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
分类: qsxs
府的脸面吗?”
“杨承业又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腌H事,被他所害,自尽身亡的姑娘,总有一二十个了,老王爷教子无方,也不能怪旁人替你管教。”
燕靖予语气温和,态度却坚决明确:“那位姑娘是我带回来的,冒犯她就是自寻死路,您该庆幸不是我处置的他。
否则您现在就该为他送终了,老王爷觉得承王府的脸面有多大?能让杨承业跑雍王府来作孽?”
老承王气的哆嗦:“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你的舅公,是你父王的舅舅,你就如此与我说话?”
“我自然记得您的身份,但也不能不顾公道。”燕靖予隐隐凌厉起来:“杨承业咎由自取,此事就是闹到皇上面前去,我也占理三分,老王爷可别因为昔日欺负惯了人,就真当雍王府也是您能左右的,现在闭了嘴,左不过就是废了杨承业一条命罢了,闹大了,人人都知道承王府家教堪忧。届时,皇后娘娘的脸面也要难看了。”
老承王气的胸膛起伏,却也知道燕靖予说的在理。
杨承业素日作孽不少,那些人家因着承王府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不敢得罪才自吞苦果,这次杨承业闹到了雍王府,偏又得罪了燕靖予这位世子爷,若是他发难,素日那些受了委屈的人家怎么会冷眼旁观?
事情闹大了,吃亏的只能是承王府,届时别说公道了,脸面也要丢个干净,比起王府颜面,杨承业的事不值一提。
一番思量,老承王另外提起:“王爷与世子常年在外征战,府上大小事务都是王妃做主打理,虽无功劳,也有苦劳。
如今王妃受辱,闹得沸沸扬扬,王妃纵有不是,也可来告诉老夫,由老夫教导,而不是放任些不三不四的人欺辱她。”
燕靖不经意的弯了弯嘴角:“老王爷,王妃也不是第一次助纣为虐,先前父王与我都已经提醒数次。这一次,他们只是遇上了刺头,那位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带她回来,以贵客之礼相待,令郎却觊觎我的救命恩人,事情那么明白,王妃却想息事宁人。怎么,王妃的名声重要,我救命恩人的名声就不重要了?”
------题外话------
等签约,等封面,慢慢更~
第6章 :兴师问罪变成了自取其辱
老王爷一噎,却依旧拉长了脸:“事情闹大,那位姑娘的名声也毁了。”
“她的名声怎么了?”即使看不见,燕靖予也转向了屋外:“有人出去说三道四了?”
屋外近百人,竟无人敢动,一个个全部低着头,仿佛温和从容的他,是随时能吃人的老虎一般可怕。
“世子爷。”承王妃忍无可忍:“王妃身份尊贵,如今被人羞辱,世子爷还想包庇?世子爷的救命之恩固然重要。
可是,王妃乃皇家儿媳,遭此大辱,岂非打了皇家的脸面?
这是公理,若说私情,王妃不但是世子的继母,也是世子的表姨,世子难道要包庇一个外人?”
燕靖予搭在桌上的手轻轻叩着桌面:“私情暂且不论,此事若是姑娘自行挑事,那王妃受辱,杀了她都不为过,可错就错在是王妃自取其辱。
若无令郎色迷心窍,动了不该动的人,也不会闹出这事,说来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
“王妃乃世子继母,世子言辞就要这般难听吗?”
承王妃气的站起来:“今日,太子殿下也在跟前,王爷不在,还请太子爷主持公道。”
她给儒雅中年跪下了,儒雅的太子只是微微垂眼,气力稍显不足:“王妃可还好?”
承王妃抹泪开哭:“此等奇耻大辱,如何还能好?若非伺候的人仔细,现如今,臣妇早已经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太子殿下乃是王妃的表兄,太子殿下必要为她做主才是。否则,她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老王妃快请起吧。”太子虚扶起她:“我定会秉公处理的。”
若论私情,面前这二位是太子都要敬称一声舅舅舅母的人。可是,偏偏事情牵扯到了燕靖予。
表亲三代就生疏了,燕靖予的外祖又是吏部尚书沈家而不是承王府,他生母沈小姐在世时,可没少被承王府的人挤兑,他和承王府可是从来不亲近的。
偏他是老皇帝最疼爱的嫡长孙。
太子体弱,年过四十,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和十几岁的女儿。
偏老皇帝身体不错,只怕是熬死太子都有可能,有燕靖予这位文韬武略样样出彩的嫡长孙在,太子的儿子继位机会渺茫,所以为了儿女的今后,太子对燕靖予这位大侄子很袒护。
如今燕靖予不和承王府论私情,太子也不可能与他们论。
他看向燕靖予,猝不及防的错开了话题:“你杀敌失踪,皇上忧思难安,既然回来,也该进宫请安才是。”
他突然这么说,正忙着哭诉的承王夫妇都是一愣,心道不好。
燕靖予微微颔首:“大伯父恕罪,今日本该进宫请安让皇爷爷安心的,只是我在狼胥山险些身首异处时,若非那位姑娘舍命相救。
如今,便是皇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我带那位姑娘回来,本是敬为贵客,却不想出了这样的事,念及皇爷爷昔日教导,便只能先为救命恩人做主了。”
承王夫妇一对视,心知问罪的事彻底没戏了。
他们的女儿再尊贵,还能比皇孙尊贵不成?
