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秦》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心很复杂,蝼蚁尚且偷生,毕竟匈奴人可不是好善与的,换做任何人,都会选择不冒风险。

但很快,李玟就想明白了,他身为贵胄,有着美好前途,自然不甘,而除此之外,家中多年的商贸,让他对于风险并没有多大的畏惧。

“好,两位赵兄,此次若是逃离困境,玟必然重谢<b>&#119;&#119;&#119;&#46;&#115;&#104;&#117;&#107;&#101;&#98;&#97;&#46;&#99;&#111;&#109;</b>。”李玟想了一会,眼神坚定,与其过那饥寒交迫的山中野人的日子,不如抓住这一线希望。

“谷中多为赵人,少部分秦人,多为血气方刚之辈,或许我们可以跟他们互通联络。”赵凡想了想,发现这里的人虽然有些认命,但大多数都双目清明,面有不甘,联想到后世书籍中对战国时民风的描写,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后世对战国时期的民风描写,特别是燕赵秦三国民风,多为“彪悍”、“桀骜”等词,而战国时各国几乎都是全民皆兵,赵凡可不相信这里被抓住的人是后面那些朝代中贪生怕死的弱小之辈。

赵凡顿时想起距现在半个世纪的长平之战,也难怪双方能够动员如此庞大的军队,而秦国坑杀赵国士兵也不难理解了。

在当时,秦赵两国倾全国兵力,动员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所有青壮年,两国国内生产力可不止下降五六成那么简单,不论是放走还是带走俘虏,这对于当时的秦国是承受不了的。

四周那些头发略短只及肩胛的自然就是赵人了,有的内衬外边甚至只穿一件褂子,从武灵王时期起,赵人就保持这种习惯了。

而秦人一般都是束发武士的打扮,在武灵王以前,秦晋的男子几乎都是这种打扮,武士、剑客之风盛行。

“赵兄,玟便不再隐瞒,这里有七八人是我的随从。”李玟呼出一口气,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把所有能利用的东西告诉二人,然后再集思广益。

赵凡也不惊讶,之前他就发现有几个人在不远处蹲着,不时向他们这观望,戒备性很强,再加上对李玟身份的联想,自然明白那些是什么人。

“如果李兄信我,事成之后,你那几个人可否暂借于我?”赵凡试探道。

“你我如今共患难,又都是嬴姓宗族之人,不信赵兄我难道去信那些匈奴夷狄?”李玟马上召来一人吩咐几句,这人应该是随从头子,在点头的同时疑惑地看了几眼赵凡,便退了下去。

这话让赵凡有些不明所以,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这个时候的人姓分多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过去中原的国姓是姬姓,而赵政统一六国后,嬴姓便是这天下的国姓。

在汉代以前,姓主要是代表一个人或者宗族的来源,而氏为宗族分支。

在秦赵一带的赵氏大多为嬴姓,这也难怪李玟会如此说了。

“外边那些匈奴本有一百多人,共三百骑,不过在抢掠之时遭遇一队锐卒,这才减员到现在的五十多人。”李玟指了指山谷谷口,轻声道,“我那护卫有几人与燕地那边的匈奴做过马匹交易,略懂匈奴话,那百夫长名为万俟勃斤,听说最近匈奴内部有些不太平。”

赵凡点点头,前世他对秦汉历史更为深入地了解过,李玟口中的不太平,估计就是冒顿与头曼的事了…那么现在应该距离公元前二零九年,也就是距离秦二世篡位那一年不远了。

想到这里,赵凡不禁觉得有些讽刺,冒顿与胡亥的位置来的都不正当,又是同一年继位,但二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下场犹如天壤。

“五十多个匈奴,他们现在有多少马匹?”赵瑞见兄长陷入沉思,于是道。

“在来此地路上,我们统计过,匈奴人有马一百八十四匹,所以有心逃走,却也不敢有所动作。”李玟抬眼,心道赵凡的见识不凡,他的兄弟竟然也能够抓住重点,看来这两人的出身不简单。

其实李玟有些多想了,赵凡兄弟不过是因在后世接触的东西太多而应变能力更为强点罢了。

赵瑞闻言,面色稍微好了些,这里都是匈奴人,即便此处的二百多人联合起来也不一定能够逃到中原,有足够的马匹那就好办了。

“瑞弟,你想多了。”赵凡这时候缓过神来,两人的对话他也听在耳中,“先不说我们能否控制住这些匈奴人,就连是否能将谷内的人都联合起来都是个问题。”

大家都是聪明人,赵瑞心中所想连李玟都能猜到,更何况朝夕相处的赵凡?的确,如今连怎么去联合所有中原人且不被发觉都没想好,去想怎么逃走确实有些早了。

“赵兄,玟倒有一策,只是风险为最大。”李玟眯眼目视赵凡,“不过还要看赵兄敢不敢做。”

“李兄,无论是逃走被抓住,还是到北海都难逃一死,不如放手一搏,李兄难道认为凡会怕?”赵凡见李玟有办法,连忙答应。

“每次送食的匈奴只有两人,若赵兄能将二人头颅摘掉,振臂一呼,这谷内之人必然响应。”李玟脸色淡然,目光却颇为犀利。“谷内之人需要的是一个开头,以及领袖,若没有赵兄,恐怕此事玟恐怕要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