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狂士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声,高声喊道:“思思,放最后一只。”

他一纵骏马,在校场上疾奔,竟奔到距离红柳一百五十步外的校场边缘,这时,铁笼里还有最后一只吱吱乱叫的鼠王,黑皮光亮,肥大硕壮,烦躁不安地抓咬铁笼,发出刺耳的尖利声。

思思忍住心中的害怕,小心翼翼提起铁笼子小门,黑鼠从铁笼里窜出,向草丛深处奔去。

“三郎哥哥,放出来了!”

“你们都看好了!”

李臻大喝一声,他在疾奔中拉弓如满月,一百五十步外一箭射出,箭影倏然而去,力量强劲,狼牙箭正射中黑鼠的头部,将它钉死在草丛中。

校场上一片寂静无声,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李臻催马回来,对索文和一众富家子弟道:“既然强者为王,那你们请吧!我拭目以待。”

索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着实恼羞成怒,但他又无可奈何,箭技差得太远,拿出也是丢人,他只得一挥手,“我们去东校场!”

众富家子弟索然无趣,只得调转马头准备离开,这时索文面子实在挂不住,他又道:“上次比剑失手,是我大意,敢不敢再和我比一次?”

李臻淡淡道:“如果文公子有兴趣,我随时奉陪。”

“那就一言为定,我会下剑帖给你!”

索文调转马头便走,十几名富家子弟纷纷催动马匹,簇拥着索氏兄弟离开了校场,远远只听见索英大喊:“李臻,你就别做梦了,武举的进京名额轮不到你!”

李臻一怔,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0003章不速之客

敦煌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瓜州玉门关后便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继续则沿着天山以北走伊吾、轮台西行。

而南线就是从玉门关折道南下敦煌,然后走蒲昌海去高昌,沿着天山以南前往疏勒,再从疏勒越过葱岭前往西方。

正因为敦煌城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不仅是西域和中原货物的中转城,也成为西域和中原文化的交汇点,莫高窟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座历史名城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敦煌也和内地大多数城池一样,呈棋盘式结构,南北中轴线是甘泉大道,东西中轴线则是三危大街,整个敦煌城便围绕着这两条中轴线向四周扩展。

甘泉大道上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摆满了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纸张和各种精美用具,但更多的却是西域的各种货物,来自波斯的地毯、银器、琉璃,来自粟特的香料、宝石,来自吐火罗的毛皮、药材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特色店铺,最多是各种学堂,有培训语言的学校,在这里可以学习汉语、突厥语、粟特语、波斯语,还有学习乐器的乐坊,学习舞蹈的舞坊。

另外还有学习绘画、雕塑、书法的学校,以及学武和练习骑射的武馆,这些技能在敦煌都能找到不错的饭碗。

更有趣的是导引店,有点像后世的旅行社,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在店里雇向导,带你去高昌、龟兹等地去游玩,各种旅行装备一应俱全。

生活在这样一个繁盛的商业之城,李臻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前世的经验和知识在敦煌发财致富。

再过几个月李臻就要正式结束州学的学业,完全自由了,只是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明天就开始着手实施自己事业。

临近中午,李臻把思思送去舞坊,他牵着马穿过热闹的大街,回到了他家所在的三贤巷,三贤巷因为巷内有三棵茂盛的大槐树而得名.李臻家就在巷口,正对城门,市口非常好,十年前便被一名卖香料的粟特商人租走临街一半,这个粟特商人就是康思思的父亲康麦德。

李臻的祖父在前年去世,这栋老宅便留给了李臻,不过现在是由李臻的姐姐李泉当家.“阿臻,练箭回来了!”思思的父亲康麦德站在店门口笑眯眯和他打招呼。

康麦德年约五十岁出头,长得非常干瘦,活像一根枯黄短小的竹竿,鼻子又尖又细,一双粟特人特有的深目里闪烁着狡黠的光泽,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祆教徒。

也许是年轻时在丝绸之路上长年跋涉经商的缘故,他直到三十岁才娶妻,妻子比他小十岁,却长得又高又壮,现在中年发福,更是胖得吓人,有时康麦德明明就站在妻子身后,却总会听人给他妻子打招呼,“老康这两天又出远门了吗?”

虽然长得实在不对称,不过他们夫妻的感情却非常好,养育了两儿一女,长得都像母亲,长子康大利,去年满二十岁,便按照粟特人传统,带着十头骆驼走丝绸之路去了。

次子康大壮,今年十八岁,长得极为雄壮,他却不喜欢做生意,而是喜欢练武,一心想做番大事,他和李臻的关系最好。

小女儿便是康思思,今年只有十四岁,舞跳得非常好,最大的理想就是离开敦煌去长安和洛阳。

“康大叔好,思思去舞坊了。”

“我知道,听大壮说,明天你要参加武举乡试,这次一定要夺魁啊!”

“谢谢大叔,我会尽量争取,若没有别的事情,我先回去准备了。”

“好!明天大叔给你鼓劲去。”

李臻笑着点点头,牵马走进了巷子,康麦德望着他背影自言自语道:“其实思思嫁给他倒也不错,至少房租就可以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