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突击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委员会于.1939年8月得出结论:现有的无线电台不能保障对军队不间断而可靠的指挥。

为给装甲坦克培养指挥干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1917-1946年,后改为部长会议D译注)专门作出了决议。战前年代,各中级军事学校设.立了分校,还成立了工农红军装甲坦克兵指挥军官深造班。仅在1934-1939年间,装甲坦克兵指挥军官就增加了154%。应当指出,在指挥领导人员中约有30%参加过国内战争、远东战役、解放白俄罗斯西部和西乌克兰各省的战斗或苏芬冲突,具有战斗经验,1940年8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在红军和海军中巩固一长制》的命令,对加强坦克兵人员的政治教育和提高指挥人员的威信都有重要意义。取消了自1937年以来实行的政委制。政治机关则集中精力管好部、分队的政治教育工作。改组政治机关和在思想、组织上加强党团组织,使坦克兵政治工作的内容得到很大改进。1940年8月,总政宣传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下发了《关于改进党政工作》的指令。党政工作从属于主要任务:让部队学会战争中需要的一切。党政工作的重心移到战术演习场,坦克教练场和射击场。

战争前夕,在我们的军事思想中就出现了在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深远进攻战役的理论。这一理论的着重点是高度机动的战斗行动。而具有高度机动力的部队,首先是坦克和机械化兵的大兵团。我国军事学术界十分重视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和指挥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问题。在临近战争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在培养坦克兵指挥干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我们能够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把坦克和机械化兵变成强大的突击和机动力量。在战前年代,使用装甲坦克兵总的方针是正确的。为改进坦克兵的编制所进行的工作和对坦克兵使用的理论研究工作,都在随后的作战行动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苏军装甲坦克兵战斗运用理论的发展,走的是自己的道路,没有受外国理论的影响,理论的依据也不是完全否定“旧式”兵种的作用和能力,而是进一步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各个兵种的能力在战斗和战役中很好地结合起来。装甲坦克兵的整个发展历史、它的建设以及战斗运用理论原则的确立,是同我国先进的军事科学的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苏军技术装备不断改进这些问题紧密相关的。战前年代,为在政治和军事上培养骨干而进行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军队得到了巩固,使军人的思想水平和战斗素质都有所提高。所有这些在我国人民和军队经受严峻的战争考验期间都发挥了亘大的作用。

2.坦克集团军的建立、编制和战斗能力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不得不付出互大的精力和体力。由于多种原因,苏军被迫于战争开始后即向后方退却。在艰苦的防御交战中,包括英勇的坦克兵在内的苏军使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坚决地保卫了城市和乡村。我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以后,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整个苏德战场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在此后的进攻战役中,装甲坦克兵兵团和军团要发挥重要作用。

组建坦克集团军的基本条件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组建坦克集团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所提供的巨大能力。我军在战争初期的处境,迫切要求我们加速生产技术兵器。1941年夏,由于工业东迁和转入战时体制,使军工产品暂时减少,从而减弱了苏军的进攻能力。经济困难,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坦克大量损失以及编制上的缺点等等),迫使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7月决定撤销机械化军,建立坦克师。随后坦克师又改编成独立坦克旅。还组建了独立的坦克团、营。由于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资源,工人、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我国在1942年已经取得军工生产方面的重大成就,已能大规模生产坦克装甲车辆。

由表l可以看出,1942年上半年的坦克产量与1941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1.3倍。而且在11178辆坦克当中有6000余辆(50.5%)是中型和重型坦克。1942年下半年生产了1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1943年和1944年生产了5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就为建立较大的坦克兵兵团和军团并弥补坦克方面的损失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苏联在战争年代共生产10万4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计给作战部队提供了7万8千辆坦克和1万6千余辆自行火炮。装备给装甲坦克兵的汽车约11万1千辆、装甲汽车1万辆、摩托车3万辆。火炮和其它武器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红军于1942年共得到3237台火箭炮。同年共生产76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29561门。1942年12月各种火炮的生产量,同1941年12月相比,已经增长了0.8倍,1943年的火炮生产增长了1.2倍以上。

金属是军工生产的基础的基础,整个战争需要大里的金属。我们的人民提供了战争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