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人舍不得,不交的话……
  “里长。”帮忙的一个村民突然出声:“咱们在宣城买红糖,到太平府卖,就说从海边顺长江过来的,跟市舶司所买。”
  “对,里长,咱们就卖一次。”另一人跟着说。
  里长一拍大腿:“好!家家把钱拿出来,加上村里的公使钱,做一回。”
  “嗯嗯!嘿嘿嘿!”朱闻天表示支持,十几倍的价格啊!
  里长一声令下,村民们纷纷掏钱,有多少拿多少,记下来,等卖完糖按照之前的办法跟公使钱五五分。
  有人把传家的首饰给交上,去宣城当铺活当,赚到钱再赎回来。
  翌日村子出四辆车,多带人手保护。
  牛也要拉车,慢慢走,无须疯跑。
  首饰先当了,加上凑的钱,里长手上有了五万五千二百文,跟人家讲讲价,买了两千六百斤红糖。
  这是全村的希望,剩下一点钱,朱闻天让买了明矾。
  红糖变冰糖有折损,少做一点自己吃,不加明矾,做多了这个折损难以承受。
  明矾吃多了不好,朱闻天倒是不担心别人使劲吃,那可是钱。
  以前炸油条的时候会用,后来说禁止也没完全禁。众人打起精神,往家赶。
  一直到丑初二刻的时候才抵达村子,村子的人全跑出来帮忙搬运。
  去的人赶紧睡觉,夜晚有人负责站岗,可不能没了,整个村子就指望这些糖活下去。
  第二天上午,大家先吃饱饭,开始按照憨憨的指挥干活。
  九天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出了两千斤冰糖和一些残余物。
  “里长,冰糖的块比宣城卖的大,那些冰糖没有线。”
  有一起去宣城刻意看冰糖的村民发现问题,眼睛变亮。
  朱闻天瞧着没说什么,天知道现在的人怎么弄冰糖的。
《天工开物》有记载,用竹片放进去帮助结晶。
  出来的冰糖分五品,为:石山、团枝、瓮鉴、小颗、沙脚。
  这五个等级由好到次,看名字便知,越大越好。
  “咱村子的冰糖得加钱。”里长大儿子认为跟宣城卖一样的价钱不划算。
  “到地方看看当地的冰糖情况和价钱,今日睡觉,明天早起赶路。”里长深吸口气。
  朱闻天一见,赶忙开口:“多,多车,多,锹,锨,麻袋,嗯嗯!”
  “村子里牛有,车没有,没来得及打造,得去借空车,我把熬糖剩下的东西给别村送去,赶牛到地方套车回来。”
  里长继续相信守村人,憨憨让带很多车和铁锹、麻袋,带。
  村民牵牛拿东西分散开去借车,这个不需要给钱,又不是租牛。
  ***
  十一月二十二日,再有八天进腊月。
  下丘村出动二十辆车,一百人拿着工具出发,往北走。
  本来应该向西,直接一条线到芜湖。
  若是有船,乘船走黄池河运输量更大。
  只是往西去,距离村子近,怕别人知道,去北面后转西,是当涂县,太平府的治所。
  现在车多,正好在车上装大家的吃喝跟骡子和牛的草料。
  赶了一个半时辰的路,朱闻天叫喊:“啊!这,停,嗯嗯嗯!”
  “憨憨怎么了?”里长扭头看过来。
  朱闻天拿把铁锹跳下车,在地上挖呀挖,挖几下蹲着抓一把看,又闻闻:“嘿嘿嘿!土。”
  他笑得开心,终于找到了。
  此地在他那时叫臧汉村,一个小村子。
  他让带车和铁锹麻袋过来,为了现在的土,这种土叫泥煤,也叫泥炭。
  泥煤可以燃烧,他是没准备烧,另一个用途是培育苗,营养丰富。
  他便想用这些泥煤来培育种苗,此番过来先拉一些,看距离不是很远,以后多派车来装。
  里长跟到旁边,蹲下抓一把:“土好!咱村子找不到,先走,回来的。”
  “嗯!好,嘿嘿嘿!”朱闻天已经习惯角色扮演了,越来越熟练。
  其他人跟着看看,确认,好土。
  队伍重新上路,午正三刻抵达太平府治所的当涂县。
  大家顾不上吃饭,心中惦记冰糖,去问价钱。
  回来互相看看,有人小声说:“四百二十文一斤了,块大点的四百五十文,最大的也比不上咱们的。”


第11章 赠糖甜蜜市司助
  “怎么贵了?比宣城还贵,挨着长江应该便宜,少运输一段路。”
  “我打听到了,说是粮食收完,大户人家钱多,又听闻市舶司要迁走,就多要钱。”
  “市上的货不少,咱们这两千斤好卖,不怕无人买。”
  众人纷纷汇总,一个个脸上带着欣喜之色。
  “找到地方卖,定价……嗯……五百文一斤,咱们的好,颜色比别人的白,块比他们的大。”
  里长手心出汗,感觉口干,说话的时候声音略微沙哑。
  集市有专门的位置,除非开店。
  大家把冰糖拉到市场上,旁边有人过来,穿官服,这个是负责市场管理的市司。
  “卖什么?”石司看着被布遮挡起来的车询问。
  里长把其中一辆车上的布小心地掀开:“糖,冰糖。”
  “诶?你这冰糖怎么比别人的白和大?”市司惊讶一下,又质疑:“莫非有假?”
  “真的,哪还会弄假?”
  “我们想造假,别人难道会上当?”
  “东西就摆在这里,我们也不跑。”
  村民纷纷保证着,没问题。
  朱闻天看看村里的人,摇摇头,抓起一大把下面碎的,塞到市司手里:“尝、尝尝,甜,嘿嘿!”
  说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