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分类: txts3
在人间
作者:高尔基
内容简介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的是阿廖沙在度过苦难的童年之后初涉社会人生的一段生活。阿廖沙11岁时因外祖父家破产而不得不走向人间,自行谋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以摘野果、捕鸟卖钱糊口。在人间,他什么活都干过:烧水、煮饭、洗碗、扫地、带孩子、跑堂、学徒、洗衣、搬运还挨过打,住过医院。总之,阿廖沙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受尽屈辱,历尽坎坷!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在斯穆雷的帮助下,阿廖沙开始读书,并激发了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决心。 全书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严峻、阴暗的悲惨生活,描绘了一个孤儿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强生活,热爱读书,追求真理的艰辛历程。我来到了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著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阿廖沙在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译本序
一
伟大的苏联作家高尔基一生著作等身。自传体三部曲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重要的代表作。三部曲中,高尔用其如椽巨笔,以自己早年的苦难历程为背景,绘制了一幅革命前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生活的历史画卷,并通对过窒息一切生机的愚昧、落后、野蛮、自私等小市民恶习的无情揭露和批判,展现出人民中健康力量艰难而缓慢的成长过程。
《在人间》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描写了阿廖沙(高尔基)十一岁至十六岁时的生活经历,即1879-1885年的生活断面。阿廖沙三岁丧父,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1879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时阿廖沙才十一岁。残忍的外祖父便把幼小的阿廖沙赶出家门,对他说:“列克谢,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谋生去吧……”
“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这以后阿廖沙当过鞋店的学徒,绘图师家的学徒,轮船的洗碗童工,圣像作坊的学徒和建筑工地上的监工等。名义上是学徒,其实不管是在哪一家,干的都是繁重的杂役活。在鞋店里,每天早晨,都要“给老板一家人、大伙计和萨沙他们擦鞋,刷衣服,烧茶炊,为所有的炉子准备好木柴,为午饭洗餐具;一到店里便扫地,掸灰尘,准备茶水,给买主送货,然后回家送午饭……”在绘图师家的工作更繁重:“我的活很多,要干清洁女工的各种杂活。每周三要擦洗厨房地板,洗刷茶炊;每周六要擦全部房间和两个楼梯的地,要把烧炉子用的木柴劈好,并搬过来堆好,要洗擦餐具、洗菜;女主人上市场,我得提着盛满菜的篮子跟在她的后面;还要跑商场买东西,进药房买药等。”越到后来工作越多。阿廖沙忍不住地抱怨说:“捡破烂也比待在这里强!本来是叫我来当学徒的,可是你教了我什么?倒脏水……”在轮船上他也同样过着苦役般的生活,旅客很多,“他们从早到晚就是吃呀,喝呀,弄脏许多餐具、刀、叉、勺子,我的工作就是洗餐具,擦刀叉,从早晨六点直到半夜”。
阿廖沙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艰苦的体力劳动他并不害怕:“我很愿意干活,喜欢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使他感到难受的不是劳累,而是主人们对他的凌辱、打骂,对他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虐待和折磨。例如在绘图师家里,阿廖沙想学点手艺,这本是完全合理合法的事。可是女主人却坚决不让他学,甚至不惜用暴力来阻止他学。有一回,阿廖沙在老板允许下画了一张图,老太婆(老板的母亲)走过来,问道:“你想画?”接着她“揪住我的头发,把我的脸冲桌子上戳,结果我的鼻子和嘴都被戳破了;她又跳起来,把图纸撕成碎片……”老板的弟弟维克多也对阿廖沙百般刁难:“他强迫我一天给他擦三次皮鞋;我在高板床上睡觉,他就把床板推开,从板缝里吐口水,千方百计地朝我头上吐。”更有甚者,有一次,由于老板的小儿子不懂事,把茶炊上的活栓拔了下来拿去玩,结果烧茶炊时出了事。老太婆竟不分青红皂白,用一捆松树枝毒打阿廖沙一顿,结果阿廖沙背脊皮下扎进了许多松刺,到了晚上,整个背肿得像枕头一样,只好送进医院。医生看了后说:“这是一种残酷虐待,我得开张验伤报告。”医生认为,阿廖沙应该去控告主人。
在轮船上或其他地方,种种野蛮、庸俗、卑劣的丑事都同样层出不穷。例如轮船上那个卑鄙的谢尔盖自己偷餐具,却嫁祸于阿廖沙;此人还与几个伙计联手进一步迫害阿廖沙。他们把阿廖沙推进女人的舱室里,扬言要给他“娶老婆”。幸亏好心的厨师斯穆雷出手相救,他们的阴谋才没有得逞,否则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在圣像作坊里,那个狡猾的掌柜也千方百计地刁难、陷害阿廖沙。他先是故意把一些银币丢在地上,让阿廖沙去捡,从而制造把柄,以便狠狠地整治阿廖沙。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他又唆使邻店的一个伙计无事生非,去与阿廖沙打架,借打架的机会,尽量多地损坏铺子里的圣像、圣书等商品,这样一来,阿廖沙就倒霉了!但是这一阴谋也没有成功。于是这个掌柜又叫人去教阿廖沙偷圣书。总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有些事直接发生在阿廖沙身上,而更多的丑事、恶行是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