多部件我都不认识,我只能把说明书念出来。”

“我来!”一个老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