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佣兵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守!”

太史昆在水潭边寻了一张布帛,罩在身上遮住羞处,让婢女领了路,直奔后院枯井而来。

这枯井看样子是有些年头了,太史昆探头向井底看去,只见黑洞洞的一片却根本看不到底。太史昆丢了块瓦片进去,半晌后才听得井底传来一声惨叫,他这才知道娇媚婢女没有瞎说,井底果然是藏了人的。

要让太史昆下井去救人,那是决计不可能的。他向婢女问道:“这庄子上还有什么下人没有?总得找上一两人来下井背了张大户出来才好。”

婢女道:“回壮士,这庄子本是张大户家的一处别院,余氏为了偷欢方便,早把这处别院的下人都打发走了。如今只有一个名叫谷树皮的闲户看守院门,每日负责担水挑粪。”

“谷树皮?”太史昆听了这等别扭的名字,摇了几下脑袋。他走近院门唤了几声,果然有一个外形独特的闲户应声而来。

为何说这闲户外形独特?原来这人腰粗膀宽,身高却不满五尺,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正应了他那“谷树皮”的名字。

谷树皮此人虽是外形独特,但心肠倒是不错。他听得太史昆要他下井去救张大户上来,不问缘由,也不作他想,只是寻了条长绳让太史昆牵了,果真下到井里去了。

不多时的工夫,谷树皮在井下扯动绳索。太史昆双臂发力,将那谷树皮连同他背上的一个老儿拽上井来。

那谷树皮背上来的老儿正是张大户。张大户虽说是被关在井底有几日了,但余氏每日都给他抛些饮食下去,所以他的精神头倒是还可以。

张大户重见天日,自有一番感慨。谷树皮和婢女都是他自家下人,所以张大户对他二人倒是没甚言语,只是对太史昆连声道谢。尤其是婢女将太史昆杀掉余氏、辽人的事迹告知张大户后,张大户更是恭请太史昆去正厅里说话。

[ ]

二 潘家小娘

【世道没乱,本大爷乱了!————摘自《昆哥日记》】

张大户邀太史昆在正厅坐定,闲话没说了几句,就立刻生了赶紧打发太史昆离开的心思。

原来太史昆认定了张大户是老实可欺之人,一早就有了敲诈勒索他的想法。所以太史昆与这张大户谈话时句句不离杀伐二字,满脸匪气毕露无遗,直把那张大户吓了个胆战心惊。

怎样才能打发走一个救了自己性命的悍匪?那自然离不开一个“财”字。张大户咬了咬牙,狠了狠心,决计要拿出纹银百两来酬谢太史昆。

却没想到太史昆听得纹银二字,只是鄙夷一笑,说道:“张员外真是小看了天下英雄!本大爷济世救人是为了成全侠义的名声,又岂能贪图你这百两纹银?”

“啊也!是小老儿唐突了!”张大户听了太史昆的话,顿时为自己刚刚小人度君子的行为羞红了脸。

太史昆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一身打扮——光膀子挂了一块遮羞布,复而低叹一声,说道:“张员外倒也不必自责,汝不识侠义,实因如今侠义之辈日渐稀少之故。你瞧瞧本大爷这身行头吧,为了行侠仗义穷到连底裤都没有了。试问这天下又有几名好汉能受得了这种煎熬?又有几名好汉能将行侠仗义这条路走到底?”

“啊也!小老儿今日方识真英雄!”张大户听了太史昆这一番话,真个儿是感动地泪花都喷出来了。他连忙离开座椅,向太史昆行了个大礼,复说道:“太史英雄不必烦扰,小老儿却有事物奉上!”

张大户说罢便急匆匆去了一间厢房,不多时又捧了一柄长剑,一套衣甲,一本籍回来。

张大户对太史昆说道:“英雄且听,十数年前有位道士病倒在小老儿庄外,小老儿将他救回,侍奉了他几日,不曾想道士病入膏盲,竟救他不得。道士临终前留下了这三件宝物:一曰松纹精钢剑,一曰龙王护心铠,一曰吕氏祖传绝技。嘱托小老儿赠与有缘人。今日见了太史英雄,正好奉上!”

“宝物?”太史昆两眼放光,赶紧接过了这三件宝物。

太史昆先取松纹精钢剑来看。

只见这剑身狭长,青光闪闪,有吹毛断发之利;剑鞘与剑柄被鲨皮细细缝裹,紧要处均用铜条匝住,不扎眼,有内涵,端的是柄好剑。

太史昆再取真龙护心铠来看。

原来这套衣衫只是寻常之物,只有那衣衫中的一件小甲才是真龙护心铠。古人惯把鳄鱼称作为龙王,这小甲使得材料正是精心硝制过的鳄鱼皮,寻常刀剑还真是不能将它刺穿。这小甲样式简洁,两根背带拴着一块围布,像极了现代女士穿的文胸,贴身,还透气,端的是好甲。

待太史昆取过那本线装古籍,张大户连声解说道:“此本古籍,是那前朝吕姓神人留下的家传功法,硬是要得!”

太史昆惊叹道:“吕姓?可是那吕布吕奉先?”

张大户闻言一愣,解释道:“却不是温侯,这神人姓吕名岩字洞宾,倒是有个法号曰纯阳子。”

“吕洞宾?还前朝?哪儿跟哪儿啊!”太史昆琢磨不透,只得捧过来细看。

只见这皮上写着四个大字:“吕氏春秋”。

太史昆见这名起得有气魄,心中窃喜,赶忙又揭开了第一页。只见第一页上画了几个修炼的图形,并由一行诗文注释: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不见人头落,只见骨髓枯!而这篇功法的名称正是:化骨催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