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刘禅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脸盆和毛巾等物品鱼贯而入,简直跟电视上的一模一样。
  刘闪笨手笨脚地学着电视中那样,接过婢女送来的物品洗漱梳洗完毕,此时天仍未放亮,刘闪已被黄拽出寝殿。
  “你们快点啊!小心掉脑袋!”黄不停地催促着引路的灯笼婢女:“这吴太后是征北将军吴懿的妹妹,先皇的四夫人,宫里谁不怕她啊!”
  吴太后有那么恐怖吗?
  刘闪这个「冒牌货」听了一阵哆嗦,要是自己被吴太后看出破绽,必会遭到杀身之祸。
  自古帝王之家没有亲情,他们连自己的亲人都杀,何况自己是个冒牌货!
  四处漆黑一片,刘闪想逃跑又不识路,只得在黄和几名内侍的簇拥下来到「崇德殿」。
  「崇德殿」本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新建的议事之所,当时称为「蜀王殿」,所有的朝会都在这里举行,刘备称帝后改称「崇德殿」。
  这个崇德殿着实简陋,不过并不重要。刘闪心里郁闷着,自己这个「冒牌货」刚刚穿越过来,正想对枕边美艳的嫔妃做点什么,偏偏遇上前线急表,硬生生地被拉来上早朝!
  崇德殿内,龙椅旁端坐着一个中年妇人,其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殿内十几名大臣席地而坐,全都愁云惨淡。
  刘闪基本能听懂这个时代的话,黄似乎也能听懂自己的话,可惜刘闪不知道上朝的礼节,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对吴太后行礼,也不知道怎么行礼,担心自己露出破绽。
  看着吴太后凌厉的眼神,刘闪突然灵机一动,「扑通」一声双腿跪地,学着电视上那样号啕大哭:“诸葛……呃……相父……”
  “陛下!丞相薨了!”李福跪地哭泣,转述了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朝中众臣无不动容哀叹。
  泪点本来就低的刘闪再也不用辛苦地演戏,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掉。
  “相父……啊……天亡我也……”刘闪干脆学着小孩那样捶胸顿足并满地打滚,众臣赶紧将其扶坐在龙椅之上。
  一旁的史官急忙记录道:福泣奏丞相已亡;
  福细述丞相临终言语,陛下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遂哭倒于大殿之上。
  “陛下!这是丞相的临终遗表!”说话的男子躬身而立,双手恭敬地托着一卷白绢,黄上前取下后送到刘闪手中。
  白绢上的文字应该是繁体的隶书,刘闪只能认识几个常见的字,擦干眼泪后装模作样地仔细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足以看出他对蜀汉,对刘氏家族,或者对自己这个后主的忠诚。
  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诸葛亮的事迹几乎人尽皆知,他也是刘闪最为钦佩的大贤之一。
  刘闪既然已经成了刘禅,在这朝堂上,他理应以皇帝的身份安排「相父」的身后事,可惜刘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也对这个时代的官员职能一窃不通,生怕自己乱说话引起「穿帮」,只得求救般地盯着黄。
  “陛下身体不适,退朝!”
  黄心领神会地高声大呼,这种事情他可没少做。殿下众臣一脸的无奈,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事情已经见得太多了。
  “慢着!”刘闪突然大声说道,待众臣停下脚步后又犹豫起来,吱吱唔唔地说道:“呃……我……朕身体不适,丞相身后之事……就有劳各位爱卿……代朕处理吧!”


第2章 千里急救
  刘闪毕竟不是真正的刘禅,刚才吴太后的眼神确实可怕,刘闪担心露出破绽引来杀身之祸,收好诸葛亮的遗表后赶紧逃出大殿,黄在后面紧跟不舍。
  刘闪慢慢地平静下来,无奈地接受了自己是刘禅这个现实,但刘闪不想做个「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想坐以待毙,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如今诸葛亮刚刚去世,而历史上的那个猛将并没有真正地谋反,刘闪觉得自己应该设法保住他,只是不知道是否来得及,毕竟两地隔着几百里难行的蜀道。
  刘闪跟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多少了解一些公元234年之后的历史:诸葛亮灵柩回成都的路上,蜀国失去了魏延这名勇猛的大将。
  此后,姜维为抵御曹魏,又进行了11次以攻代守的北伐;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关入蜀,攻克绵竹后刘禅未作抵抗就投降。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话刘闪自然不会陌生。
  在蜀国后期,姜维北伐时国内已经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80的廖化为先锋,可见蜀国人才之匮乏。
  由于刘闪对现在的蜀国一无所知,既看不懂诸葛亮的遗表,也不认识朝中的大臣,更不知道自己可以信任谁,只能想到曾经学过的《出师表》中的话: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走出几步后,刘闪突然停下脚步,模仿电视里的话对黄说道:“给朕找个避静的地方,传向宠过来见朕!”
  由于刘闪不了解皇宫内的布局,只能说「避静」的地方。黄明显愣了一下,他既听懂了刘闪的话,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赶紧躬身说道:“陛下,您看宣室殿可以吗?”
  “可以,引路!”
  “诺!”
  宣室殿类似于后世其他朝代的「御书房」,刘闪等了大约一刻钟后,一位年近40,浓眉大眼,身体极为硬朗的男子进入殿内,叩拜后被刘闪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