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湾》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两边枝桠横曳,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连夜赶回家!我到了夜里很少在河上。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样,这会让我感到仓皇无主。在大河上和森林里,天黑后,除了能看到的东西,你对什么都没有把握。即便有月光,也看不清多少东西。要是弄出点儿声音,比如把桨轻轻伸进水里,你就会听到自己的声音,感觉自己像是另外一个人。河流和森林就像鬼魂,它们比你强大多了。你会感觉自己孤单无助,仿佛是私闯进来的。
到了白天——尽管天色可能暗淡瘆人,湿热的雾气升腾起来,有时会让人想起冷天——你可以想象小镇重建并扩张的情形。想象森林被铲除,修起了马路,穿过溪流和沼泽。想象这片土地成为今天的模样:“大人物”后来说过,要沿着河流建一个长达两百英里的“工业园”。(其实他并不是认真说的。他只想扮成这块土地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魔法师。)不过,在白天,那种未来远景还是可以想一想的。你可以想象这片土地被驯化了,变得适合你这样的人居住。独立前有一部分土地被驯化过,但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
但要是夜里到河上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会觉得这片土地把你带回到某些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你过去了解,只是后来忘记了,忽略了,但它们一直没有消失。你会觉得这片土地把你带回到一百年前,带回到某种亘古不变的状态。
扎贝思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啊!好像她每次都是从藏身的地方出来,从现在(或未来)抢回一些宝贵的货物,带给她的乡亲——比如那些剃须刀片,她从包装盒里取出来一片一片地零卖,金属制作的奇迹!离小镇越远,离渔村越近,这些货物就越珍贵。扎贝思的渔村是实在的、安全的世界,有森林和障碍重重的河道防护着,外人无法闯入。她的渔村还有其他防护措施。这里人人都知道祖先在上面看着他。祖先们永远不死,他们就住在天上,他们在世上的经历从未被遗忘,而是一直保留了下来,和森林之魂合为一体。森林深处最安全。扎贝思把这安全抛在身后去进货,然后又回归这安全的所在。
人们都不喜欢离开自己的领地。但扎贝思却无所畏惧地在外边跑。她拎着手提包来,拎着手提包走,没有人找过她麻烦。她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从长相上看,她不像这一带的人。这里的人身材瘦小,皮肤很黑。而扎贝思身材高大,皮肤呈铜色。那铜色有时候还闪闪发亮,特别是脸颊那里,看起来就像涂了什么化妆品。扎贝思还有其他一些不平凡的地方。她的气味很特别。很浓,很难闻,一开始我想这可能是鱼腥味,因为她来自渔村,天长日久,身上的腥味变得难以消除了。后来我又想,这可能和村里没什么东西可吃有关系。但是,我遇到扎贝思部落里的人,发现他们的气味不同于扎贝思。非洲本地人都能感觉到她身上的气味。他们走进店里的时候,如果扎贝思也在,他们就会皱起鼻子,有时甚至会走掉。
梅迪说——对了,梅迪是有一半非洲血统的男孩,在我们海岸的家里长大,现在跑到我这儿来了。梅迪说扎贝思身上的味道太浓,浓得蚊子都不来咬她。我寻思这可能是男人不敢靠近扎贝思的原因。其实扎贝思很肉感,而这里的男人都喜欢肉感的女人。而且她还拎着手提包跑来跑去。扎贝思还没有成家,据我所知,她也没有和男人住在一起。
这气味本来就是为了不让人靠近的。梅迪对本地风土人情掌握得挺快。我就是从他那儿了解到,扎贝思是个魔法师,在这一带还小有名气。她身上的气味是防护油膏的气味。别的女人用各种香水来吸引人,扎贝思却用防护油膏来驱赶和警告别人。她处在保护之中。她知道这一点,别人也知道。
我一直把扎贝思当成小贩和好顾客。现在我知道她在这一带是个拥有权能的女人,是女先知,这一点我永远忘不掉。所以她的魔力对我也发挥作用了。
<ol><li>[1]原文为法语。本书中出现的法语除特殊情况外,均直接译为中文,采用仿宋字体。&#8203;</li></ol>

第一部 第二次反叛 2
非洲是我的故乡,我们家族几个世纪以来都生活在这里。不过我们属于东海岸,这就有所不同了。海岸那里不能算地地道道的非洲。那是一个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混杂的地方,这里的居民其实是印度洋人。真正的非洲在我们身后,连绵许多英里的丛林、沙漠把我们和内陆的非洲人分隔开来。我们把目光投向东方——阿拉伯、印度、波斯。我们和这些地方的人做生意,我们的祖先也是从这些地方来的。不过我们不能说自己是阿拉伯人、印度人或波斯人。和这些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我们感觉自己是非洲人。
我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我们是一群特殊的人,不同于阿拉伯人和非洲海岸的其他穆斯林。就习俗和生活态度而言,我们更接近于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教徒,我们的祖籍就在那里。到底是什么时候从那里迁过来的,没有人能告诉我。我们不是那种人。我们只是活着,守着本分,沿袭着先人的活法。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从来不记录。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的民族很古老,但我们好像没有办法测算时间的流逝。我父亲和祖父讲故事的时候都不会说出时间。这并不说明他们忘了,或者搞不清楚。在他们看来,过去就是过去。
记得祖