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二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二婶是小花猫。”美美咯咯的笑。
  赵星河给两人戴上跑掉的纸帽子,“二婶教你们唱歌还不好?”
  见二人连连点头,赵星河一人递了一块抹布,“唱歌要配上舞蹈动作哦。”
  赵星河的儿歌储备量不多,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一首很有年代感的《劳动最光荣》。
  高远阔回来的时候,赵星河正一边唱歌一边领着两个孩子收拾屋子。
  甜美的女声加上稚嫩的童声,美好的让他不敢相信这是之前鸡飞狗跳的家。
  脑袋磕一下真能把人的性格都磕变了?
  赵星河看着杵在门口不知道想什么的高远阔,捏了捏手里的抹布,打了声招呼。
  “你回来了。”
  “嗯。”
  高远阔走过来,见她脸上沾着灰,很自然的替她擦掉。
  赵星河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一愣,反应过来揪着抹布眼神乱飘不看他,但一想人家是夫妻,擦个灰不过分,不用大惊小怪。
  都是成年人,成熟一点。
  女人的皮肤光滑细腻,高远阔捻了捻手指。
  “给你。”高远阔递给她一个纸包。
  “什么东西。”赵星河打开,里面方方正正躺着一条丝巾。
  大粉色。
  赵星河大澹看样式好像是前几天给王秀芝买的那个。
  “这个……”赵星河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这个身体虽然刚二十岁,可她心理年龄年龄已经二十七了,要比高远阔还大一岁,早就过了喜欢粉色的年纪。
  况且她也不怎么喜欢丝巾。
  “胡莉莉说你会喜欢粉色。”高远阔以为她不喜欢这个颜色。
  赵星河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拿着那条给王秀芝的丝巾吐槽一路,高远阔八成是以为她喜欢,才会买给她。
  “喜、喜欢……”赵星河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有心给买了,虽然不是给她,但也不能扫了人家面子。
  “谢谢。”她摸着丝巾说道。
  她果然喜欢,高远阔心里有点高兴。
  “那戴上吧。”高远阔看着她,认真说道。
  赵星河:“……”
  作者有话要说:  高远阔:媳妇喜欢粉色,以后还买
  赵星河:球球你,摇了我吧


第6章
  “二婶头上的洞已经好了,白色的布拿掉了,她说不疼了,那就好。二婶给我和美美做饭,洗衣服,还买了好多吃的,二婶怎么这么好呢。她不骂二叔了,也不哭了,我和宋奶奶说,奶奶说二婶要和二叔好好过日子了,可啥是日子呀?”―――《帅帅的日记》
  ――
  赵星河当了半个多月的家庭主妇,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
  从前她为了生活,恨不得二十四小时不合眼的忙碌,连睡觉都在构思剧本。
  高负荷的工作让她的身体有些透支,腰不好,胃不好,大大小小的毛病一堆,她甚至觉得,就算她不见义勇为,也会猝死在电脑前。
  如今到了1979年,一切返璞归真,民风淳朴,空气清新,万物可爱,她又能去感受生活。
  但她知道不能一直这样稀里糊涂的混下去,她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经济来源。
  对于写了七八年剧本的赵星河来说,写作是她最熟悉的领域,况且这个时代有太多可以记录的人和事。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人们似乎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大家急于改变命运,重塑人生,那么读书便成了一个重要途径。
  很多世界文学名著开始解禁,各种文学刊物相继复刊,她之前看过一个报道,八十年代很多报纸杂志的稿件大多来自投稿。她之前看过一篇介绍过去120年稿费变迁的文章,里面写到1977年开始恢复了废除了10年的稿费制度,还会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字数一次付给稿费,每千字大概是2元至7元,到1980年就会提高到3元到10元,而到了1984年就是每千字6元到20元。
  现在没有电脑只能手写,按照一天三千字来算,最少也有六七块钱,除去笔和纸的成本,还有投稿邮寄费用,顺利的话一个月怎么也能剩下一百五左右,再说她最擅长的就是写长篇故事。而且相较于新媒体,她更喜欢纸媒,看着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特别有成就感,只是她生活的时代纸媒日渐式微,更多人会选择内容更丰富,传播更新速度快的新媒体。
  赵星河打定主意,既来之则安之,只要有目标,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家里的盐没有了,赵星河领着两个孩子去供销社。
  盐一毛五一斤,她买了二斤。两个孩子喜欢吃糖醋鸡蛋,她又买了三斤鸡蛋,花了三块。
  两个小家伙看见好吃的走不动路,一人抱着她一条大腿撒娇,赵星河用高远阔的钱做人情,给他俩买了不少吃的,哄的他俩二婶长二婶短的时间喊的她耳朵都要起茧子。
  胡莉莉给她拿东西的时候笑道:“你这二婶当的快赶上妈了。”
  赵星河笑了笑,“小孩子可爱,讨人喜欢。”
  胡莉莉看着两个吃糖的孩子,打趣道:“就孩子讨人喜欢吗?我看孩子的二叔也不赖嘛。”
  赵星河有点尴尬,胡莉莉以为她是害羞了,抿嘴笑道:“你这脸皮儿怎么跟纸薄似的,说一句就不好意思了。”
  “没有。”赵星河知道胡莉莉就是爱开玩笑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