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窝头喝了下去。
  结果,自然是醉的一塌糊涂,吐过无数次之后,他终于进入梦乡。
  这晚,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他梦见自己出生在明朝一个军户家庭,他父亲是世袭千户,家中共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五。
  他从小就展露出很强的读书天赋,而且还相当的用功。
  十年寒窗,他十六岁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九岁便以乡试第三高中举人,在次年的会试和殿试中他一路高奏凯歌,最终取得了二甲第二十五名的好成绩。
  按他的年龄和成绩,理应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然后进入六部或都察院,走上升官的快车道。
  可惜,他既不是东林党,也不是阉党,翰林院自然是没他的份。
  最后,他还是到处托关系找熟人帮忙才补上一个县令的缺。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梦而已,可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真的来到了明末,真的成为一个县令,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县令!
  一梦四百年,回到了明末,这事,的确让他吃惊不小,不过,他心中并没有什么失落和遗憾,甚至他都没有想过要回到现代社会。
  他对前世真没什么留恋,生活艰辛不说,还要面对失恋的痛苦,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他真不想再去面对。
  他现在附身的这个张斌可比他前世强多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县令,上面还有四个哥哥,还有一个当千户的父亲,好像还有一个身份尊贵、貌如天仙的未婚妻,一切貌似都很美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所处的时代有点不好,这会儿是天启四年,再过十几年大明就要灭亡了!


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

  国破则家亡,如果大明亡了,一般老百姓可能还有活路,但像张斌这种父子皆为明朝官员的家庭,怕是很难幸免。
  张斌自然不想做亡国奴,更不想做亡国之臣,他决心拯救大明。
  那么,怎么拯救大明呢?
  凑巧的很,这个问题,他还真知道。
  因为他平时放松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明朝的小说,起点历史频道,关于明朝的小说,只要能看下去的,他基本上都看完了。
  而明朝小说写其他时间段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写明末的,可以说他对明朝灭亡的原因还是比较了解的,拯救大明的办法他更是看了一堆。
  他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后世的经验,他后世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而且还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让他放手施为,他甚至能在明末掀起一场工业革命,拯救大明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熟悉明末历史的他也明白,一个县令,要拯救大明,貌似是不可能的。
  因为权力太小了,一个七品芝麻官,谁会鸟你啊!
  起码要成为六部尚书又或是进入内阁,说出来的话才有人听。
  如果按正常的升官途径走下去,就算不出一点意外,三年升一阶,升到正二品的六部尚书都需要将近三十年,而那个时候,明朝早就亡了!
  也就是说,要想拯救大明,就不能慢慢往上爬,必须想办法尽快提升自己的官阶,尽快手掌大权,不然的话,纵然本事通天也来不及了。
  在明末,怎么快速升官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吹牛逼!
  要想一步登天,首先要把自己吹上天。
  面对明末那种纷乱的形势,不管是天启帝还是崇祯帝都有点病急乱投医,只要你敢吹,他们就敢给你升官!
  东林党那帮自命清流的家伙就不说了,一个个光会吹,吹得自己好像都是治世能臣一样,窃居高位却毫无治国良方,明朝的灭亡可以说跟他们又莫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人,比东林党还牛逼,东林党那些人他比起来,就是个渣。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圆嘟嘟袁崇焕,仔细了解一下他的升迁之路就会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吹神。
  据史料记载,他从一个七品县令升到位极人臣的督师总共才用了六年时间,也就是说,六年之内,他升了十二级还不止!
  天启二年,他还只是一个县令,那个时候他便开始吹嘘自己精通兵法,结果那年京察大计,他被御史侯恂相中,破格提拔到兵部任职。
  这还只是开胃菜,紧接着他便上奏天启帝:只要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这话,天启帝也信!立马就破格提拔他为正五品的兵备佥事,吹个牛逼,连升三级,这也是没谁了。
  当然,他本事还是有一点的,紧接着,他便于天启六年和天启七年分别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不过,他时运不济,正好魏忠贤魏公公需要用这两次大捷的功劳来作为自己侄子和侄孙加官进爵的依据。
  于是,拼死力战的他只是提升了一阶,晋升为左佥都御使,而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却因宁锦大捷有功晋升为太师。
  其实魏良卿这个还不算什么,他虽然没去过辽东,但好歹成年了,更为夸张的是,魏忠贤的另一个侄子,还在奶娘怀里吃奶的魏良栋竟然也因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有功被封为东安侯并晋为太子太保!
  这是何等的卧槽啊,袁崇焕被气得直接辞官回乡,撂挑子不干了。
  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等一众阉党被除,他的机会又来了。
  他刻意夸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