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营寨中陆续开出一些队伍,也在空场中整合。横列竖行都要像样得多,衣服甲胄也相对统一,兵刃都很齐整,就连旗帜竖得也jīng神许多。

站在李诚中旁边有几个前排压阵的队正、都头就抬眼望去,然后羡慕的小声嘀咕着,这支是什么山后子弟,那支是什么衙内军,李诚中也听不真切,更记不得那许多,只是觉得人家方阵要远远好过自家所在,虽然开拔之后,队形明显松散,但比起自家身后这些左右都分不清的家伙,实在是好太多了。

就在李诚中看得津津有味之时,忽感大地颤动,大队大队骑兵涌出营寨。成千上万匹战马的马蹄同时踏响,仿佛雷鸣一般,震得李诚中耳膜鼓轰鸣不已。那种刀枪如林的森严气象、那种万马奔腾的威严气势,让李诚中忍不住热血涌上心头,只想高声大喊,否则不足以宣泄心头涌动的激情。于是李诚中情不自禁喊了起来,身后整个健卒营的两千人也同时喊了起来。

足足好半天工夫,骑兵才出完,等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良久,李诚中才深深吸了口气平息下来,他身边很多人却如喝醉了一般,脸sècháo红,盯着骑队远去的方向,张着大嘴好半天合不拢。

这样的场面是最能鼓舞军心的,所以当周指挥在亲随的簇拥下来到军阵前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左右打量了一番,便挥手示意出发。于是在老兵和军官的指挥下,健卒营终于按照每都的编制陆续开拔。

大军在河北大地上展开,数条长龙并驾齐驱,旌旗招展、鼓乐齐鸣。李诚中作为新兵,不知道自家所在的卢龙军规模有多大,有说五万的、有说十万的、更有说二十万的,但放眼望去,密集的队伍在田野中穿行,如林的刀枪在阳光下折shè寒芒,时不时一队队骑兵在周围往来纵横,身前身后人声鼎沸,大笑声、誓言声、谈论声夹杂在一起,燕地男儿的直爽和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诚中身处其间,也忍不住心cháo澎湃,勃然而生出踏平一切阻碍的勇气。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赖!

此后几rì,大军每rì卯时行军,辛时扎营,行三十里而止。一路上仍然不停有青壮从军,有的是游侠儿,有的是体力健硕的农夫,还有少许念过书的。李诚中所在的伙里就分到一个,此人姓姜名苗,家中农户,但自幼好书,家中交不起先生的束,便时常在学堂外偷偷听讲,倒是让他学会不少字,懂得了不少道理。

此际天下大乱,武人当道,姜苗干脆就丢下了家中的农事,投入军中,梦想着博取一番功名。李诚中见姜苗身体略显单薄,行军有些吃力,便想帮他多担一些,但姜苗却微笑着一口回绝了,只是每天扎营之后累得半死。有时候想起来,李诚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份坚持。

过得几rì,前方传来消息,骑军已然围了魏博的北方重镇贝州,于是众军纷纷加快行军脚步。等赶到贝州城下时,倚城四周扎下了连绵数里的营帐。周无忧所在的健卒营,则立于贝州城北偏东方向。

第三章贝州(上)

贝州城位于永济渠北岸,是隋代大运河上的一处要地,也是魏博军北方重镇。由此顺永济渠南下,不到两rì便可直抵魏博军节度所在地魏州,正是此次卢龙军南下的首战之处。

此刻的贝州早已四门紧闭。城墙并不算高,也就两丈挂零,只是城外引了清河水,形成护城壕沟,将贝州城四面护了起来。只要能安稳渡过护城河,搭上梯子便能登上城楼。是以,等后续大军赶到后,随军民夫营便开始伐树造梯。

健卒营前营指挥周知裕从中军帐出来,心情有些沉重。

魏博军老帅罗宏信病死,少帅罗绍威继任,自为留后,并向朝廷请旨,等待节度任命。年轻的罗绍威算什么?在老帅罗宏信在世时,只是一个斗鸡走狗的纨绔罢了,就连魏博本镇内的许多牙军大将都不服气。当消息传到幽州时,卢龙军上上下下都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正是兼并魏博的大好时候,于是纷纷撺掇大帅起兵南下。周知裕当时也非常赞成,是第一批上书建言的军将之一。

于是刘大帅果断起兵,集结卢龙军本部jīng锐五千衙内军,又点了八千霸都骑兵、两千山后子弟、三千银葫芦都和各关州镇兵八千,并大募节度府下辖十三州三十五县,征得一万青壮,编作五营健卒。不仅如此,义昌军节度使、少帅刘守文也带兵万人赶来助阵。两军在巨马水畔会合,光是战兵就近五万人,连同征发而来的数万民夫,夸兵十万!

很多随大帅起家的亲信将领都得到了提拔,周知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原本为大帅亲卫,后调至霸都骑成为骑将,这次被直接任命为健卒前营指挥、翊麾校尉,秩从七品上,官爵足足提了两级,手下管辖的兵马也从一都两百骑扩充为一营两千人。

此际虽说天下大乱,名器滥授,差遣与职官相当混乱,而且健卒营的步军比不上霸都骑兵jīng锐,才成军的新兵也完全不能和久经沙场的老兵相媲美,但至少周知裕成为健卒前营指挥后,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何况燕赵子弟多慷慨之士,素来就是极好的兵源,大部分青壮都常年习武,比其他地方要强得多,拉上战场就能搏杀。假以时rì,随着健卒营在逐鹿中原的战事中历练出来,他周知裕也必将拥有更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