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惊变》
分类: txts3
儿为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元朝自元世祖忽必烈之后,皇廷内部权位之争十分激烈。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元泰定帝在上都开平去世。大都群臣决定立元武宗长子和世瓎为帝,但因为和世瓎人不在京都,便先迎和世瓎之弟图帖木儿为主,是为元文宗。
与此同时,上都大臣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双方经过武力较量,天顺帝败北,元文宗掌握了局势。但他不忘大都群臣初衷,请求退位,立兄长和世瓎为帝。和世瓎遂在漠北草原即位,是为元明宗。为表达感激之意,又立图帖木儿为皇太弟。
兄弟二人最终在大都会面,在虚假的欢愉中举行了权力交接仪式。仅过几日,元明宗和世瓎即被大臣燕帖木儿下毒害死,时年三十岁。图帖木儿再度被拥立为帝,得以成为名正言顺的正牌皇帝,此即大元历史上有名的“天历之变”。
身为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妥欢帖木儿也成为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先后被流放到高丽[9]的海岛和静江。元文宗图帖木儿为了贬低妥欢帖木儿身份,还刻意命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草诏,告示天下,称妥欢帖木儿乳母之夫曾经提及元明宗在世之日,经常说妥欢帖木儿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此来暗示妥欢帖木儿没有当皇帝的资格。
无独有偶,民间一直有种说法,说妥欢帖木儿并非蒙古人,而是宋恭帝赵显的亲生儿子。赵显是宋度宗唯一嫡子,为全皇后所生,即位时才四岁,在位仅两年,即做了元军的俘虏。可以说,他还处在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时,便已经遭逢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经历了人主沦为囚徒的凄凉。
赵显被押送到大都后,先是被降为瀛国公,安置在上都开平,并娶蒙古公主为妻。然赵显长大成人后,显示出一些异于常人的征兆。元世祖忽必烈听闻后,开始有些不放心起来,便派赵显到吐蕃[10]学习佛法,实际上是逼迫他到雪域高原出家,彻底与世隔绝。
赵显无力左右自己的人生,只得收拾行装启程。到吐蕃后,他住在萨迦寺中,法号“合尊法宝”,还学会了藏文,从事佛经翻译工作,竟然由此成为一代高僧,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轮》等作品传世,曾任总持之职。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一时心血来潮,偶尔吟诵旧作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被暗中监视的人听到,密告赵显写诗煽动江南人心。元英宗于是派人到吐蕃将赵显杀死,时年五十三岁。
元明宗和世瓎未即帝位时,居处与赵显相近,二人私交颇好,时有来往,因而有传闻称和世瓎长子妥欢帖木儿其实为赵显之子[11]。这种说法在元末明初时流传尤广,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其准确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元文宗图帖木儿病死在上都,遗命立元武宗之子为帝。十月,元武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元宁宗。元宁宗在位不到两个月,便一病而卒。权倾朝野的大臣燕帖木儿想立元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但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12]不肯同意,提出立被流放在外的妥欢帖木儿为帝。
燕帖木儿便去拜见妥欢帖木儿,具体陈述了迎立之意。当时妥欢帖木儿年纪幼小,又一直畏惧燕帖木儿,不知该如何应对,只沉默不应。燕帖木儿因此怀疑妥欢帖木儿已经知道自己当年参与谋害其父元明宗和世瓎一事,生怕妥欢帖木儿继位后,会对己不利,于是多方拖延阻挠。
然而,好运眷顾了妥欢帖木儿——不久,燕帖木儿便因荒淫过度,“体羸溺血而死”。于是,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与大臣们商定立妥欢帖木儿为帝,并仿照“武宗、文宗故事”,协定妥欢帖木儿死后,传位给元文宗子燕帖古思。
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妥欢帖木儿被权臣伯颜迎回大都,正式登上大宝,是为元顺帝,时年十三岁。伯颜因有拥戴之功,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
即位之初,妥欢帖木儿完全受制于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家族势力,“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正因为无所事事,他读了不少汉书,这使得他成为元朝皇帝中唯一一个对汉文化有所了解的皇帝,且有相当的科技才能——
他曾自制金人玉女自动报时器,当时称为“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
还曾经设计并建造龙舟,长一百二十尺,高二十尺,上有帘棚、穿廊、暖阁、楼阁、殿宇等,“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
入宫后不久,妥欢帖木儿不得不按照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意志,立杀父仇人燕帖木儿之女伯牙吾氏答纳失里为皇后。答纳失里为人贪婪,骄横多妒,完全不把皇帝丈夫放在眼里,她曾私自传旨,将十万两盐银占为己有,还经常鞭打其他后宫嫔妃。
