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了羊喉咙。
  一陶瓮当时就接到脖子底下,血哗啦啦地流。
  光德坊内居民生活水准普遍不错,即使到不了三天两头切块羊肉的地步,买点血会去蒸块还是能做到的,又因为羊血价格低廉,一会儿就被抢空了。
  看热闹的人在宰完羊后便一哄而散,剩下的人都是等着割羊肉的。
  莫文远与绝大部分看客不同,他的精神都集中在“庖丁解羊”上。
  这是厨神辅助系统发出的新任务,观看庖丁解羊,莫文远看了题目后还在心中琢磨胡屠户的技术有多好?竟都能称为庖丁了?
  他技术确实是好,从羊腿部插入芦苇管吹气,羊皮很快就给他吹胀起来,随后那把隔断羊喉咙的刀在腹部轻轻一划,胡屠户上手扒羊皮,不多时一张完整的皮子就被扒了下来。
  三条羊腿被胡屠户用绳子串好,李三娘也不是娇弱的小娘子,手指一勾边提起三条腿,她用布条把莫文远捆在胸前另一手抱着他。
  现在李三娘一手抱娃一手扛羊腿,好不彪悍,充分体现出唐代女子女中豪杰的特色。
  莫文远看了一眼他娘的样子,额头都要出冷汗了,李三娘是个狠人啊!
  ……
  李三娘将羊肉带回屋后便撸袖子处理,她先用菜刀将肉从骨头上精准地剃下来,一丝不留,莫文远看着,只见到白花花的羊骨。
  虽然买了三只羊腿,但她只将其中一小部分剁成鲜肉馅,其他部分都用盐饼调味料腌了,农历二月的寒风可厉害,鲜肉在门外放着,几天都不会坏,更不要说是腌制羊肉,储存时间更长。
  羊肉腌过之后味道更加鲜香,到时候再剁碎同其他瓜茄蔬果一起调制成馅,别有一番风味。
  莫文远很了解她娘的工作周期,心说三只腿肉足够她卖一旬有余。
  羊骨也没闲着,剔完肉后她就唤来林大娘,让她将骨头洗净熬汤。
  她吩咐道:“从稻草堆下拿条芦菔,切块入汤与羊骨一起炖。”
  芦菔即白萝卜,同羊骨一起炖,清肺养人鲜香无比。
  李三娘有点囤货狂魔的味道,为了做生意入冬以前专门找了个房间土法囤积各种各样可以越冬的蔬菜,其实她之前还存了为数不少的小葱,只可惜最近生意太好,葱都用完了,要不然在汤盛好后在汤面上撒一把清清白白的小葱,可以把舌头鲜掉。
  莫文远听说今日有羊骨汤加餐高兴得不行,同时心说他一定要努力积攒积分,尽快换出其他存储方法,这样在冬日他们就能存储更多蔬菜,在春天来临之前也不愁没有蔬菜吃。
  莫文远高兴之际,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李三娘出门看了,见是一中年男子,见到李三娘连声问好。
  男子做脚夫打扮,恐是从外地而来,一路风尘仆仆,脸上尤带倦容,但他说话条理却很清晰,同寻常脚夫不同。
  他自称成都府人士,今早才入长安。
  莫文远一听成都府就懂了,他那早逝的阿爷便是成都府人士。
  李三娘听他自报家门后更是眉头微促道:“进屋说罢。”
  脚夫连声道谢,李三娘给他倒了壶热水,现在天还挺冷,他又是从城外来的,哪里的屋子比起长安更是穿堂风呼呼而过,脚夫一连灌了几杯水才停下开始说事。
  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件:“这是里正交给我的。”
  李三娘道:“有劳。”接过便开始读,她是认字的。
  信并不长三娘看后心中有数道:“夫君家,真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脚夫道:“只剩下一垂髫幼童,其余人通通没了。”
  三娘道:“这孩子身体如何,村长虽想将人托付于我,但我恐成都到长安路途遥远,现在又天寒地冻……”
  脚夫道:“仲春后走的话就不冷了。”
  莫文远心道:他们家这是要添人口了?
  李三娘是京城人生,饼屋是从他父辈便开始经营的,而莫文远的爹则是成都府人士,家属农籍,之前因饥荒流落到长安,他长相清俊美,又读过几天书,一来二去便与李三娘结成夫妻。
  莫家世代耕种,以前还算是富农,要不然也无法供他读书,但在几年前却一落千丈,成为中下贫农。
  他家阿爷行二,阿娘曾经念叨过上面有一个哥哥,而自己也有一位堂兄,现在恐怕莫大与媳妇双双出事,整家就剩一个小郎君。
  估计是媳妇的娘家不愿意养,村中又贫穷不愿添嘴,就准备送他们这。
  三娘没思考多久便应下:“你且等等,我写封回信。”
  “下次再有人来就让孩子一同跟着。”
  脚夫道:“正巧有同乡明日启程,我让他把信带回去。”
  三娘道:“一来一回孩子何时能到?”
  脚夫道:“六月前后。”
  距离现在还有四个月。
  三娘道:“善。”
  ……
  四个月后,莫文远家又添一人口,黑瘦黑瘦的莫小狗入驻李三娘家。
  莫文远感叹这小胳膊小腿,说是五岁他都嫌大,但谁知他实岁已经8岁了?
  他有李三娘这一有技术有思想的铁娘子当娘,真是大幸啊!


第3章
  七月,阳光正好,莫文远捧着一卷《千字文》坐在灶台后头,他念后摇头晃脑,很有老夫子的味道。
  ”天气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内容朗朗上口,他越念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