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
分类: txts3
夜上海
作者:尼克·莫尼斯
内容简介
1936年,古典钢琴家托马斯格林应聘前往上海,指挥一支爵士乐队,在这个沉湎于音乐、金钱、快感和权利的城市,音乐家摇身变为上海滩的宠儿。 杜月笙身边的女人、同时也是共产党线人的宋玉花与托马斯在十里洋场、歌舞升平中相遇,在上海被日军入侵之后,两人在乱世之中走向彼此。然而在音乐和生存、自由和承诺、爱情和战争的漩涡之中,他们的命运面临无法预知的转折 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寻访创作此书,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发放签证庇护数千名犹太人,大约两万多名犹太人因为他而重获新生。同时书中还复原了二战初期爵士音乐家在上海的生存状况,重现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上海爵士时代。
第一部 内忧外患
DISORDER WITHIN,DISASTER WITHOUT
上海,笼罩在战争阴云里。那些年,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是跟着国民党,还是参加共产党?是奋起抗日,还是妥协讲和?即使是选择了不做选择,也成了一种赌博,只能被动地服从于命运这只无形之手的摆布。然而,对于我宋玉花来说,这只手却是有形的,有力度的,因为,我属于杜月笙。我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女人私下里委身于杜月笙,我是在公开场合为他服务。然而,我也同样是他的私有财产,根据我们之间的契约,在我三十三岁生日之前,他可以让我为他做任何事。但我依然是自由的,那是在我的心里,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都藏在了那里。
那是一九三六年,战争正在逼近。中国,在西方多国军事力量的威胁之下,已经战栗了近一个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成了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和其他港口城市一样,它被瓜分成一个个势力范围。我们已经习惯了被殖民化,然而,事态却继续恶化。日本人从他们在满洲里的基地出发,逐步扩张,吞噬了越来越多的东北地区。随着他们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北平已经危在旦夕,然而,蒋介石却没有作为。他的国民党军队正忙于对付共产党,因为共产党才是他的心头之患。当日本军队逼到眼前时,他干脆放弃了抵抗,任由日本人长驱直入。一时间,天怒人怨,不满情绪四处弥漫。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政策无异于拱手投降。
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两条岔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我选择了左边的那条路。终于,我的人生有了方向,有了一个可以为之活着的目标。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我无惧惩罚,甚至无惧死亡。我知道,我终究是会死去的,或许,我可能死在战争之中,这场吞没了我、林鸣和托马斯.格林的战争;或许,一旦我的秘密泄露,我将死在杜月笙的枪口之下,倒在上海某一条僻静小巷里。这个城市,在那些年里,在黄金时代闪耀的光芒里,生命和死亡,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夜上海》,是被歌星周璇唱红的一首歌;夜上海,是那个时代上海的象征。那是一个交织着快感、放纵和夜夜笙歌的世界,虽然,当上海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这一切都灰飞烟灭。爵士乐,是那个世界环绕转动的主轴,爵士乐的旋律,送走一个个夜晚,迎来一个个升起的太阳,那是天堂里的太阳。而正是因为有林鸣哥哥那样的音乐经纪人,从海外招聘爵士音乐家,才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那些年里,上海的舞厅拥有一流的黑人乐队,他们带来了迷人的声音,那些声音,之前在中国闻所未闻。后来,这些音乐家离开了中国,很多年之后,人们还记得他们。托马斯.格林,就是其中的一位,我总是听到别人说起他,回忆他演奏的乐曲,在他的音乐里起舞,甚至会很肯定地说,他出生在一片棉花地里。我知道,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他,但我什么都不会说,因为没有人真的懂他,除了我。我爱他,胜过我的生命,这是我将要永远保守的秘密。
.1.
在上海的第一个早上,托马斯.格林在吱吱咯咯的轮子声音和男人低沉的叫声中醒来。一时间,他有些恍惚,想不起自己身在何处;好一会儿,他都沉浸在温暖的记忆里,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巴尔的摩。那时候,他妈妈还活着,早上,卖草莓的小贩赶着骡车沿街叫卖,骡车的轮子吱吱咯咯地轧过夏日的科利尔街。然后,他感觉到了冷,那是打在脸上的冬天的寒气。终于,想起来了,他在中国上海,身上盖着丝棉被子。
男人低沉的叫声又传过来了,这一次,这叫声引出了一片叽叽喳喳的叫声,那是邻居家里养的鸡。他掀开被窝,瑟缩着下床,穿过落地门,来到了窗前。撩开窗帘望下去,原来,下面有个倒马桶的环卫工,他的叫声,很富有乐感,虽然托马斯听不懂他在叫什么。这叫声,在清晨的弄堂里飘荡,弄堂里前前后后的人家都打开了门。陆陆续续地,有蓬头垢面的女人拎着马桶,端着夜壶,出来了。托马斯住的公寓很高级,有着现代化的管道设施和抽水马桶,他家不需要倒马桶。而且,就在他坐着汽车来到他在上海的这个家的前一天,林鸣还为他添置了一应奢华的家什。国王乐队是上海滩上风头最健的管弦乐队,而他,即将成为这支乐队的领班。
这时,从南边远处一片低矮的屋顶上,传来一阵噼噼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