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里长,你怎么找到的守村人?里长你真厉害!”
  “里长要是不厉害,怎么能当里长呢?”
  “对对对,里长,你说说最初你找守村人时候的想法。”
  “不不不,我就是瞧这孩子好,别人我看不上,一眼就瞧中咱们的憨憨了。”里长双手连摆,谦虚,脸笑得像朵花。
  他看着鱼啊!估算着有五六百斤了,村子里的人随便吃,这顿肉是白捡的。
  他来到朱闻天身边:“憨憨,怎么会钓鱼了?”
  “啊?嘿嘿!鱼!看,看有人钓,嘿嘿!”朱闻天继续维持人设。
  “哦!原来是瞧见别人钓鱼了,可别人有鱼钩啊!你这没有钩,打几个疙瘩就硬钓。这孩子!”
  里长摸摸朱闻天的脑袋,心中畅快。
  他就认为这是老天爷给自己村子的,没看其他村民都说自己找的守村人好么?
  “憨憨,咱们回去吃饭。”里长看看那么多的鱼,中午和晚上的肉全有了,要是还有剩就用盐腌起来。
  “鱼,鱼,嘿嘿嘿!”朱闻天已经饿了,但还得这么说。
  “吃完饭钓,多找孩子跟你一起钓。”里长一边说一边比划。
  “好,好哦!吃,吃饭,钓啊!嘿嘿嘿!”朱闻天配合。
  于是一众人拎着鱼回去,这个得分配,按照人口分。
  草鱼很少,偶然才能吞活饵,其他的都是吃肉的鱼,这种鱼才香呢。
  吃草的鱼,一般清蒸最好吃。
  吃肉的鱼,做法就多了,生鱼片都没问题。
  晌午吃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只是大家都没吃饭,不是农忙,一般晚点吃,甚至就两顿饭。
  正好又多了鱼,捕鱼很不容易的,今天村民想不通没有钓钩怎么就能钓这么多的鱼。
  留是留不住的,除非用很多盐来腌制。
  大家都是炖鱼,这样省火,也省其他的调料。
  “叶子,叶子。”朱闻天把自己采的紫苏叶往锅里扔,现在其实都老了,老了一样有味道。
  紫苏的籽吃起来更香呢,收集得多了,若是榨成油,才是最好的。


第3章 此生应许道不悔
  “吃肉吃肉吃鱼肉,今天托憨憨的福。”
  村子里做菜最好的人指挥着大家做了一顿流水席,主打各种鱼肉。
  整个村子在庆祝,守村人开窍了,知道怎么钓鱼了。
  人比鱼重要,守村人是大家一起养起来的,平日里干活就多,有力气。
  眼下脑子似乎也好使了,值得庆祝,吃饭,不干活了。
  村民们都很开心,唯独朱闻天郁闷,你们做鱼不油炸一下啊?
  除了清蒸的,其他的不过油会腥啊!你们又不会水煮,生鱼片这个你们敢吃,我怕有寄生虫。
  至于放什么芥末、蒜、醋,根本没有用,人家倭国医院,寄生虫这种的最多。
  如是考虑,朱闻天专门吃熟的,他以前吃生的都是自己做,他有实验室,他可以看肉的情况。
  “今年的夏粮交了,村子里的工匠要去干活,最少一个月。”
  吃饭的时候有人心情不怎么好,村子里的工匠要离开,村子干活受影响。
  “建中都,不去不行,除非舍得拿出来钱财。”另有人叹息一声。
  “现在说是用洪武通宝了,也不知道大中通宝还行不行。”
  “咱们下丘村是归黄池镇管,上面还有宣城和宁国府,离着应天府近了不知是福还是祸。”
  “管他呢,反正收了稻子,交完夏粮,其他的事情与我等何干?咱这里是当涂。”
  吃流水席,朱闻天被安排到首桌上,他是守村人啊!得高规格待遇,哪怕他是个傻子。
  其他人吃的时候聊天,他就听着。
  一下子他就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宁国府、宣城府治所后的当涂县、黄池镇、下丘村。
  这不对呀!黄池镇有下丘村吗?那他怎么来的呢?古代历史书怎么就不能写详细了?
  好吧!不管他称呼问题了,这个地方似乎距离青山很近。
  那么当涂县、黄池镇北面的丘陵位置就是自己所在之处。
  是明朝,而且还是明初,明史咋说来着?
  明史上没什么东西,介绍太简单了,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当地有好东西,明史等明朝史书未介绍当地特产,可是写唐朝的书介绍了。
  查明朝的资料我不好查,难道不能查别的?
  查唐朝的当地情况,宣州宣城郡,望。土贡:银、铜器、绮、白紵、丝头红毯、兔褐、簟、纸、笔、署预、黄连、碌青。
  这就不完事了嘛!当然,史书上写的是‘白纟宁’,这是资料弄的,一般人也不懂得纠正,自己知道是白紵就可以了。
  那么其中有个问题,这个银是指金属银,储量多少?埋藏多深?当涂县怎般情况?
  回忆一下在图书馆里看的书,当涂县还有金矿呢,而且埋深很浅、品位很高。
  另外有铁矿,这个不用说了,地图按照北上南下,上面就是马鞍山市啊!
  周围还有煤矿,即,把铁矿挖了、煤矿挖了就可以直接炼钢了。
  “原来我是在当涂县的黄池镇的北面的位置,挨着青山保护区,懂了,只要知道地方就可以,我想想当地有啥特产,还有交通情况,水文比较好……”朱闻天心情愉快了,一边吃着一边小声嘟囔。
  他此刻的脑海中各种县志、地图、断代史,全都出现了,这才是他的底蕴。
  他突然放松了,心情愉快,我图书馆管理员是白给的?
  “这不就行了嘛!接下来看我的,既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