阁楼上,嬴黎指着承王夫妇问:“这
“杨承业又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腌H事,被他所害,自尽身亡的姑娘,总有一二十个了,老王爷教子无方,也不能怪旁人替你管教。”
燕靖予语气温和,态度却坚决明确:“那位姑娘是我带回来的,冒犯她就是自寻死路,您该庆幸不是我处置的他。
否则您现在就该为他送终了,老王爷觉得承王府的脸面有多大?能让杨承业跑雍王府来作孽?”
老承王气的哆嗦:“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你的舅公,是你父王的舅舅,你就如此与我说话?”
“我自然记得您的身份,但也不能不顾公道。”燕靖予隐隐凌厉起来:“杨承业咎由自取,此事就是闹到皇上面前去,我也占理三分,老王爷可别因为昔日欺负惯了人,就真当雍王府也是您能左右的,现在闭了嘴,左不过就是废了杨承业一条命罢了,闹大了,人人都知道承王府家教堪忧。届时,皇后娘娘的脸面也要难看了。”
老承王气的胸膛起伏,却也知道燕靖予说的在理。
杨承业素日作孽不少,那些人家因着承王府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不敢得罪才自吞苦果,这次杨承业闹到了雍王府,偏又得罪了燕靖予这位世子爷,若是他发难,素日那些受了委屈的人家怎么会冷眼旁观?
事情闹大了,吃亏的只能是承王府,届时别说公道了,脸面也要丢个干净,比起王府颜面,杨承业的事不值一提。
一番思量,老承王另外提起:“王爷与世子常年在外征战,府上大小事务都是王妃做主打理,虽无功劳,也有苦劳。
如今王妃受辱,闹得沸沸扬扬,王妃纵有不是,也可来告诉老夫,由老夫教导,而不是放任些不三不四的人欺辱她。”
燕靖不经意的弯了弯嘴角:“老王爷,王妃也不是第一次助纣为虐,先前父王与我都已经提醒数次。这一次,他们只是遇上了刺头,那位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带她回来,以贵客之礼相待,令郎却觊觎我的救命恩人,事情那么明白,王妃却想息事宁人。怎么,王妃的名声重要,我救命恩人的名声就不重要了?”
------题外话------
等签约,等封面,慢慢更~
第6章 :兴师问罪变成了自取其辱
老王爷一噎,却依旧拉长了脸:“事情闹大,那位姑娘的名声也毁了。”
“她的名声怎么了?”即使看不见,燕靖予也转向了屋外:“有人出去说三道四了?”
屋外近百人,竟无人敢动,一个个全部低着头,仿佛温和从容的他,是随时能吃人的老虎一般可怕。
“世子爷。”承王妃忍无可忍:“王妃身份尊贵,如今被人羞辱,世子爷还想包庇?世子爷的救命之恩固然重要。
可是,王妃乃皇家儿媳,遭此大辱,岂非打了皇家的脸面?
这是公理,若说私情,王妃不但是世子的继母,也是世子的表姨,世子难道要包庇一个外人?”
燕靖予搭在桌上的手轻轻叩着桌面:“私情暂且不论,此事若是姑娘自行挑事,那王妃受辱,杀了她都不为过,可错就错在是王妃自取其辱。
若无令郎色迷心窍,动了不该动的人,也不会闹出这事,说来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
“王妃乃世子继母,世子言辞就要这般难听吗?”
承王妃气的站起来:“今日,太子殿下也在跟前,王爷不在,还请太子爷主持公道。”
她给儒雅中年跪下了,儒雅的太子只是微微垂眼,气力稍显不足:“王妃可还好?”
承王妃抹泪开哭:“此等奇耻大辱,如何还能好?若非伺候的人仔细,现如今,臣妇早已经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太子殿下乃是王妃的表兄,太子殿下必要为她做主才是。否则,她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老王妃快请起吧。”太子虚扶起她:“我定会秉公处理的。”
若论私情,面前这二位是太子都要敬称一声舅舅舅母的人。可是,偏偏事情牵扯到了燕靖予。
表亲三代就生疏了,燕靖予的外祖又是吏部尚书沈家而不是承王府,他生母沈小姐在世时,可没少被承王府的人挤兑,他和承王府可是从来不亲近的。
偏他是老皇帝最疼爱的嫡长孙。
太子体弱,年过四十,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和十几岁的女儿。
偏老皇帝身体不错,只怕是熬死太子都有可能,有燕靖予这位文韬武略样样出彩的嫡长孙在,太子的儿子继位机会渺茫,所以为了儿女的今后,太子对燕靖予这位大侄子很袒护。
如今燕靖予不和承王府论私情,太子也不可能与他们论。
他看向燕靖予,猝不及防的错开了话题:“你杀敌失踪,皇上忧思难安,既然回来,也该进宫请安才是。”
他突然这么说,正忙着哭诉的承王夫妇都是一愣,心道不好。
燕靖予微微颔首:“大伯父恕罪,今日本该进宫请安让皇爷爷安心的,只是我在狼胥山险些身首异处时,若非那位姑娘舍命相救。
如今,便是皇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我带那位姑娘回来,本是敬为贵客,却不想出了这样的事,念及皇爷爷昔日教导,便只能先为救命恩人做主了。”
承王夫妇一对视,心知问罪的事彻底没戏了。
他们的女儿再尊贵,还能比皇孙尊贵不成?
阁楼上,嬴黎指着承王夫妇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