当时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献了一名叫奇氏完者忽都的女子,专门负责为妥欢帖木儿煮茶。奇氏来自高丽,是名绝色美女,美貌惊人,妥欢帖木儿对其十分迷恋。答纳失里知道后,怒不可遏,招来奇氏,用鞭子将其打得遍体鳞伤。妥
与此同时,上都大臣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双方经过武力较量,天顺帝败北,元文宗掌握了局势。但他不忘大都群臣初衷,请求退位,立兄长和世瓎为帝。和世瓎遂在漠北草原即位,是为元明宗。为表达感激之意,又立图帖木儿为皇太弟。
兄弟二人最终在大都会面,在虚假的欢愉中举行了权力交接仪式。仅过几日,元明宗和世瓎即被大臣燕帖木儿下毒害死,时年三十岁。图帖木儿再度被拥立为帝,得以成为名正言顺的正牌皇帝,此即大元历史上有名的“天历之变”。
身为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妥欢帖木儿也成为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先后被流放到高丽[9]的海岛和静江。元文宗图帖木儿为了贬低妥欢帖木儿身份,还刻意命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草诏,告示天下,称妥欢帖木儿乳母之夫曾经提及元明宗在世之日,经常说妥欢帖木儿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此来暗示妥欢帖木儿没有当皇帝的资格。
无独有偶,民间一直有种说法,说妥欢帖木儿并非蒙古人,而是宋恭帝赵显的亲生儿子。赵显是宋度宗唯一嫡子,为全皇后所生,即位时才四岁,在位仅两年,即做了元军的俘虏。可以说,他还处在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时,便已经遭逢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经历了人主沦为囚徒的凄凉。
赵显被押送到大都后,先是被降为瀛国公,安置在上都开平,并娶蒙古公主为妻。然赵显长大成人后,显示出一些异于常人的征兆。元世祖忽必烈听闻后,开始有些不放心起来,便派赵显到吐蕃[10]学习佛法,实际上是逼迫他到雪域高原出家,彻底与世隔绝。
赵显无力左右自己的人生,只得收拾行装启程。到吐蕃后,他住在萨迦寺中,法号“合尊法宝”,还学会了藏文,从事佛经翻译工作,竟然由此成为一代高僧,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轮》等作品传世,曾任总持之职。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一时心血来潮,偶尔吟诵旧作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被暗中监视的人听到,密告赵显写诗煽动江南人心。元英宗于是派人到吐蕃将赵显杀死,时年五十三岁。
元明宗和世瓎未即帝位时,居处与赵显相近,二人私交颇好,时有来往,因而有传闻称和世瓎长子妥欢帖木儿其实为赵显之子[11]。这种说法在元末明初时流传尤广,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其准确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元文宗图帖木儿病死在上都,遗命立元武宗之子为帝。十月,元武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元宁宗。元宁宗在位不到两个月,便一病而卒。权倾朝野的大臣燕帖木儿想立元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但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12]不肯同意,提出立被流放在外的妥欢帖木儿为帝。
燕帖木儿便去拜见妥欢帖木儿,具体陈述了迎立之意。当时妥欢帖木儿年纪幼小,又一直畏惧燕帖木儿,不知该如何应对,只沉默不应。燕帖木儿因此怀疑妥欢帖木儿已经知道自己当年参与谋害其父元明宗和世瓎一事,生怕妥欢帖木儿继位后,会对己不利,于是多方拖延阻挠。
然而,好运眷顾了妥欢帖木儿——不久,燕帖木儿便因荒淫过度,“体羸溺血而死”。于是,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与大臣们商定立妥欢帖木儿为帝,并仿照“武宗、文宗故事”,协定妥欢帖木儿死后,传位给元文宗子燕帖古思。
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妥欢帖木儿被权臣伯颜迎回大都,正式登上大宝,是为元顺帝,时年十三岁。伯颜因有拥戴之功,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
即位之初,妥欢帖木儿完全受制于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家族势力,“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正因为无所事事,他读了不少汉书,这使得他成为元朝皇帝中唯一一个对汉文化有所了解的皇帝,且有相当的科技才能——
他曾自制金人玉女自动报时器,当时称为“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
还曾经设计并建造龙舟,长一百二十尺,高二十尺,上有帘棚、穿廊、暖阁、楼阁、殿宇等,“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
入宫后不久,妥欢帖木儿不得不按照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意志,立杀父仇人燕帖木儿之女伯牙吾氏答纳失里为皇后。答纳失里为人贪婪,骄横多妒,完全不把皇帝丈夫放在眼里,她曾私自传旨,将十万两盐银占为己有,还经常鞭打其他后宫嫔妃。
当时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献了一名叫奇氏完者忽都的女子,专门负责为妥欢帖木儿煮茶。奇氏来自高丽,是名绝色美女,美貌惊人,妥欢帖木儿对其十分迷恋。答纳失里知道后,怒不可遏,招来奇氏,用鞭子将其打得遍体鳞伤。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