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再说了也得看人下菜碟啊,这个小女孩一看就是出身富贵之家,根本就不在乎那几个小钱。
有钱人的思维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你要的价格低了,人家或许还不高兴呢,这要跟她的身份得配的上啊。
虽然郑长生没有做过生意,但是他知道后世在公园里卖玩具的人,一个进价都要不了五块钱的东西,都能喊出五十的价码来。
就这家长还得乖乖的掏出钱包来买单,无他,孩子喜欢。
所以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
中年人付完钱,看了一眼郑长生,带着小女孩走了。
有了这笔生意的成功,李秀英心里安稳多了。她怀里搂着郑长生,在小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儿子真是太给力了......
二婶眼珠子都瞪的溜圆,郑家媳妇今天莫不是烧了好香?这是要发的节奏啊,那可是真金白银的二十个铜钱,还有一背篓的面偶娃娃呢,这得卖多少钱啊?
一时间羡慕的眼神笼罩在了李秀英的身上,她心里暗暗的道:“不愧是能识文断字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竟然做出来这等讨喜的娃娃来。
也怪不得她这么大方,把面糕的制作方式告诉大家伙儿,原来人家早就有了新的赚钱方式。”
她们可不认为这是郑长生的功劳,一切都归咎在李秀英的身上去了。
剩下的面偶娃娃卖的很是火爆,本来李秀英想要卖四个钱一个,可是儿子留着口水悄悄的说:“娘亲,五个钱一个,多卖钱买糖糖。”
真是人小鬼大......
她并未多想,只不过是以为儿子想吃糖而已。
这个时候的糖是饴糖,也就是麦芽糖。
麦芽糖产品的利用,最早可以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可见端倪,比如“周原,堇荼如饴”。
另外大约战国的《书经》中又有“稼穑作甘”的话,可以解释成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用淀粉制作麦芽糖的方法了。
从当时的资料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非常的喜爱吃糖,“含饴弄孙”就是东汉章帝时期马皇后的人生理想。
不过相对于低下的生产力来说,能填饱肚子都已经不容易了。
哪里会有多余的粮食酿造麦芽糖呢?所以说这个时候的糖可是奢侈品。
虽然不能裹腹,也就是骗骗嘴而已,但是能吃一口糖,却是大多数孩子的梦中的追求。
三百多个面偶娃娃,几乎售卖一空。
李秀英把剩下的几个都送给二婶她们了:“带回去给娃娃们玩,不值几个钱。”
二婶都傻眼了,不值几个钱?这可是五个铜钱一个啊!
李秀莹不顾二婶她们惊讶的眼光,用包袱皮把一千五百多个钱包裹好,贴身放着,抱着儿子喜滋滋的逛集市去了。
赚了钱赶紧走才是上策,二婶她们几个的眼光都要吃人了,她家的面偶娃娃都卖完了,二婶她们的糕点才卖了一点点。
这得多遭恨啊!书中有言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起点都是一样的,可是这差别也太大了啊,赶紧溜之乎也,不然就真的成了炫耀了,二婶她们估计心里会更不爽。
这也是李秀英把剩下的那些面偶娃娃,送给二婶她们的原因之所在。
反正自己把钱已经赚了,剩下的就当是买个好,给她们家的孩子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邀买人心了。
不过她的这一手,还真管用。
二婶拿着面偶娃娃长叹一声道:“郑家娘子,仁义啊......”
郑长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饴糖,虽然他并不是十分的喜欢这种略微有苦头的味道,但是他还是吃的很欢快。
“娘亲吃糖糖。”郑长生把饴糖送到李秀英的唇边。
李秀英神情恍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她象征性的咬了一点,儿子貌似长大懂事了,知道孝顺自己了......
郑长生感觉母亲抱自己的手臂力道加大了,他心里一阵的柔软,这就是母爱......
布店里扯了布料,杂货铺里购买了日用品,又给郑长生买了爽口的零嘴儿,花费了三十几个铜钱。
她把剩下的铜钱收好,把购买的物什放进背篓里,抱着儿子向家走去。
正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赚了这么多钱,心里痛快的就别提了,就连走路的步伐都轻盈了许多......


第4章 怀远堂入册
郑家村不大,也就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口。郑家娘子李秀英制作面偶娃娃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千多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平民之家,谁家里能有几百钱的结余,那就是富裕人家了。
家中有余粮,口袋有余钱,这日子还想什么,偷着乐去吧。
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媳妇婆子们,此时见了李秀英也都收敛了起来。
之前那些说李秀英不详克夫的人,也都纷纷的改了口:“你看,郑家娘子一看就是有福气的,那双手就是灵巧,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李秀英要说不在乎别人的言论,那是骗人的。
多少个黑夜里,她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